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230|回复: 0

官员财产申报立法更需要智慧

[复制链接]
雪花飘飘 发表于 2009-3-5 21: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别报道]“两会”法眼


“目前有关公务员财产立法的问题,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如此表示。此次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法》的议案,更引人注目的是,此议案还附了一份6000多字的法律草案。这已经是他第四次提出关于官员财产申报的代表议案。

在我们期待两会“炮手”出现的同时,这些矢志不渝的“机关枪手”一样值得我们重视。“炮手”人选年年各异,“炮弹”大不相同,而“机关枪手”岁岁发射同样的“子弹”,只为了一个锲而不舍的目标。在推进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的进程中,和韩德云相似的,还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他在2005年和2007年连续提出“关于建立党政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议案和建议。在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生涯最后几个月,王全杰征求民众意见,起草了“关于将官员收入申报制度改为财产公示制度的建议”,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的前六天,呈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两会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将日常的民意搜集与调查集中反映、决议国家重大事项的机会。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在民间呼声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有目共睹,如果这样的声音尚不能传达到上层议事机构,那么代表委员们的虚置率之高也是显而易见的。

2009年伊始,地处西部边陲的阿勒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为他们如期兑现了去年5月25日出台的《关于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在廉政网上对领导干部进行了个人财产申报公示。一时间,赞扬声与质疑声同行。千名官员在收受礼金栏的“零申报”,以及房产汽车等“秘密申报”,无疑都不是能让人信服的申报结果。日前,阿勒泰地区纪检委书记作出回应:发现有部分官员存在虚假申报财产的情况。应当说,这样的结果是可以预料的,官员财产公开全国上下争论了十几年都没全面落实,足以说明冰封之深,作为首次“破冰之旅”,有浮在冰面上的,但必定也有潜藏在厚厚冰层之下的。值得欣慰的是,之前被批“必将流产”、“作秀”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并没有让人失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表达了对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看法:“我认为这个建议是正确的,我们说要实行政务公开,也要对官员的财产收入实行公开。当然,这件事情要做得真实而不走过场。”领导人这样的表态无疑坚定了要“走下去”的决心。针对阿勒泰官员对财产公开“犹抱琵琶”的现状,韩德云在他的法律草案中提出实行“3年豁免期”,即在3年的过渡期内,申报对象主动上缴以前的全部违法违纪收入,可按条例一律豁免纪律处分,并视情况相应减轻、免除相关刑事责任。反之,则给予从重或加重处分。虽然以上条款的具体操作仍有商榷空间,但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持续受到阻力、争论十几年仍步履蹒跚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豁免申报人的法律责任,只要豁免范围及标准合适,就有其积极意义。预防腐败、官员财产申报立法,以我国国情看来,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如果不顾现实,进行理想化的制度设计,结果往往只能一厢情愿、事倍功半,必然导致“走过场”的出现。(洪丹)

官员财产申报进行时:
·
浙江嘉兴公示18名干部的“隐私”接受监督

·
重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设公务员财产申报法

·
安徽省17市检察长首次公开个人和家庭财产信息

·
政协委员:拟提拔的干部要先公示其房产详情

·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纪委书记详解收礼零申报
·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终于“亮相”
·阿勒泰干部财产被公开
少数人在京沪购房
·
新疆阿勒泰: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如期网上公示

·
浙江慈溪官员财产公示 大多官员都有2套房2辆车

·官员财产申报
专家认为慈溪比阿勒泰“更进一步”
·
浙江慈溪700多名副局以上干部将公示“隐私”

·杭州领导干部今年起要如实申报财产
严查“裸官”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26 10:41 , Processed in 0.0758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