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院打造“民生法庭” 院长要乔装村民去查岗
打造“民生法庭”,让村民打官司实现足不出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4/10/xinsrc_4920406101043262204132.jpg
重庆市高院院长钱锋做客新华网。资料图
法官判案不能光用专业术语,要多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避免一味高坐审判台保持“神秘感”。
在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时,法官要发扬“田坎法官”“草帽法官”“草鞋法官”的精神,与群众打成一片。
“一定要让群众打得起官司,有理就打得赢官司。”昨日,(重庆)市高院召开打造“民生法庭”工作会议,高院院长钱锋向社会作出这一承诺,并表示会抽时间“冒充”村民去法庭立案,目的是去查岗,看法庭是不是真正的“民生法庭”,在为老百姓办事。
据介绍,除渝中、大渡口、万盛、双桥四区基层法院没有法庭外,我市共有128个人民法庭,年均审理案件3万件左右,占全年基层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总数的40%。但一些山大坡陡的贫困山区,百姓诉讼不是很方便,如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为到法庭打一个赡养官司,竟步行三四天。这种现象虽属个别,但足以看出老百姓对诉讼方便的迫切需求。
钱锋表示,“民生法庭”的首要任务是为城乡统筹发展做好司法服务,将在今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市山区、村落的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的便民诉讼网络,进一步健全电话立案、预约立案、法官上门立案、巡回审判等便民诉讼措施,让村民打官司实现足不出村,尽可能让当事人“少花一点钱、少跑两次腿、少误几天工”。
“建立便民的法庭、诉讼联络点不是用来作摆设的,而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钱锋透露,自己手中已掌握了全市基层法庭的通讯录,将会抽出时间来,“冒充”村民给法庭、诉讼联络点打电话,提出立案申请,说白了就是去查岗,看工作人员到底是不是如承诺一样在便民打电话就可立案。
(唐中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