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问一字千金的书记签名
一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无业游民,雇用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的签名,不仅把自己和妻子“安排”进了审计局和劳动局,还收取每人3-8万元,将33人送进党政机关。(详见http://opinion.people.com.cn/GB/5042688.htmlA>)当我们对“全国最大卖官案”等卖官鬻爵丑闻“审丑疲劳”时,这则丑闻刺痛了业已麻木的神经。乍一看,这位县委书记李凤臣不仅没有卖官,而且在换届之敏感时期仍坚持查明真相,不愧为公正廉明的父母官。可是仔细琢磨并学习鲁迅先生“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有不少问题实在需要追问李书记。
一问,在您的治下,是否只要有您的签名,就可以进入党政机关做法律?这是读者最想追问的。
二问,因为“基层比较复杂”、“党委负责制”,您就代行县长之职来审批人事任免吗?
三问,“党委负责制”就是“一把手审批”、“一支笔签字”或者“一个人决策”吗?
四问,您的巨大权力来源于人民,有人监督吗 ?
五问,人事局等党政职能部门是对法律负责,还是向您个人负责?一个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无业游民找个福利院的偏瘫老头签上“同意,李凤臣”字样后法律上私刻的法律章就可以把人安排进机关,而法律录用制度、人事局的审查形同虚设,最后案发时“只有签字是假的”、“人事局的介绍信之类的全部是真的”。
六问,您从来没有从人事任免中获得好处?除非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否则有谁能泰然面对一个签名高达8万的诱惑。
七问,你在换届之敏感时期坚持查案,是否有人认为作秀呢?
八问,您的搭档、县长认为这是意外事件,您同意吗?
九问,没有您的坚持,不会如此及时、彻底查明案件吗?因为据说“在换届前夕,我们原本可以把案件压下去”。
对这件反映官场潜规则和官场生态的标本性新闻,还有更多的追问。和十九世纪俄国剧作家果戈里的戏剧《钦差大臣》相似,在这个大舞台中,各个角色粉墨登场,唯有民主和法制缺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