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诈骗百万成罪囚
没有工作,常靠父母接济;没有钱财,打肿脸充胖子,今年27岁的刘某冒用朋友名义,用骗来的房产证件作为抵押,从银行骗取贷款,还假冒别人身份签订合同骗取财物,并将诈骗的钱财供给同居男友开公司、买汽车……最终,诈骗百万的刘某从钻钱眼沦为了罪囚。近日,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
同居:供男友吃用开销STRONG>
刘某,1980年出生在宜兴,高中文化,无业。2000年12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管制六个月。据刘某供述,家里经济状况并不好,还欠亲戚朋友10多万元,自己没有固定生活来源,一直靠父母借钱维持生活。刘某男朋友小肖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认识刘某时,她没有工作,常打麻将。”小肖说,他是重庆人。2006年7月,他刚来无锡打工时住在哥哥那里。此后,他认识了大哥女友小程。因为小程和刘某姊妹相称,他们相互就认识了。2006年8月,刘某反对父母让她去相亲。他就冒充刘某男朋友见了她父母。小肖说从那以后他俩关系好了,同居后的所有吃用开销都是刘某出的。
“刘某说她借给我的钱是向父母要的。还说在银行办了个人信用贷款。”小肖讲,2006年11月初公司没有好车子,出去应酬寒碜。他跟刘某商量以她的名义买了辆二三十万的别克,还以公司资金周转不灵为由多次向刘某借钱。
“自己明明没有钱但不表露出来,为了虚荣心还显得很大方,让别人看来经济条件很好。”刘某说自己虽然没有那么多钱,但是男朋友小肖对她很好,自己又很要面子。于是,她就动起了朋友的脑筋。
诈骗:对朋友频频下手STRONG>
“2006年6月,小程提出想和我一起投资开店。当时没钱又要面子,我就动起了用小程房产证办理抵押货款的念头。”刘某说她从报纸上看到有代办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广告,就按广告上的联系方式咨询,接电话的小唐告诉刘某凭房产证、土地证等可以代办银行贷款。
此后,刘某对小程的房产留了心。在陪小程去领取房产证件时,小程将房产证、土地证等原件忘在了刘某包里。刘某得到小程的房产证件后,通过路边张贴的小广告,找人伪造了小程的身份证。随后,她冒充小程,通过小唐作为中介代理,向银行骗取抵押贷款15万元,除了一万多元用于支付中介费用外,其余都被刘某用于个人挥霍。
“第一次小唐以为我就是小程。如果第二次再用别的名字找小唐,就会被人发现我在搞假,就换了一家中介。”尝到甜头的刘某耍起了小聪明。
2006年7月到9月,刘某借口有关系可以帮助办理户口,骗走小程妹妹的房产等证件,冒用小程妹妹的名义,通过中介代理小陆的帮忙,骗取了银行抵押贷款20万元。此后,为了提高贷款额度,中介代理小陆帮助垫资先归还贷款后,刘某又冒用小程妹妹的名义,以同一处房产骗取了银行抵押贷款30万元。贷款下来后,除了归还垫付款及中介等费用外,其余都被刘某用于其个人挥霍和帮助男友等人办厂。2006年10月底,刘某仍然以冒用别人的名义,伪造收入证明等手段,从银行骗取了贷款68万元。2007年1月底2月初,刘某为了提高贷款额度,又以自己要到无锡落户为由,用骗得的房产等证件,骗取了银行贷款50万元。
2006年10月到12月期间,刘某骗取了小程、小樊名下的房地产证件及身份证件,冒用她们的名义,以小程、小樊所有的房产作为抵押,与他人签订抵押借款合同,骗取了14.2万余元。
“我收到银行的对账单,上面有贷款几十万元,还消费了几十万元,发现不对劲。”小程说和自己姊妹相称的刘某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要不是对账单,自己还蒙在鼓里。对诈骗频频得手的刘某来说,她应该早已明白,冒用朋友名义,诈骗银行一百多万元,最后还是朋友把她送进了恢恢法网。
服判:开始就知道犯法STRONG>
没有工作,常靠父母接济;没有钱财,打肿脸充胖子,诈骗百万的刘某终要从钻钱眼沦为罪囚。
“你知道这样做是什么行为吗?”
“我开始就知道诈骗银行贷款,是犯法的。”法庭上,刘某答道。
“你明明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为什么还要去做?”
“我的虚荣心强,不想因为没钱被别人瞧不起。为了搞到钱,我也没考虑后果。”刘某说为了面子,再加上男友小肖厂里资金困难。为了男友,她只有一次一次去骗取贷款了。
法院查明,被告人刘某骗取他人房产证明,冒用他人名义,骗取银行贷款,其行为已构成贷款诈骗罪。刘某取得银行贷款后,部分用于个人挥霍,部分用于其男友经营的公司,大部分未留下权利凭证,且其时该公司负债累累,履约能力严重不足。刘某贷款后也未积极采取其他措施偿还贷款,而是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致使银行损失巨大,该行为足以反映出被告人刘某主观上非法占有银行贷款的目的。被告人刘某的贷款诈骗数额扣除其案发前归还部分,认定为人民币143.2万余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冒用他人名义,以骗取他人的房产证件作为抵押,骗取银行贷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贷款诈骗罪;被告人刘某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冒他人身份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还构成合同诈骗罪。
据此,法院以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