代表委员建议:建立“慈善110”应急救助平台
轩轩是江西省南昌市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10岁。2008年年末,轩轩被诊断患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轩轩的妈妈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全家人都靠轩轩的爸爸做公交司机的每月一千多元收入维持生活。医生说,轩轩这种病治疗最少要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治疗就需要十万元。就在此前一个月,轩轩的奶奶已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同样急需大笔的医疗费用。就在轩轩一家人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些慈善机构和有爱心的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短短三天时间,社会各界共募集捐款十万余元,轩轩第一个疗程的费用终于凑足了。
医生说,轩轩治愈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社会捐助的钱,只能勉强应付第一阶段的治疗,下一步的治疗费在哪里?没有人知道。
在轩轩接受治疗的血液病医院里,儿科的几百张病床上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病孩子。面对动辄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治疗费,几乎每个家庭都不堪重负。
怎样解决他们的困境?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大家看法》两会特别节目《我建议》中,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歌手谭晶,全国政协委员杨澜,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等一起,为慈善事业献计献策。
“我建议建立一个慈善‘110’的平台。”李连杰壹基金的执行主席周惟彦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种慈善机构应当共同搭建一个应急救助平台。这个平台能够让受助者和援助者迅速有效地完成对接。
谭晶代表也认为,建立慈善信息平台迫在眉睫。建立之后还要争取更多的善款,帮助更多的人。
对此,杨澜委员则认为,慈善“110”平台并不能解决慈善事业现在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比如,如何解决机会均等问题?如何对求助人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认证?
北京大学NGO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金锦萍认为,慈善是否能够有效取决于社会保障机制构建是否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慈善仅仅是社会保障机制的一种补充。
如何对求助人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认证?周惟彦建议,由相关的政府部门成立一个机构进行慈善信息的“第三方认证”。
金锦萍则认为,民间慈善组织应独立于政府去运作。民政部门参与求助信息认证,金锦萍认为“不是一个好办法”,信息认证应该由慈善组织本身的专门委员会去做。
“慈善组织依托政府的想法,事实上是一种倒退。”金锦萍说,发展慈善组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慈善组织的成长。要把慈善组织归于政府的体系中去,这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金锦萍提出,慈善“110”这个平台完成的只是一个信息的对接,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对接之后如何援助,资金从哪里来是更为实际的问题。
甘肃省白银市民政局的郭继宗介绍了当地慈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财政每年拿出四五十万元,彩票公积金拿出四五十万元。其他的资金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家,这部分达到了800万元至900万元。"
针对慈善“110”问题,王振耀认为,慈善应急救助平台不能等。应急救助不能仅仅是个体行为,必须有一个平台才能将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政府要积极带头,民间组织要积极行动,哪一家单独行动都不行。
王振耀坦言:“甄别求助信息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大家要先行动起来。希望大家拿出汶川地震救灾的精神,为慈善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记者
陈丽平)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3/10/xinsrc_522030605082256218731.jpg
[特别报道]“两会”法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