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10宁凡 发表于 2012-12-13 19:41:27

纵观人大

                                                                   纵观人大

      在人大听课,刚开始没什么感觉,甚至有些失望,因为人大的老师的授课方式初看之下与我们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老师基本不“讲”教材,而是播放幻灯片,而那些博士学历的老师讲的内容也没什么太特别的,但当听了一周以后,我才逐渐感到其本科生教育与我们的不同,首先在于学生的水平,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惊人的理解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丰富的知识面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令我十分惊讶,毫不讳言,就以上的四方面进行比较,就算把科大法学专业大四的学生拉过去都比不过人大大一的学生。其次,老师在课堂上也十分开明,甚至告诉学生就是要挑自己的毛病,鼓励学生发问,双方的互动性很强。而且由于大多数老师都具有博士学历,所以也总能提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一些在我们的课程中只是浅尝辄止的问题,在人大老师则可以与学生讨论一个小时。由于老师经常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到课堂上,不知不觉中你总可以了解到许多前沿问题和从法条甚至书本都不会写的信息,比如谈到民事诉讼的合议制度,一般我们只知道独任制、合议制和审判委员会,但老师还介绍了三种不出现在司法文书上但确实存在的的审判组织形式,包括合议庭扩大研究、审判长联席会和专业审委会。再次,人大的硬件设施也是非常棒的,非常人性化,每个教学楼一楼都有一面宽大的电子显示牌,上面显示全天所有教室的使用情况,方便上自习的同学能很快找到没有课的教室。而看到人大法学院所在的明德楼之富丽堂皇,看到法学院拥有自己的图书馆,法学期刊室那种类丰富的期刊,甚至连《参考消息》都有,再看看我们那可怜的十几种法学期刊摆在图书馆,总有种悲从中来的感觉。然后,要谈到人大的校园环境很棒,整洁的道路,茂盛的树木,严格的车辆通行检查,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校园与外界的距离,使得身处学校之中竟能马上获得一种宁静。最后我还是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在人大,你真能感到青春的气息,一种令人振奋的活力,每个学生看上去都是那么富有朝气,尽管缺乏了像八十年代时对政治的热情,但你仍可看到三五个同学围坐在草地上,每个人手中都拿着笔记本电脑,好像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总之,尽管中国的大学状况普遍堪忧,但这里仍然具有某种积极的因素,而这也正是其令人心驰神往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在人大看到一个传统,每节课下课同学都为老师鼓掌。正好回来后一天遇到张洪波老师,我向他谈到此事,他也建议我们能否效仿一下。于是我就在打算我们能否也每节课都为老师鼓掌以表示对课堂、对老师、对知识的尊重,然后,感谢各位同学和老师的配合和支持,这个小小的仪式一直保持到现在,我愿这个仪式能不断坚持下去,甚至能形成传统。虽然面对现实的教育困境我们的力量都很有限,但我还是抱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至少从鼓掌这个细节做起,让形式能动一下。

十里青山 发表于 2012-12-14 15:22:42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楼主描述的是应该是我也去过的老人大,在海淀区的那个。人大其实并不大,在其附近的高校中,也许算是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大学之大,的确不在高楼,不在地盘,而在学识和氛围。
古人常远足。何故?行万里路之后,才会更好地理解万卷书。
不知道我的课堂是否留有值得同学们讨论的话题。若有,你们是否都有讨论的经历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纵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