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shan 发表于 2009-6-2 20:11:55

新疆:凝聚民心 构筑稳定的铜墙铁壁

军民团结稳疆固边 西部边陲坚如磐石--新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良好局面
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2日电(记者曹志恒
杨维汉)华灯初掌的库尔勒市孔雀河畔,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正在上演,不同民族的演员身着风格迥异的服饰,载歌载舞,舞台的下面是一片欢快的掌声。
"这是由库尔勒市各个社区居委会组织的文艺晚会,每个周末会定期上演,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去处",维吾尔族市民依布拉音说。30年前,库尔勒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在国家大力扶持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库尔勒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现代都市。

天山南北的城市乡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多年以来,中央持续加大新疆基础设施和民生投入力度,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各族人民与生产建设兵团职工和驻疆解放军及武警官兵团结一心,坚持实施党中央关于确保新疆长治久安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使祖国西部边陲坚如磐石、固若金汤。

稳疆必先富民

和田玉枣300块钱一公斤,皮亚勒玛乡的石榴一个5块钱……这些小小的水果,已经为南疆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近年来,林果对农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5%以上,农民年收入林果收入已经占到农民收入的50%以上。

新疆最贫穷的地方在南疆,而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因自然条件差、人口众多被称为"南疆三地州"。记者近日在南疆采访时了解到,改善民生已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和干部最急迫的任务。人均耕地面积少、水资源严重缺乏,但温度和光照条件优越,怎么才能帮助农民在土地上"种"出更多的钱?南疆的基层干部费尽了心思。

"家里有5亩枣园,去年纯收入超过7千块钱。"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依希来木其乡,维吾尔族农民木提扎正在枣园里除草,间作的西瓜也已经长出了小小的果实,2006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块儿棉花地。

与之前需要等待5年成长期才能见到收益不同,这个矮化高密植的红枣园两年就能见到收益,2008年亩产已经达到800公斤,间作的西瓜亩均产量也能达到2500公斤以上。

生产"皮亚曼"石榴的和田地区皮山县皮亚勒玛乡,发展石榴3万多亩,2008年产量达6260吨,人均石榴收入近6千元。
为了尽快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新疆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由单一的粮棉种植向特色林果业发展。
万亩核桃园、万亩石榴基地、红枣基地等在环塔里木盆地的绿洲顺势而起,初步形成了以杏、核桃、香梨、巴旦木等为主的产业带,目前,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面积已达12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2%,种植林果不仅比种植棉花更节水,还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形成了区域化布局和基地化生产的同时,特色林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以中粮屯河、果业集团等为代表的果品贮藏、保鲜、加工企业,使得林果的产业链得以延伸。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喀什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在改革开放30年内增长了28倍,城乡群众的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由吃穿为主的单一格局。
农民们的钱袋子鼓了,新疆扶贫开发的步子也快了,到2008年底,新疆贫困人口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32万人减少到253万人,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7元,年均增长12。8%。

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买买提·沙吾尔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委员、科技副村长、团总支书记。多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他和村里的各族团员青年一道,坚持艰苦创业,依靠科技致富,维护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好评。

记者在达西村看到,51岁的维吾尔族农民曼苏尔·热不都一家居住在两层的小别墅里,门口停着自家的小汽车。曼苏尔·热不都说,十几年前,这个村还是一个"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短短几年内达西村的人均收入近万元,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达西村也因此成为新疆的"华西村"。

在新疆各地,不论是军队、地方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族团结被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级基层组织采取多种方式营造各民族"互相离不开"的社会氛围。
70多岁的卡德尔·巴克,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农民,他近40年如一日记载着当地驻军部队官兵与村民之间的"拥军、爱民"故事。
民族团结友爱铸就了这片热土上前所未有的昌盛和稳定。"我们完全具备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群众基础,有绝对的能力维护新疆大局持续稳定。"新疆喀什地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健说,早在1996年,中央就新疆稳定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明确提出了"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科学论断,对维护新疆稳定作出重要部署。

经过多年的集中整治和对"三股势力"的严厉打击,新疆迎来十年持续稳定,据不完全统计,仅1990年至2003年,新疆公安机关共打掉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组织、团伙591个,收缴了大批枪支弹药和制枪制爆原料、装置,遏制住了"三股势力"在新疆境内的暴力恐怖活动。

宗教问题历来是新疆稳定的晴雨表,非法宗教是暴力恐怖活动赖以滋生的土壤。为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保护好爱国宗教人士,新疆加大了对宗教人士的教育培训,并帮助其科技致富,以示范带动广大信教群众。

在阿克陶县克孜勒塘村,宗教人士阿不都·热西提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2003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内地高中班",如今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
"大女儿在北京上大学,学费全免,每学期学校还要发放1000元的生活费,儿子在乡上的小学学习汉语,希望他们长大后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喀什市艾提尕尔清真寺内,信教群众和游客都自由出入于这座著名的宗教场所,大阿訇居马·塔依尔说:"伊斯兰教教义提倡和平、团结,我们的合法宗教活动受到国家法律的全面保护,我们也坚决反对非法宗教活动和分裂祖国的行径。"

新疆基层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为了使基层干部能够有时间修整和接受培训,新疆组织部门在南疆373个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创新性地实行"4211"工作机制,做到常年有四分之二的干部坚持工作不离岗、四分之一的干部参加脱产培训、四分之一的干部轮休,使干部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

新疆始终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目前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6万人,占全疆干部总数的51%,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10倍。
新疆公安机关近年还加强警力下沉,将民警派下派驻村,并大力推进基层警务室建设,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村已实现"一村一警"目标,既把维护稳定的"触角"深入基层,又方便服务群众。

叶城县衣提木孔乡巴什亚阿其村66岁的买买提·玉苏甫是一名退休的村干部,为搞好村里的稳定工作,村里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和老模范义务承担起了治安监督员,经常给邻近村民宣讲国家的政策方针。

得民心者得稳定
进入新世纪,中央把新疆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省区,连年增加对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建设投资,使天山南北的面貌焕然一新。
经多年开发,持续惠民,稳定已是民心所向,喀什地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健说:"各族群众是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铜墙铁壁。"
张健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基层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真实故事:2007年初,新疆警方在帕米尔高原山区摧毁一个"东伊运"训练基地,数十名身藏武器的暴力恐怖分子逃窜。其中三个暴力恐怖分子逃入一维吾尔族老太太家里索取食品,老太太一开始还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党的政策这么好,你们不该这么做,任何一个村民也不愿意看到你们搞恐怖活动。"恐怖分子大怒,老太太只得虚应着去找食物,转身向乡政府报告情况,三人很快被擒。

"以前有的恐怖分子挖地道、制炸弹就在农民的家中、果园里,现在只能躲到荒无人烟的山区。以前'三股势力'可发动部分被蛊惑民众,现在只能自己狗急跳墙、孤注一掷地冲击。因为群众的思想意识大大提高了。"喀什地委委员、宣传部长赵新尉对记者说。

持续多年、越来越倾向基层、边远、农村群众的惠民政策是赢得民心的关键。
在和田地区墨玉县托呼拉乡卫生所,前来就诊的维吾尔族农民络绎不绝。每个农民只需交纳10元钱,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补助90元,就可以按照规定在乡镇卫生院报销90%左右的医药费。如此高的报销额度,大大减轻了基层群众的开支,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外,新疆特别推行的济困医院、扶贫病床等医疗救助政策。

新疆民政厅介绍,2008年,是新疆民政部门救助人数最多、发放资金量最大、提高各项补助水平最高的一年,今年新疆还将适度提高医疗救助惠及的范围和水平。
与此同时,新疆的老年社会福利已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福利事业发展格局。
自2004年起,地震多发的新疆全面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5年来累计投资412亿元,共新建、改造抗震安居房189.5万户,按计划,剩下的80多万户城乡居民的抗震安居问题也将在三年内得到全部解决。

教育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维护稳定的重要阵地,也是民生方面的基础工作。近年来,新疆普遍推行的"双语"教学被少数民族群众广泛接受、欢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吐尔逊·伊不拉音说,许多地区的少数民族儿童,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能受到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教育。一些地区的双语授课班已发展到除母语课外,其他学科均使用汉语教学。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还被选送到区内经济教育较为发达的城市就读初中,有的被送到内地省区读高中、上大学、工作和生活。

惠民政策赢得了民心,也就有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新疆各族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正在为祖国西北边疆的稳定、繁荣和富强再创辉煌。
相关报道:“文煽”、“武扰”存在威胁
新疆维稳不松懈
新疆持续多年,面向基层、边远、农村群众的惠民政策赢得民心,也筑起了反分裂、反恐怖的铜墙铁壁。
>>详细


喀什中院以“政治建院”创新符合边疆实际维稳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凝聚民心 构筑稳定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