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lmnlw 发表于 2009-4-13 18:34:06

规范评比达标正其时

据悉,中央纪委近日已下发通知,要求有关部门着力解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问题。
这个通知的出台恰逢其时。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早已成为许多部门、地方的工作“惯例”:年初发个评比通知,年中走走看看,年底再搞个表彰,热热闹闹,皆大欢喜。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不少都没有实际意义和效果,只做表面文章、耍花架子,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鼓舞作用,相反还会造成负面影响,其显而易见的恶果是:
其一,劳民。活动一出台,基层便要闻风而动:开大会、喊口号、写材料,接待检查团……一年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几个甚至十几个,基层光应付这些已是疲于奔命,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开展工作?
其二,伤财。一方面是评比达标活动本身耗费钱财。不久前,克拉玛依市将40个评比达标项目列入拟撤销,涉及资金133.14万元;宁德市拟取消28个单位175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节省开支57万元。由此可知全国每年评比达标花费之巨。
另一方面,借评比达标活动之名,向基层、企业和群众乱收费、乱摊派、乱要赞助。譬如“名优企业”、“最有影响力企业”等评比活动,虽然企业都知道这是“一手交钱、一手发奖”的游戏,但对发起部门惹不起也躲不起,只能硬着头皮“自愿”参加。
其三,助长虚报浮夸、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甚至引发腐败。河南焦作“创卫”弄虚作假已是前车之鉴,不久前江苏省又出生动案例:在对南通市小康达标情况进行随机电话民意调查过程中,南通启东、海门、通州等地为了“小康达标”,要求受访群众按照事先专门发放的标准答案回答提问。当地中小学甚至让学生背熟答案,放假一天在家“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
某些官员如此折腾的动力在于,当上了“先进”,便有了政绩;有了政绩,便有了晋升的资本。
当然,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一棍子打死。经过实践证明的、确有必要的一些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能够奖掖先进,警戒落后,有助于工作和活动的开展。
关键在于,评比达标活动一不能只管数量、不重质量;二不能奢侈浪费,甚至成为敛财的工具;三不能搞成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团体自说自话、自吹自擂的封闭游戏。一方面,要大力动员、吸收社会公众的参与,让普通老百姓拥有发言权、投票权。另一方面,不能允许基层政府胁迫或变相胁迫老百姓参与达标造假、政绩造假。□文/陈泽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规范评比达标正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