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klfruV 发表于 2009-4-20 20:03:24

学习时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新华网消息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报纸《学习时报》4月20日刊文指出,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或战略选择,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如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王敬尧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和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等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各级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更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或战略选择,这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基本生存权、基本受教育权、基本就业权、基本健康权和基本居住权等方面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实现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任务是保障广大社会成员公平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服务、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有效转化为为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日益强大的人力资本。这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总的来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也存在“享受不均”的问题,非均衡或非均等问题突出。其中,最集中和突出的表现为城乡之间及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全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成为新阶段的突出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 未来十几年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重要的是通过改革,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同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重要责任。社会体制改革就是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为社会成员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通过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社会体制变革,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新阶段的社会体制改革,就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形成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一是从制度上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最终责任;二是以政府间财力均等化为重点建设公共财政制度;三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体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社会建设。
因此,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的最终落脚点和实现途径在于政府的职责。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提出,就是为了确立社会公平的基点,同时在新阶段为政府治理明确了责任边界和工作内容。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社会成员在一般的生存资料方面已经得到较好的满足,但同时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一般来讲,城市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相当不健全。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健全而且供给水平比较高,但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欠缺而且供给水平也较低。因此,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问题,要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调整公共政策,加大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压缩经营性投资,更多地增加社会公共支出,通过基本公共服务缓解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并使社会不同阶层或群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保障与改善民生,直接依赖教育、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对社会成员的可及性,健康和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基本社会保障的均等化,有助于增加居民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有利于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有助于减少分配失衡造成的消费不平等;有助于减少绝对贫困,有助于弱势人群获得基本的经济机会,形成有效的社会安全网。
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惠及百姓、改善民生。从我国新阶段的现实需求出发,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使经济增长成果转化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实质是在增长和公平之间寻找均衡点,这项政策具有体现公平和协调发展的双重效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社会稳定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社会公平的尊重和保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尊重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强调的“程序公平”。此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事关“机会公平”。无论是教育和医疗还是社会保障,都有利于实现机会均等或起点意义上的公平。第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迫切要求。我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正发生重要变化。面对这一现实,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扩大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是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
总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现在很多国家都把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政策。一些国家之所以在国家治理上比较成功, 与其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密不可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时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