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唯一 发表于 2009-2-7 17:11:59

从信用制度建设谈执行难

  执行难是上个世纪留下来的一个遗憾,也是新世纪我们必须首先解决的一道跨世纪难题。在探究执行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被执行人有意规避法院的执行,这是产生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实际上反映了市场主体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的相对缺失。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无信不立”的古训在华夏大地传诵千年。然而,曾几何时,世风日下,这一古训似乎为人们所淡忘。“骗一把,是一把”、“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欠债的是爷爷,讨债的是孙子”等民俗谚语,成了现在民间文化和社会道德的真实写照,“赖账逃债”在某些人看来成了一种“时尚”。
  在笔者看来,这种信用制度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长期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实行的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成员基本上还是“政治人”,而非“经济人”。“重人治,轻法治”、“重农抑商”的现象普遍存在,只是在一定的区域形成了一些商事习惯和商事规则,而且这些区域的人们更重视的是内在的道德约束,远远还未形成一种全社会都遵循的游戏规则。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显得无所适从。其次,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中出现以金钱为价值的衡量标准,“一切向钱看”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许多人在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以后也没有受到相应的惩处。这种情况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固守的信念也开始动摇,在经历了一番动摇和徘徊之后,抛弃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古训,走出了寂寞的书斋,听命于现实的游戏规则,为我国的无信用状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知识界的世俗化,导致社会思想的混乱。再次,信用观念的弱化和信用体系的残缺是计划经济的后遗症。计划经济否认企业对财产的独立所有权,个人除了家庭生活必需的财物外也不能拥有其他财产。在我国,曾经把“一大二公”当作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特征,政府机关可以随意调拨企业的财产。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和个人的劳动成果不归自己所有,劳动成果由组织计划经济的官僚体系进行分配,人们都在为别人劳动。同样,企业、机关和个人的投资、消费也是由“国家”通过官僚体系分配的,企业、机关和个人花的是别人的钱。“为别人劳动,花别人的钱”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经济体制下,是没有信用观念和信用体系存在的基础的。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理论上完全排斥商业信用的存在,制度规范上商业信用是非法的;银行信用被压制到最低的限度,银行的惟一功能是办理结算和吸收少量存款,而银行资金的运用则完全由国家计划部门的官僚体系支配,作为“国家资金”分配给国营企业使用。我国是在实行了近三十年计划经济,造成信用观念极度淡化,信用体系近乎消亡之后,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的部分被执行人规避法院的执行是受这种风气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普遍走向市场经济,国民经济实质上也更多地体现为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必然发展到信用经济阶段。因此,社会道德风尚的不断纯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势在必行。
  一是要加强全民族信用意识的教育,提高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要积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人们的诚信意识环境,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继承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同时借鉴世界各国信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另一万面,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要通过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诚信教育,使其成为全体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操守。要充分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大众传媒手段、精神文化产品积极宣传诚信的观念,在全社会树立讲诚信受尊重,不讲诚信遭鄙视的文化氛围,逐渐确立全社会人人讲诚信的良好风气。
  二是要建立和健全个人信用法律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只有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下,信用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必须加强信用立法,建立一整套个人与制度信用相适应、相配套的个人信用法制体制。应针对维护个人信用机构的债权与保护个人的相关权益如隐私权的矛盾,制定个人信用资料保护法,严格规范信用机构从业秩序和人员,严禁违规操作。
  三是要建立严格的信用监督、奖惩制度。要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一定要加强社会的广泛监督,这里的监督包括法律监督、部门监督及舆论监督等。同时,要制定和推行使“失信者”代价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a>,让不讲诚信的人受到惩罚,也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给予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和个人较优惠的存、贷利率,以及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上的优先权利等。
  四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国际规范的信用机制和制度。诚信作为一种品德,主要靠个人的修养和教育,但是诚信建设光靠自律及个人的自我约束、个人的良心是不能达到目的的,特别是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因此,诚信的形成应该依靠一种他律的外在推动力,即借助制度化管理。目前我国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信用制度,这个制度要让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付出沉重代价,直至名誉扫地。在这方面,上海、广东等地已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如汕头就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企业信用信息网站——汕头信用网。
  解决执行难问题,需要树立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打造中国的“诚信文化”,此项工程虽非一日之功,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的氛围,提升全社会的信用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日臻完善、健康发展,执行难问题也将早日解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信用制度建设谈执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