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青山 发表于 2011-12-8 22:01:40

法眼看唐诗——重读《唐诗三百首》17: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贝叶经——说起它来,我当年在峨眉山曾经见识过。古印度人何以煞费苦心地要传承佛陀的只言片语?佛陀,奥妙在何处?难道便是马克思所说:宗教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认识的反映?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前些天看到的中央九套的纪录片,解答了我长时间的困惑。原来,玄奘取经时的所在,正是当时印度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所谓的寺院,俨然今日世界超级都市中的超级大学。学者(僧侣)们都是有专人供奉服侍的。想想也是,玄奘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就算再聪颖,若没有一个优越的条件,如何在数千人的异国寺院中很快地跻身十强?由此来看,柳宗元所读的禅经,虽玄奘有功,但居功至大者,实乃印度。
恍惚还记得峨眉山上的贝叶经,千年不腐。古印度人不厌其烦地在狭窄的叶片上一字一句的书写着,他们甘于把青春奉献给他们认为最值得追求的方面上了。若非如此,怕是难以有影响深远、泽被亚洲的世界级宗教。而略为思索便知,任何一种文明的传播,必需有大量的人才支持,其次才是便于长久保存的材料。柳宗元在读佛经,而他自己在创作唐诗,以及后世的工业技术、航天文明等等,莫不如此。再明了一点,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供养这些“白吃饱”的,在文明上必无所建树。
想起了我曾经对川大和科大的比较,想起了我国教育投入的长年不足……之后,也许,只有叹息。

汲井漱寒齿?是否有点小题大做?非也,恰是人对知识、对信仰、对文明应有的重视的写照。不是要搞形式主义,但就好比课上总是玩弄手机必不看重学习一样,道理其实很简单的。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最后一句:悟悦心自足。
我很羡慕他。

超,是诗人遇到的一个出家人。智礼是我当年在青城山游览时偶遇的僧人,后来,我们还曾经颇有交往,诸如在文殊院、在昭觉寺……
我也很怀念他。

阿弥陀佛。


http://img2081.poco.cn/mypoco/myphoto/20120521/16/64321855201205211621231666608005346_025.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眼看唐诗——重读《唐诗三百首》17:晨诣超师院读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