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就是上帝,如今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这句话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在作为高端消费品的汽车及其附属行业内,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事情依然屡见不鲜。
, p W, K- H9 Z, j: C4 ^
7 o" S3 C: m8 w; d% v+ R- ]
/ v+ o- z" q S) C( X: O8 n [b]盲点一:举证难,鉴定更难STRONG>
8 L1 ^1 X8 J4 Q+ j% ?0 S' l& q/ M; m# O+ L5 d4 H; y
4 a. B& m9 b( X* i7 c4 i- h 一位车主驾驶某品牌越野车在时速50多公里时,左转弯翻车造成左胳膊截肢。她为举证花费了大量财力、精力,均无法证明是汽车质量问题而导致了这次事故,直到从网上查询才得知在美国进行的这种车型试验中,发现存在设计缺陷,她才得到有力证据。. x+ q$ e( a& G; Y; o ~
' {' J, x' |# M6 C4 ~* ?
; ], F. A( r# w# C
按说,车辆出现问题,消费者应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举证难”是消费者面对的第一道坎。由于汽车系统的复杂性,许多消费者缺乏汽车消费的专业知识,有的甚至根本不懂车,所以,无法像分辨其他商品一样对其有个基本评判。因此,维权困难也就不奇怪了。2 n+ B3 b/ }4 _. d, _8 q5 x) g) m
$ r4 ~$ S$ |- n& N/ S7 `1 O+ A
& k; D& ? }# M" f8 y1 N' u h 发生车祸后,即便行车的所有操作都是正常的,也很难举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证明是由车辆的本身原因造成的。而如果消费者车辆的一个部件因为损坏刚修理过,但由于修理单位以次充好而造成交通事故,那消费者就必须证明两点,即首先证明在该单位修理过,其次证明造成此次事故是因为修理质量问题。而事实上,拿出修理单据对消费者来说不是难事,而证明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车辆问题却非常困难。因此,这样的举证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难以操作。
- m" \# M6 ^: S) C% r6 P; T3 _7 {. E, A8 |& Q& g
- {! S! u3 d' u8 n1 M2 S. t5 j; K% o
而与举证相比,汽车质量问题的鉴定更让消费者头疼。一旦消费者和厂商较起真来,鉴定汽车质量的好坏,就变成了一个难题。厂商说的很有道理:要检测,可以一起到权威部门去;而鉴定部门也有难处:厂商得提供真品的样本或者数据才好鉴定。消费者则说,如果这个产品是很多年前生产的,消费者已经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同款新车,就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样品,而厂商提供的样品和数据又是否能够真实客观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难题使汽车质量纠纷的解决在这一关就卡住了。/ [# d. Z8 @% R( M8 B
" m5 Z4 _& @5 Q/ [4 k% }, L3 s! [# m" t9 \& g+ D) K* G
[b]盲点二:权责不清 难有结果STRONG>0 |! G; J' `7 V
; A" x9 `, m8 ]: P8 n% P
0 q: ]3 Q0 B R0 V. _: g: j# _ 郭先生花68万元购买了英国某公司生产的一辆豪华汽车。该车行驶到4089公里时,在正常驾驶情况下,转向拉杆突然脱落,汽车行驶方向失去控制。他将销售该车的上海某公司告上法庭。被告却认为,公司不该是本案第一被告,原告不能把生产者扔在一边,只告销售商。
9 M9 b# h1 F( j& i' B
( g) @7 b c7 Z3 r. Q# u; \
4 }8 ^; ]5 W& i$ R 然而,如果起诉作为生产者的英国某公司,要通过外交部送达法律文书,开庭的时间起码要推后一年。5 ]6 R+ _6 C# V' }: ?
H; ^' z8 |% j5 E; _# T+ r- s) T
! Y9 q' }3 ]0 D2 h 此案说明消费者、销售商、生产厂家三者之间在商业行为的过程中,责、权、利往往不明确。现行的相关法律虽然有些规定,但实际操作起来存在困难。所以,很容易造成各方互相推诿,将问题踢来踢去,而消费者最终投诉无门。1 v2 z2 q- [5 O) Y; X9 B+ ?
" ]6 W D5 n& D t
% X4 N6 o& f' ^( n
而进口汽车更是涉及跨国诉讼,其中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非常大,车主一定要有耐心。因为让一家外国公司知道中国有一位用户在起诉他,通过外交途径最短时间也要半年,这还只是让对方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至于何时有结果,只能耐心等待。
9 z6 c W$ `/ Y$ M* p* r7 N
3 d \+ C8 B6 ^" ]2 B: m6 i8 s: R. E( | c. v
[b]盲点三:法律法规a>缺失STRONG>) B1 O- P5 n( X5 E6 {
( n9 @8 Q3 p5 x' d( L. b
+ ~- \" q! Z6 O0 E
张先生在是2003年买的轿车,第三天就发现门打不开了,他到特约维修站修好后没多久,接着差速器、里程表也坏了,又去修。后来又换了变速器总成、后桥总成、消声器总成,还有传动轴。从买车到现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他跑了很多次维修站,而从家到维修站往返需要30公里。有时厂家的配件迟迟不到,最短等了20多天,最长等过两个月,他现在一提起修车心就烦。更何况,如果这辆车在半道上出现刹车失灵、抛锚,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来负?他不想再修了,想退车。* e5 {) G# e! ]- ~% a
2 ~) b3 f- H7 R% f1 }8 v
, o) N8 L( U6 _; C" k6 f
汽车销售处的工作人员告诉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如果国家明文规定如家电有三包规定,按照国家的法规来执行,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就按照相互约定,实际上也就是保修手册来执行“三包”规定。那厂方的“三包”又是怎么规定的呢?包退:在7天之内,如果汽车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如大梁断裂、转向失灵、刹车抱死等)。包换:在15天之内,如果汽车出现了重大的质量问题。张先生认为,按照厂家的“三包”规定,退车的条件太苛刻了,如果符合这样的退车规定,那肯定是要出大事了。
5 D$ C' F" n% F; W
- T! C$ @. A8 P9 m
6 y( X! C; n# r: H3 ]6 U5 A 汽车消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a>滞后和缺失是造成像张先生这样的消费者维权艰辛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