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芳菲——追记人民满意民警张大庆
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 题:生命的芳菲——追记人民满意民警张大庆
新华社记者 卢国强 李舒
为了一起案件,他追踪了3年,钱包里夹的是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在生命的最后50天,他将公安部B级通缉犯抓获,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站岗;中秋节是他的生日,家人做好了饭菜等他,他却在基层派出所办案。2009年10月16日,因连日劳累突发重症心肌炎,他的心跳永远停在了这一天。
北京市公安局平谷分局民警张大庆,35岁的生命历程,虽然细碎,却像人间四月花草芳菲。
生命的最后50天
战友陈福江的工作日志,还原了张大庆生命中最后的50天:
2009年8月29日,参加国庆安保演练;8月31日-9月11日出差12天;12日,参加国庆安保演练,13日凌晨4时结束,13日晚抓获一名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17日-24日,第二次出差,历时7天;24日23时,将公安部B级通缉犯孙某送往看守所羁押;25日上午抓获孙某的同案张某,搜查张某居住地及相关处所,补充案件相关手续;9月29日-10月1日,在紧临长安街的中粮广场站岗,连续工作60多个小时……
10月3日是中秋节,也是张大庆的生日,全家人摆好生日蛋糕等他回家团聚,然而由于一起突发事件,他被派往金海湖派出所处置现场。刑侦支队政委张松得知后,以茶代酒为张大庆祝福生日,没有想到,这是张大庆人生的最后一个生日。
10月12日,是张大庆倒休的日子。妻子龚冬梅回忆,当时家里没米了,孩子爱吃大米,一大早龚冬梅拨通电话要张大庆买些米回来,张大庆已经在办案的路上,他对妻子说:“没米了就先吃面吧,等我有空再说。”可他却未能兑现买米的承诺。
10月16日一早,张大庆高烧不退,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要去上班,他说:“我们还要点名呢!”龚冬梅急了:“你今天要是敢去,我就追到队里去!”在妻子的坚持下,张大庆前往平谷医院,医生当即诊断为急性心肌炎,十分危险需立即转安贞医院。
病情急剧恶化,在被抬上急救车时,张大庆几乎说不出话来,他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是:“这点病还用上北京吗?手里还有一个案子该报检察院了,要不就到期了……”
默默奉献的现代警察
“张大庆身上,集中了现代警察的优秀特质。”平谷公安分局政委李宝刚这样评价。
张大庆的搭档陈福江说,无论是对犯罪嫌疑人,还是对需要调查的证人,张大庆执法充满了人情味。一次外出取证,张大庆和陈福江找到那位重要证人的住宅时已是中午,陈福江要上前敲门,被张大庆拦住:“来之前我查过了,他家有老人,别打扰人家午休。”两人在门外一直守候到14时,才敲开大门。面对证人80多岁的老母亲,张大庆隐瞒了自己的警察身份,自称是证人的朋友,安慰老人进屋休息,证人十分感动,主动热情地配合警方完成取证工作。
同事王宇回忆说,张大庆身上有一种刑警的韧劲。2006年,平谷发生一起诈骗银行3000万元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孙某在逃,张大庆数十次奔波于沈阳、大连、哈尔滨、太原等地,追回现款160万元。涉案的150余个账户,追查的先后顺序和冻结时间不同,首次冻结后,每半年需延续冻结一次,至今已第7次,张大庆从来没有记错。
3年来,没有人要求,张大庆一直苦苦追踪着孙某。张松曾在他钱包里发现一张全家福照片,准备表扬张大庆热爱生活时,张大庆指着照片说:“政委,这是在逃的通缉犯孙某。”就在牺牲前,他向领导承诺,国庆节前一定将嫌疑人绳之以法。2009年9月21日,张大庆在大连亲手抓获了孙某。
张松还记得,2000年他暂时调离刑侦支队时,张大庆要走了他的一本《新刑法释义》,5年后张松再次调回时,又看到了那本书,书页已经磨损,法律条文周围密密麻麻写满了张大庆的笔记。
由于业务精熟,张大庆被任命为经侦队的法制员,除了办理自己的案子外,还要审阅整个中队的案卷,几年间经过他报送的案卷没有出现一起执法问题。
平凡生命的细碎感动
“结婚10年,我们聚少离多!”张大庆的妻子龚冬梅流着泪回忆,“大庆没有陪家人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每次告诉我要去出差时,都已经是在赶往火车站的路上,少则几天,多则一月,再见面通常是夜里。我想说说家里事,他已经满脸倦容进入梦乡。”
陈福江说,在办案的路上,张大庆经常会自豪地说起自己8岁的儿子。“一次在外地办案时,大庆的儿子来电话说竞选上了班长,作文被送去参加全区比赛,大庆特别高兴,电话里问儿子想要什么礼物,儿子说想要一辆遥控汽车,大庆痛快地答应了。”
趁办案间隙,陈福江陪着张大庆来到批发市场,看到一辆遥控汽车的价格将近200元时,张大庆很犹豫,最终叹了口气,走出了市场。
“在经侦部门当刑警,经常和富人打交道,经他手办的有很多经济大案,但张大庆穿的是20元的T恤,抽的是最便宜的香烟,家里生活一直很清贫。” 陈福江说。
结婚多年,张大庆一家过着简单的生活。张大庆每月工资不到3000元,加上妻子的工资,要抚养儿子、张大庆年迈的父母和先天聋哑的哥哥,以及残疾的嫂子,基本没有什么积蓄。(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