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能与不能──兼评九月十一日美国发生的恐怖事件
近代科学已经走过了三百多年的历程。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科技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深深地并继续地改变世界面貌。①美国是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代表着当今世界最高水平。早在1969年宇航员就成功地登上月球,最近试验布置的NMD和TMD导弹防御计划,其精确度以米计算,其克隆技术在不久的将来能成功地复制人类自身如果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话。科技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扮演了万能的魔术师角色,以至在美国人的生活中相信科学、崇尚科学、迷信科学成为一种时尚。然而也正是美国人所崇尚的科学给美国人带来巨大的灾难。九月十一日,恐怖分子用劫持的四架飞机,分别撞上世贸大厦、五角大楼、国会大夏,到目前为止已经造成近万人的死伤,而这个数目是美国自越战以来的最大伤亡数字。这次恐怖事件对美国民众的精神和心理伤害更是难以估量。不能不令整个美国人为之震惊、沮丧和茫然。
美国人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的飞机,使人类实现飞翔蓝天的愿望。这一科学发明足以令每一个美国人感到自豪。而恐怖分子所用的工具也正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飞机本是人类科学文明的产物,怎就成了恐怖分子手中的破坏工具?假如莱特兄弟泉下有知,对此事他不知如何感想。美国借助科技,构建了高度发达的谍报系统,中央情报局更是世界知名,竞然对恐怖分子的破坏行为毫无觉察。美国的高精度导弹为何对恐怖分子手中飞机无能为力?恐怖分子竟然不惜生命采用同归于尽的方法制造恐怖事件。这一切恐怕远非用科学原理能解释得清楚。因而全世界人民,特别是美国人民有必要对科技的能与不能进行反思。
一、科技给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却无法填补人类由此而来的精神荒漠
科学一词本是泊来品。在五四时期流入中国,其英文是Science,根据牛津英汉词典的解释;其涵义是通过观察和测试手段收集资料、获得知识。技术是指用获得的知识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科技的特性之一是它的征服性。科技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以斗士的风范向传统挑战,向未知世界进军。我们古人也曾纳喊出“人定胜天”,其立论基础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自然,动物皆为人所役,是上天赋予人类的财富,人类的征服欲望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增强,如今的地球再也没有一块世外桃源。无论是南极还是北极都留下人类活动的足迹。而且人类已把他侵略的触角伸向广袤的太空,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亲近之心,对动物友爱之心,对弱者怜悯之心,随着科技进步已荡然无存,科技愈进步,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愈显得平乏、荒芜。因为这时的人已被物欲充塞,已没有心灵空间来容纳宽容、忍让、恬退之心。美国科学家贝利曾说“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兴趣不在于对错,是善是恶而仅在于是真是假”②。这就是不少科学家所信奉的价值中立原则,科技关心的是发现未知世界,开发已知世界,而对人类的精神,道德世界则漠不关心,由此引发科技愈进步,人类精神愈空虚的不和谐现象。
二、科技树立了自身的权威,同时又侵蚀其它权威
西方世界普遍认为,近代科学是公元十六世界基督教发生分裂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说宗教并不反对科技,关键在于科技削弱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使人类对信仰产生重大转变,由信上帝变为信科学。科学试图创立新的神话,试图去诠释一切现象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力图使人们相信科学是无所不能的,能使人上九天揽月,五洋提鳖。目前科技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这样就反过来使人们更加坚信科技是万能的,是当今世界唯一的真神。有人说科学世界是除魔的世界,除了科学别无权威。这样科学的权威立起来,而宗教、道德等其它权威却倒下去了。可以说布鲁纳的死是宗教与科学争夺权威的结果,那么九月十一日美国发生的悲剧也未偿不是这样的结果。
如前所述科学关心的是真是假,它以效益和利益为基本原则。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科学思维特点之一,是它的功利性。科学也以除魔世界之后的权威自居,试图用这种功利性思维模式去解释一切现象。不过用这种思维模式就很难解释九月十一日美国发生的恐怖事件。据说制造这次恐怖事件幕后操纵者,最大嫌疑人是本拉登,本拉登有几十亿家财、放着亿万富翁不做,放着人间富贵不享,偏偏要做一个提心吊胆防止美国抓捕的恐怖分子头目,这对他有何效益和利益可言。科学思维特点之二是在定量分析基础上精于计算。恐怖分子自杀性的撞机,干着那种损人不利已的活儿。恐怕是任何高等数学和解析几何所解剖不了的。这就证实了用科学去诠释人类生活中一切现象是行不通的。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科学世界在除魔之后,还须有其它权威来点缀,那就是宗教、道德、法治……
有人说,基督教是西方科技世界的一贴解毒剂,宗教、道德功效在于引导人们向善,对自然,上天产生敬畏之心。人的本性之中具有善恶两端。其为恶一面全靠宗教调控、道德约束。由于科学力量日益强大,道德、宗教对人性制约功能大为减弱。如果把人性之恶比喻成一匹野马,那么道德宗教就是羁束这匹野马的缰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如不能重树道德、宗教权威,使科学、宗教、道德权威保持合理比例平衡,那么九月十一日的恐怖事件还会在美国重演,也会在世界上其它国家发生。
三、从日常话语看科学霸权:科学真的那么管用
科学、科技在当今世界是个非常时髦的词,似乎凡是跟科学沾着就是有理,并且是理直气壮。这一点只要我们稍稍留心一下人们的日常话语,就不难证明这一点:当两人发生争论时,一方会说:“我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似乎有科学根据的就是正确的,以至人们喜欢为自己的理论、道德、宗教贴上科学的标签:“科学经济学”“法律科学”“科学社会学”以至人们形成这样一种定认;只要某一学科或某一门理论被贴上科学标签之后就是战无不胜,所自披靡的学科。贴上科学标签之后的理论那怕不是科学也成了科学,甚至如歪理邪说之类的法能功也喜欢与科学结姻,李洪志正是借助科学的旗号迷惑了一大批无知的信徒。
针对这种现象,人们不禁要追问,贴上科学的标签之后,社会科学就真是那么管用?人们的日常生活真的那么遵循科学的功利,效益原则去行事?现在有一门学科叫“犯罪经济学”;认为任何犯罪都是有成本的。试图用投入和产出的原理去诠释犯罪现象。问题是这种诠释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有的犯罪分子为了二、三元钱,一把板斧连伤几条人命在中国也曾发生不止一起。犯罪分子为了几元钱冒着被砍头的危险而杀人,真的就符合科学的效益原则,经济原则?这样的事更足以说明人文学科本无规律可寻,只是在科学世界除魔之后,科学过于强大,人文学科为了在这强大的科学世界里求生存,图发展,只好违心或媚俗地贴上科学标签,以掩饰其理论上的浅陋或不足。
四、人类在科学世界是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
千百年来,许多先哲一直探论人类与自然宇宙天体的关系,德国著名的诗哲:诺瓦利斯曾言:“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着家园”中国古代的老子和近代的托马斯就是其中的代表。
人类要在未来科学世界更好生存,最起码要做以下两点:
(一)敬畏自然,承认人类的无知
万物生于自然,归于自然,自然之道是万事万物的根基,中国的老子认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之日大”③。老了认为“大”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④。一个意味久远的“大”表露了作者对自然无限敬畏之心。人在广大永恒宇宙面前,其生命是短暂的。只不过是天地间的一瞬;人所占的空间,与广袤无边的宇宙来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耳,从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内容来看,尽管我们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借助科技手段认识越来越多的宇宙和自然的有关方面。但随着我们知识圈的扩大,它所外切的未知领域也扩大了。也难怪我们古人感慨“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宇宙、自然总有神秘的领域等待人类去探究、去发现,人类也正是在这不断探究、发现中成长起来。人类永远无法走到知识的尽头。人类对自然、宇宙的正确态度是:既承认自然的神秘,在心理上保持敬畏,同时又不懈地追求;既自信又谦卑,也就是《易经》里说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二)在承认科学权威的同时,重新确立:道德、宗教、法治权威
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在说话,那么这个世界肯定不是一个民主的世界,更不是一个和谐的世界。近代科学是起源于西方,但它的家却是整个世界,“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已为整个世人所认同,但科学不是万能,人们需要科学知识为人们带来物质财富,但人们也同样需要宗教、道德,来抚慰他精神上的家园。人们更需要法治,为生活提供一套有序,稳定的规则。古罗马人认为“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试想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善心和公正。那它还能叫人类社会吗?。人类社会要能和谐有序地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权威,也需要道德、宗教、法治权威。因为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都起着独特的功能,谁也不能替代谁。
相信这一点:多极世界总比单极世界完好,多种声音总比一种声音动听。
这不,阳光还是七彩分层的。
注释:
①《人民论坛a>》(京)2000.12.10-13,路甬祥,文《科学改变了世界》。
②《贝利·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38页。
③④《老子》第25章;14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