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夜车 发表于 2009-6-2 20:18:11

考生因善举被高校录取的新意

  湖北东湖高中应届文科毕业生张孟苏,高考成绩只有445分,此成绩只能上一个独立学院,这在大学普遍扩招的情况下,几乎可以“落榜生”称之。近日,因为她在招生现场乐于助人,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的招生人员注意,在进行简单面试后就预录了她,还给她20万元的奖学金。( 7月13日《楚天都市报》)


  据报道,那天,招生咨询会不巧下了暴雨,西南大学的一位女老师在收拾雨篷时,因为个子矮,显得分外吃力,张孟苏见状就走过去帮她的忙。谁知,这个举动被坐在一旁的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师看到了,就在张孟苏准备离开时,对方叫住了她。在得知张孟苏的综合素质后,新加坡老师当即决定预录她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学生,并给她4年共2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


  笔者同时还留意到另一条新闻。前不久,有两名特殊考生被中山大学破格录取,分别是湛江师院附中的陈安廉和华南师大附中的吴彬旋。他们的考分都比一本线低10分左右,一个在面试中被认为“近乎哲学本科一年级生水平”,另一个坚持对濒危植物研究两年,“研究较有深度,具有对生命科学进行更多研究的潜质”。


  张孟苏的高考分数并不高,但因自己一个意外的善举,便被国外高校看中。很明显,学校并不是以分数作为录取考生的唯一依据,而是注重品行。同样,中山大学在录取陈安廉和吴彬旋上,并没有拘泥于一本线的规定,而是针对个人的特殊素质,大胆录取了这两名特长生。我以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录取张孟苏,应该对我国的高招改革有所启示,而中山大学破格录取两人,无疑打破了我国高考机制长期以来的僵局。


  高校不拘一格录用考生,可以说是今年招生的一大亮点,除了上述3人外,还有如目前备受大家关注的蒋方舟,她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被称为“90后少女作家”,今年1月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清华大学同意降60分调档录取她。


  如果说湖北考生张孟苏被新加坡大学破格录取,是国外大学注重素质教育、高考录用机制灵活的话,那么,陈安廉和吴彬旋被中山大学录取,蒋方舟被清华大学录取,则是国内高校的一次突破。在特长生面前,能够轻分数重素质,打破高招录取机制的束缚,这是对人才a>的尊重,也是对应试教育的革新,值得赞许。


  多年来,我国的高招录取机制一直遭人诟病,就是因为其教条、僵化。在中小学,学生考试以分数为主,教师评价学生以分数为主,学校评价教师以分数为主,到最后考大学当然也是以分数为主。所有的评价都是以分数为依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某些教师的灵魂被扭曲,学生的成长心灵被扼杀,以至于一些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束缚。这就是中国式应试教育。


  “谁英雄谁好汉,分数面前比比看”, 从科举制度到今天的应试教育,选拔人才a>机制一直存在缺陷。分数决定和改写了很多人的命运,一些才华横溢但在考场发挥失败的考生,从此无缘大学生涯,这是对人才a>的轻视和扼杀。


  当然,我国高校也并非从来都是唯分数为上,如当年钱钟书考清华大学时数学只考了15分,而英文却考了满分,但清华大学还是破格录取了他。与此类似的还有吴晗,在考北大时,数学虽然得了零分,但北大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清华和北大的破格录取,造就了两位学术大师。而按照今天的高招制度,别说清华和北大,就是普通院校,钱钟书和吴晗先生恐怕也只能望洋兴叹,两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影响的大学问家,可能也会因此而被埋没。


  让人欣慰的是,今年的高校在招生中,传出一连串破格录取的消息,让人感到振奋,频频出现的招生亮点,无疑打破了高招录取机制的僵局,而我们当然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招生亮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生因善举被高校录取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