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与大白菜
判决书,白纸黑字,盖着鲜红的大印,决定着当事人的利益得失乃至生死攸关的重大事项;大白菜,常见菜蔬,看上去分量挺沉,其实值不几个钱,不过几毛几角钱一斤,卖不掉了就会成框成堆地倒掉烂掉。判决书与大白菜,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物件,现在却让我联想到一块去,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跑到大街上,象卖大白菜一样叫卖起判决书来。“八折,八折了,某某法院判决书八折就卖了。”刺耳的吆喝声,在旁观者异样的目光之中,挥舞着的判决书恰似无人问津的大白菜。什么时候,堂堂司法裁判的文书,竟然跌价掉份到如此地步?直接的动因还是那个该千刀万剐下油锅的“执行难”问题,胜诉了又能咋样?几百万的法定权利,虽说明白无误地写在纸上,如果变不成真金白银,到头来不过是一张通常所说的“法律白条”。申请执行了又能怎样?一趟趟地跑法院,满世界地寻找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不幸碰上偏心的执行法官,或者遇到有权有势的被执行人,或者撞上“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瘫户无赖,天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将判决书确定的权益执行回来。
说实在的,我是一名法官,每当看到同行们辛苦劳顿、斟词酌句写成的判决书被人当作大白菜一样甩卖,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但是,回过头来细想想,却又在找不到什么可供发泄的渠道。人家都被逼到这个地步,将心比心,他们也确实找不到其他的法子了,换作我说不定也会这么干。于是,我感到很悲哀,在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口口声声大喊着要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可这最能体现法律意志和强制力的判决书却生生地执行不下去,谁还能相信法院,相信司法,相信法律的规范作用?
都知道是“执行难”惹得祸,那么,到底该怨谁呢?法院吗? 并非我想辩解什么,表面上看,导致大量裁判无法执行的原因包括法院自身的因素,但其实法院也是的受害者,“执行难”不仅仅损害了诉讼当事人的权益,同时它更从根本上动摇了公众对于司法对于法院的基本信赖,并且极大地弱化了法院本应拥有的社会职能和地位,谁得预见得到,再这么下去,没有多少人还会愿意求助于司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
显然,“执行难”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根源,或者说,目前单纯依靠法院单方的努力,尚不具备彻底解决“执行难”的条件。而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显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否则,倘若判决书真得成了大白菜,紧接着人们将会看到,我们的法律也会被标上价码和折扣,被一卖了之。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