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76|回复: 0

从副省长雇凶杀妻拷问“官德”底线

[复制链接]
M记 发表于 2009-3-3 19: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副省长雇凶杀妻拷问“官德”底线
/ {4 R1 I+ ]# T  近年来,官场如同一座活火山,不时有惊人大案喷发。在反腐风暴下,一个个贪官污吏因经济犯罪而倒下,百姓也已经见怪不怪。倒是另有一种景象,十分令人触目惊心,那就是官员实施暴力刑事犯罪的越来越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一些官员为一己私利,不惜冒着掉脑袋的风险,重金雇凶,夺人性命,手段如同黑社会一般。新近公布的河南省副省长吕德彬雇凶杀妻案,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见金羊网,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6/22/content_925839.htm)。
5 H3 _; m$ q+ S  应当说,近几年来,官场屡发雇凶杀人案,已不是什么新闻。稍远一点,有安徽省芜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其东雇凶杀死情妇案,山东省水产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程震雇凶杀害举报人夫妇案,安徽省萧县交通局局长李志强雇凶杀死情妇案,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规划局副局长徐建设雇凶杀害局长案等。稍近一些,去年以来,就有呼和浩特市南地公安分局局长粱冠中杀死情妇案,云南省昌宁县县委书记杨国瞿杀死情妇案等。最新的,也是涉案官员职位最高的,当然就是上面提到的河南省副省长吕德彬雇凶杀妻案。: f3 V0 U, y2 b* v
  作为官员,特别是像吕德彬这样级别的高官,居然不惜铤而走险,走到雇凶杀人这一步,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细究他们的杀人动机,无非是图晋升,如副职杀正职;保官位,如杀害举报人;甩感情,如杀妻子、杀情妇。应该说,多数情况下,既非不共戴天之仇,也非你死我活的矛盾,并不存在除此而外、别无选择的绝境。此等嫌隙,何至于要将对方从肉体上加以消灭?他们在出重金、雇杀手、害人命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到天地还有正义,人间还有国法吗?$ l/ N+ W8 T( u$ M* B- [& N* l$ o
  这些官员,受党和国家教育多年,论文化、论能力,都属相当不错。特别是吕德彬,是文革后第一批中国赴美留学生,又是博士生导师、农业科学家,高级干部加高级知识分子。这种地位、身份,居然与自己的博士生、担任河南省新乡市副市长的尚玉和密谋雇凶杀妻,实在是糊涂发昏达到了极点。何以使然?依我看,是权力作崇。权力使他们扭曲了人性,沦丧了道德,并给了他为非作歹的胆量。试想,如果吕德彬不入官场,依然是个博士生导师或者副校长,何以会有今天雇凶杀妻的疯狂?
' a2 ?8 k: u2 J  [" `  从弄虚作假、包养情妇到贪污受贿、卖官鬻爵,进而发展到为达一己之快,不惜勾结黑恶势力雇凶杀人,让我们看到了"官德"的步步失守,直至跌破底线。古人云"政者,正也"、"为政以德",今天提倡"以德治国",都是强调为官者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官员有德,方能善待权力、服务百姓,营造一个公正、正义、理性、负责的社会道德环境。一旦"官德"失守,就会带动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所以,大力强调"官德" 建设,在今天可谓恰逢其时。9 k3 F7 j! ~3 s: v2 H/ j
  吕德彬一案,再次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重建"官德"已属刻不容缓!没有良好的"官德",就谈不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更无从构建一个和谐的法治社会。
: ?! s& @. K3 ~1 V3 z  I4 ]% J9 ~. B! @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6 18:30 , Processed in 0.0705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