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治理不能是笔糊涂账
新闻回顾:阳宗海砷污染案:调查报告是否科学公正成焦点
阳宗海砷污染案一审驳回被告重新鉴定申请
阳宗海砷污染事件爆发后,相关部门公布的污染原因尚不足以驱逐公众心头的疑问:为什么短时间内,阳宗海砷浓度值会上升得如此之快?阳宗海到底含多少砷?为什么同样存在砷污染隐患、有不同程度环境违法行为阳宗海周边其他企业,没有接受司法审判?
阳宗海砷污染案件的开庭审理,引起了不少专家的高度重视。“查不出真正的原因,就找不到治理的目标。我们更应该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这一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一位专家说。
虽然云南省政府已发布通知,禁止饮用阳宗海水,禁止用阳宗海的水游泳和洗浴,禁止捕捞阳宗海的水产品。但迫于生计的渔民仍在打鱼,而且每天早晨销售一空。那么阳宗海水生物群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污染,受污染的鉴定报告为什么至今没有公开?
最受公众质疑的是,作为国内最严重的水污染环保事故之一,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法,有关部门在组成专家组对阳宗海水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前,应该向社会公开招募专家并公示,然而,有关部门自己确定了专家名单。有关人士指出,云南一些研究机构在有害物质方面的研究具有20多年历史,学术成果全国领先,却没能进入专家组参与调查,仅仅在阳宗海砷污染反思座谈会上“谈谈想法”。
此外,有关阳宗海水污染事件调查报告以及其他调查报告,从未在相关网站上对外公布,报告内容和数据公众无从得知。直到此案开庭审理时,随着9名鉴定专家的出庭,这份鉴定结论才首次面世。
随后,《阳宗海砷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神速出炉,更增加了公众的疑惑。
从2008年10月13日起,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作为招标人,委托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对“中国云南阳宗海湖泊水体减污除砷及水质恢复”科技项目向国内外公开招标。
招标公告发出13天后,就有媒体报道说:云南省环保局牵头在昆明主持召开“《阳宗海砷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专家评审会议”,在实地查勘现场和听取方案汇报后,专家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方案编制组对造成阳宗海砷污染事故的原因与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监测、分析,方案编制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对污染源的推定合理,对消除污染的艰难性、长期性与复杂性有较系统的认识。《方案》通过了评审,并被要求10月31日前完成修改,上报省政府。
有专家质疑:“《阳宗海砷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招标截止时间是11月28日,却在10月26日通过了专家评审。砷污染治理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比较困难的课题,在没有确认国内外投标方案措施的情况下,就出台治理方案,是不是有些太急了?”
日前,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在其网站上发布的最新阳宗海水质监测简报显示,4月1日,阳宗海水面下0.5米处采样监测结果为,砷污染物浓度平均值较最高值时下降了23.13%。锦业公司下方泉涌点砷污染物浓度监测值比最高值时下降了99%。同时,对阳宗海周围10个泉点进行了监测,污染物均未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
这条本应“令人欣慰”的消息,却增加了公众雾里看花的感觉。玉溪一名环保工作者问:政府说阳宗海要花3年、70亿元才能治理好,但为什么现在还未治理水质就已恢复了?“治理阳宗海不能是笔糊涂账。公开透明才是治理的基础。”他说。(张文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