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buGvzV 发表于 2009-6-2 20:18:01

还有多少高楼要炸掉

  摘要: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提出了多年。然而,在很多地方仍停留在纸面上。每天看着城市建设中大大小小的重复建设现象,真是心痛。重复建设既浪费了资源,又产生垃圾和造成污染,这其中既有客观的原因,更有主观的原因。中部要崛起必须减少重复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加强规划,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部崛起的唯一之路。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中部崛起????? 重复建设


  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提出了多年。然而,在很多地方仍停留在纸面上。拆了建,建了又拆的城市建筑,重复建设的机场、公路和中小型电站……重复建设的现象,在不少城市普遍存在,甚至成为一种风气,中国社会正坠入一个五光十色的消耗旋涡中。


  一座城市公园建起来也就三、四年时间吧,便遭淘汰,据说淘汰是嫌“小”。


  建设中的城市搬砖运瓦,机鸣人闹,从来没有消停过。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在心中高兴的同时, 许多莫名其妙的“重复”,让人受不了。先说路边的草坪,人喊车叫忙活了一大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栽种齐整了,没过几天,竟挥锹舞铲地毁掉了。后来知道,是地下什么设施没修建,所以要挖了重来。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以同样的理由,在第二次栽种好了之后,竟又大面积地毁种了两次。再说马路牙子铺了拆,拆了铺,反反复复四五次,直到现在,有段路也没有个“牙子”。原因是铺这段路的“牙子”时,附近的一幢楼正在建设中,“牙子”铺好了,建设中的楼房施工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又把它拆掉了,拆掉了又铺好,铺好了又拆掉,像玩儿似的。人行道整天都在整修,这段整修好了,那段又开始整修了。


  刚投入使用不久的办公楼被炸掉,在其前面又重新盖一幢新的楼房;在同一个位置上建加油站,建成使用不久,不知什么原因被拆掉,没有停多长时间,又开始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建了四次,拆了三次。这幢办公楼是在本世纪初开始建设的,中间使用不足五年,现在被炸掉后又在其前面重新盖楼,笔者不想问询该楼炸掉的原因,也不想知道又在其前面重新盖楼的原因。笔者只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一幢楼建了炸,炸了建;加油站建了拆,拆了建?还有多少高楼要炸掉?盖楼毕竟不是儿童玩的过家家游戏,不想玩了,可以立即散伙,谁回谁家,想玩了,又可以重新开始玩。欧洲住宅平均寿命约80年,我国规定普通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而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拆除的大量建筑使用了还不到30年,不但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而且产生大量垃圾和多种污染。


  一、重复建设的危害


  每次建设过程中都有数不清的建筑垃圾产生,许多的资源被白白浪费。由于没有配置专门的建筑垃圾场和有效的处理方法,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再加上运输车辆不负责任地随处倾卸,致使市郊部分地区,随处可见建筑垃圾,特别是在一些较偏僻的空地、路边、河道及城市出入口处乱倒乱堆建筑垃圾现象较为严重。路边的建筑垃圾堆却绵延不断。或许是因为往路边倾倒垃圾更方便,因此,城边的许多乡间小路两侧便成了建筑垃圾排放场。乡间柏油路两侧建筑垃圾堆随处可见,可以说,几乎是“有路就有建筑垃圾,只要车能到的地方就有建筑垃圾”。


  二、重复建设的原因


  重复建设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


  1、城市建设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性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主政官员施政与工作缺乏应有的连续性,谁主事、谁一套,都想在自己任上“标新立异”,体现自己主政风格,很少“前呼后应”,结果形成“一茬领导一茬建筑”。不少的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翻新改造毫无节制,建广场、拓马路,城市建设停留在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中,主干道完成拓宽或翻修,而其中有的刚刚改造过,道路两边的建筑,甚至高楼大厦,又重新被夷为平地,城建施工秩序混乱,事先各个部门缺乏统筹规划,戏称为“拉链马路”,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


  2、信息判断失误,不是用发展的、变化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市场,而是凭局部的、片面的、静止的信息来作决策。只看自己,不看别人,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岂不知,在自己得到这个信息的同时,全国也有几千几万甚至更多人得到了这个信息。都知道这个产品热销,都知道这种东西赚钱,都在谋划这种项目;而且是谁也不跟谁沟通,谁也不跟谁商量。只是等项目建成之后,才都傻了眼。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后果也是惊人的浪费。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资本在当地上项目。至于项目是否为不合理重复建设,一些地方政府则不予考虑。表面上看,这儿也建厂,那儿也建厂,好似红红火火;而实际上却是在制造积压、制造过剩、制造闲置、制造泡沫。有报道披露,“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浪费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


  我国在198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在1990年4月1日施行,各种城市建设应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然而在我国城市规划界有一句顺口溜:“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顶领导一句话。” 城市规划跟着领导长官脑袋走,跟着开发商的项目走,挥霍土地,透支财力“摊大饼”。好的城市规划,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城市最大的节约。对城市来讲,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规划造成的浪费也是最大的浪费。


  3、地方政府热衷于重复建设。不少重复建设的园区,重复建设的项目,大都与当地政府有关。一些地方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经济增长规模和数量的单一追求,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一是重复建设将有可能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显示地方领导的政绩;二是在财政资金通过项目下达的前提下,各地通过项目投资争夺国家预算内资金成为必然。在以GDP为主要考核参数的前提下,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了各地政府官员的第一要务,而上项目是绝大多数地方官员首先想到的,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从实际情况看,地方经济的发展实际也正是与项目的大小和多少息息相关的。


  4、建设部门设计施工之初缺乏统一规划、协调,水不管电,电不管水,水电不管煤气,各干各的,重复就在所难免。设计管理人员水平素质低,缺少责任心,该超前想到的没有想到,或者压根儿就没有好好去想,糊里糊涂地推着走,看着干,由此造成重复。


  5、腐败导致的人为的“重复”。一位搞建筑承包的人说:工程建设中的有些重复是人为的、故意的。不重复,建筑商的活儿上哪儿去找?不重复,管建筑的上哪儿捞好处?这种重复可恨!可怕!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部崛起的唯一之路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我们正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水平较低的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淡水、土地、草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占用急剧增加,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增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石油、电力等能源资源紧缺,不能满足需求;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将是今后我国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上必须有更加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有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实施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节约原材料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战略,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和保护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将受到严重制约。否则,中部崛起只是一句空谈,必须树立需求无限而资源有限的忧患理念。




  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经。


  1、节约需要从小处、从细节入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构建节约型社会,既需要公众日常的自我约束,又需要企业主体自觉规范,更需要政府勇于承担相关职责。仅有经济意义上的节约是不够的,必须借重以生态意识为基础的新的节约理念和节约行为。“节约型社会”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是一个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形态。单纯关注节能的种种细微之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正确把握“节约路径”,做到“抓大而不放小”,治标更要治本。从生产源头上堵住浪费。回过头看,那些给公众开出的各类“节约小处方”,不少属于无奈的治标之举;要求公众掌握各类节约“小窍门”,仅仅是“末端治理” 而已。因为,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看,公众的消费往往是被动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国家层面给企业制订强制性的节能标准,是从源头控制能耗的技术手段和政策保证。生产企业要不断进行节能技术投入和进步,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节能成效。引导市场提供更多的节能产品。


  政府要更多地利用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来引导和规范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


  2、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在当今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处可见“惜钱如命,珍惜资源如金”的场面。从家庭用车小型化、公共建筑智能化、饭店剩餐打包化、废水利用重复化皆为平常。政府要负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责任。要成为全社会节约的表率,行政干部要在资源节约活动中起模范作用,带头厉行节约,降低费用支出,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于日常的公务活动中,为社会做出表率。要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奖惩任用的依据。机关必须将节约意识变成真正的“节约意志”,切实开展好节约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氛围;同时,要教育、引导和规范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事情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用实际行动做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模范,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示范。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把节约的意识、节约的口号,切实转变为节约的行动,确保政令顺畅有序,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对节约的计划、目标、责任和措施等要具体细化、落实到位,并建立严格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公务人员应不断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3、增强全社会责任感,提高全民族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赖于公民对节约型社会理念的自觉认同和自愿合作。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不会建成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不只是政府行为,而是全社会的行为,要培育公民参与治理社会的意识,使国家的权力向社会回归,充分发挥公民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给公民权力。同时,公民也要承担建设责任,最终使公民们享有自己应该享有的利益。目前,无论公房,还是私房,现在都追求高标准、大面积、内部豪华装修;汽车追求排放量大、豪华型的,经济小型车在行驶上甚至被歧视,造成以驾驶高油耗的大型车为荣,驾驶节油型汽车为耻的社会风气。更为严重的是,奢侈之风在公务人员之间盛行。当全国许多地区为南水北调做出牺牲的时候,北京人还在用自来水浇花,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化影响着社会。“开展全民教育,树立节约观念是当务之急。”应该使大家知道,我们正面临资源全面短缺的严峻现实,要唾弃奢侈浪费作风,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培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形成全民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要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文明消费,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多做贡献,让节约型社会建设真正走进单位,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融入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和生活。


  4、树立以大局为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重的节约观。反对为节约个人财富牺牲社会公共资源的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节约”行为。 对于消费者特别是那些经济比较富裕的消费者来说,注意个人消费行为的社会影响,不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的消费行为。有钱,可以去吃10万元一顿甚至更高价格的盛宴,但不能剩下大量食品丢入泔水桶,剩菜就要重罚;你可以去住10万元一夜的总统套房,但不能浪费自来水;你不能为追求创吉尼斯纪录去做一只数吨重的饺子,结果却没有锅能煮它。你爱花钱就去花,但你没有权浪费资源,这要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禁止。生产者需要注意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社会效果,不能为了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而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地方政府由于在制订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更要树立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建设节约型社会应促进发展而不是限制发展。树立节约与发展相统一的节约观,节约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假如中部城市能够按照节约型社会来规划自己的建设,则中部何愁崛起还会有多长时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还有多少高楼要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