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qlbjk 发表于 2009-5-16 15:25:14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近年来不断有未成年人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暴力案件见端于各种报刊杂志,且此类案件往往表现出形式成人化、年龄低龄化、方式团伙化和手段多样化的特点,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反醒。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现在有的未成年人竞然为了一件小事甚至一个念头就行凶、杀人,我们应该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现象加以足够的重视,是什么原因造成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案件不断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


  一、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错位


  人生观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看法,只有形成了高尚的人生观,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有些未成年人以“享乐主义”作为自己生活的宗旨,把吃喝玩乐、寻求剌激当成人生的最终目的。由于错误的人生观形成了离轨的行为模式,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作用下,便会实施杀人、伤害、抢劫等暴力型犯罪。价值观是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对生活意义的评价,有些人以自我为标准,凡是能满足“我”的需要的,都是有价值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惜铤而走险,违反法律,侵害他人利益。道德是一种社会行为的准则,不同的道德观,导致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实践中很多未成年人就是在错误的道德观的支配下,美丑不分,荣辱颠倒,为了一时的快乐和自身的利益而实施了杀人、伤害、抢劫等恶性暴力犯罪。


  (二)家庭的影响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组成细胞,是未成年人获得知识和感知外部世界的第一途径,其环境和教育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残缺家庭型。多由于家庭的变故和父母不和睦,使未成年人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出现自暴自弃,而感染恶习走上犯罪道路;二是不良家庭型,包括对未成年人的过分溺爱,一味的娇惯放纵,和简单的粗暴型教育,以打骂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父母对自身素质要求不高,经常酗酒、赌博,表率作用不好等情况,都会使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出现偏差,走上犯罪道路。


  (三)学校的影响


  在现有的未成年人案件中,在校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中可以发现现有学校教育体制中存在较大的弊端。特别是近些年来,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往往只把学生智力教育特别是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学校和老师工作成绩的标志。一些学校形成了重文化知识传授,轻思想和品德教育的倾向,甚至很少组织学生参加那些关系到培养学生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活动,使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讲吃、讲穿、不愿劳动的现象,道德水准下降,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远大理想和信念,从而导致对各种不良思想、习惯影响侵蚀的抵御能力十分脆弱,致使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和走上社会后,很容易成为社会消极因素的俘虏,最终走向违法犯罪。


  (四)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是不健康的文化传播和不规范的娱乐场所,诱使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如带有色情、暴力的录像、光碟、影视、书刊、网络比比皆是,各式各样的游艺厅、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些场所的业主为贪图小利,放任未成年人在这些场所玩乐,监管措施不到位。二是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许多畸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出现,如崇尚享乐,金钱至上,不劳而获,以自我为中心等等都会使未成年人进入误区,走错道路。如某中专学校学生张某,未成年人,经常上网聊天,在结识一网友后,通过接触发现其很有钱,便趁被害人不注意之机,将其包内现金1000多元盗走,在被害人报案后,张某很快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二、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预防对策


  预防是减少犯罪的最有效的办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是对未来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司法机关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任务。


  (一)案前预防


  1、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


  要切实做好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宣传、新闻、广播影视、出版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优势,通过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各种生动有效的形式,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弘扬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的思想和精神。同时,大力批判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没落的意识形态,鞭答社会上的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等丑恶现象,提高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 ,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导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努力创造未成年人积极进取的氛围。


  2、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教水平


  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其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机制,无论是单亲家庭,还是正常家庭都要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杜绝过分溺爱和暴力现象,使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每个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自觉地把教育子女放在家庭生活最为重要的地位。二是优化家庭环境,要通过对家长的教育,使每位家长都能自觉为子女做表率,使未成年人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三是提高家长家教能力,要以设立咨询机构、开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子女的办法。此外,全社会都要重视家庭教育,院校、社科单位要加强家教方面的研究,广播、电视、报刊应办好家庭教育节目和专栏,还要办好家庭教育刊物,编写家庭教育专著,为家庭教育提供健康科学的教材。


  3、加强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法制、道德教育


  学校在做好对未成年人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必须把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仅要抓分数、抓升学率,更要注意以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他们,通过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各种社会活动,进行法制、道德教育,把未成年人真正培养成热爱祖国、刻苦学习、遵纪守法的一代新人。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抓好智育的同时突出抓好德育工作,学校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把对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作为重要的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净化社会空气


  一方面,公安、文化管理等部门要继续加大“扫黄”工作力度,力求彻底扫清“黄毒”。加强对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非法刊物、音像制品的查禁工作,要责令营业性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艺厅标牌明示并采取一定措施,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影视院、录像厅不准让未成年人观看不适宜的影视片,对放任不管或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的有关人员要予以重罚,以减少不良的文化因素对未成年人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政府要舍得投入,要尽可能多建一些青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体育场等适合未成年人学习娱乐的场所,尽快改变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少,业余生活枯燥的现状。此外,各级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要主动与本辖区的中小学校联系,搞好共建活动,定期为学生上法制课,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二)案后教育




  未成年人有其特殊的心理和身性原因,相对于成年人来讲,其驾驭和识别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可塑性较大,也易改造。因此在对未成人犯罪给予依法打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在改造方法上也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他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以促使他们对所犯罪行的反思和悔悟。同时要帮助其抛弃旧的观念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良性心理,加快其改造的步伐。此外对那些不够法定责任年龄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决不能放任不管,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训诫并责令其家长严加管教,必要时要建立专门组织对其进行帮教,从而使未成年人得到切实有效全面的管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特点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