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的两大尴尬
今年九月初,免费师范大学生都顺利地进入了大学校园,如我当初预料的,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当然这也是当初国家设立免费师范生的一个重要理由,为了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大学可上,且能上的起学。这一举措对很多家境贫寒而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但是,我还是无法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赞美这一教育制度。 现行的免费师范生制度无法避免两大弊端。其一,贫困生读师范,四年之后做中学老师,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未必是件好事情。当前中国教育制度的最大麻烦在于应试教育,唯分数说话。寒门学子的思想一般会有两个极端,有的会因自己的经历坚信:学习改变命运。所以,他们会不折不扣地继续实行应试教育,在他们眼里,艺术修养对一个人的高考没什么用处,所以,他们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般持否定态度,或者认为只有进入大学之后学生才有资格发展自己的全面素质,这样的思想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绝对的背道而驰。并且,不可否认,家境贫寒的孩子尤其是学习成绩又好的,读书的时候往往是一门心思读书的,眼界上算不得开阔,而免费的大学教育解决了他们的学费的同时可能也使很多人进入大学之后安贫乐道,不会积极到社会上谋取打工机会,使得他们在大学里也乐得做一个好学生。这样的人做老师,我很是担心他们的教育理念。当然,不可否认还会有一部分贫困生,因为自己学习之外素养的缺失而备感遗憾,从事教育事业之后积极支持素质教育的。只是,比例有多大,不敢过于乐观。
其二,按现在的师范生制度,大学生们毕业后是要回生源地服务数年的。当然,这是为了保障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真正的能够最终流回教育。一个学生进入大学深造之后,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然后回到家乡,施展才华,听起来算是个美好的结局。但是,这样的规定无疑对教师的合理流动设置了障碍。另外,从某地来到某地去,一个学生接受了某种高中教育,然后又回到原来的环境,很容易回归前辈教师的教育方式,这样,一个地方的教育前进的步伐就会明显的减慢。另外,随着这些年大学的扩招,很多地方的教师队伍已经趋于饱和,恐怕很多免费达师范生毕业时,根本没有合适的教育岗位,这样的时候,只能待业在家,或者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名声勉为其难的硬性安置,无论哪种处理方法都不免尴尬。
其实,国家设立免费师范生制度,倒不如设立免费大学生制度。干脆设定一定比例的免费大学生,无论哪种专业。这样,出身贫寒的学子可以选择的范围增加了,也不必局限于教师一种行业。而为了体现国家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扶持,完全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待遇这一途径来实现。这个职业的待遇提高了,相信很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就会选择读师范院校,这样,教师队伍的素质会提高,队伍也会更加的稳定。 所以,我觉得,免费师范生不是解决贫困大学生与教师素质的双刃剑,某些主管部门应该认真的思考一下更好地解决办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