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院:三大举措取信于民
打造司法公信力是全国各级法院着力突破的一个难点。近年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抓好审判工作为基本点,创新多项制度服务群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审判大要案勇担司法反腐先锋
2008年3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在市二中院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巨
贪周良洛的服法,被喻为中国政府打击腐败的一记重拳,彰显了司法机关惩治腐败犯罪的决心。
北京二中院每年都要审理一批广受社会关注的大案要案。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吴振汉等高官,先后站在了二中院的审判席上。
司法是打击腐败的重要力量,北京市二中院堪称司法反腐的先锋。该院总结出版了《大要案汇编》,为大要案的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经验在全国法院审理刑事大案要案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重点介绍。
阳光审判让老百姓对司法更信任
一台摄像机对准三位审判员,一台摄像机对准原告,一台摄像机对准被告。在法官主持下,原被告双方辩论有序进行。这是北京二中院一场庭审时的场景。“现在老百姓看二中院的庭审现场节目,就像看电视剧一样,都是身边发生的事。”一位到二中院采访的记者说,“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二中院的阳光审判让他们对法院的司法行为产生了信任。”
去年6月上旬,中央党校第43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30余人到北京二中院旁听了一起行政案件审判。不少学员认为,通过旁听案件审理,亲眼看到了庭审全过程,庭审程序清楚,案情证据明白,这样审案让人信服。
二中院在全国率先建立的案件电子查询系统,从立案开始到执行结束,实行全程公开。案件在哪个庭审理,案件审理法官是谁,审理到了哪个阶段,执行进行到什么程度……在二中院接待大厅,任何一名当事人,都可以在触摸式案件查询系统上,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公民旁听开庭宣判管理办法》、《落实公开审判制度操作规范》等规定的出台,推动二中院进入阳光审判制度化阶段。
二中院还专门制定了《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为当事人答疑的规范》,在裁判生效后,针对当事人对裁判提出的疑问,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方面,阐明裁判程序的合法性和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增强裁判的说服力。
司法为民塑造首都法院新品牌
为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二中院专门出台了《案件评查制度》,从2004年至今抽查各类案件8200余件,推行了《案件回访制度》、《法院开放日制度》,建立了《院、庭长接待制度规定》、《特邀廉政监督员制度》,制订了《案件督办卡》。评查中,案件的差错率以及改判发回率、信访投诉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多年来,二中院在便民措施上力求人性化:设立“民生案件立案窗口”和“温情谈话室”,实行“民生案件定期排查登记制度”和“涉及民生案件信息报送制度”,对涉及重大民生案件实施全程监督、催办,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简化、便捷、保全、救助”制度。
导诉制度、诉讼风险告知制度、繁简分流制度和小额诉讼速裁等便民制度, “一站式”电子档案系统、上诉案件自动查询系统,安排值班法官面对面地开展引导、咨询和答疑等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开辟快捷、便利的无障碍立案、诉讼、快审快结通道,为未成年人开设假日法庭、“全天候”帮困助教服务……无微不至的便民服务让当事人感受到人民法院的细心关怀。
二中院还在全国法院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及时救助在穷尽司法措施后仍无法解决问题的当事人。对于实行司法救助的案件,该院还开辟绿色审理通道,快速送达、设立、执行、回访,及时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刘邦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