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334|回复: 0

法官心累

[复制链接]
AK47 发表于 2009-4-19 17: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下,法官叹累!案件量大类型多,人手少,白天开庭,晚上回家写判决书,休息日走访当事人,快节奏超负荷工作,体力和脑力严重透支,一天下来精疲力竭,致使有的法官累倒在庭上。其实对法官而言,筋骨累不算累,承受沉重的心理压力,劳心损神,那是心累,心累才是真累。
" \* `9 D0 z6 W  {7 D1 e/ }; i7 Z/ e' r  `8 y: I

& j% N; u. ]% Z4 I( b- K8 u3 T  l  担心“发回”、“改判”和“再审”。本来那是正常的诉讼程序,法律设定的审判救济方式。但是,行内很忌讳,行规很苛刻,以此作为考核“审绩”的重要依据,设定了严明的奖惩。一旦年内身背一例,不仅丢面子,而且丢“票子”,全年几乎白忙。处在基层法院,“审限”之下别无选择,只能快立速裁,每个法官一年要办二、三百件案子(最多四百多件),难免不被“发回”、“改判”、“再审”。因而,法官自嘲:念完判决书后,着急的不只是当事人,还有法官。. o6 p& M  m4 \9 ^8 F4 {
0 U8 t, x/ z# X2 N

- m6 D7 |4 p/ U4 x  生怕“隐性评比项目”落后。除了审判业绩考核之外,还有诸多的与审判关系不大,甚至根本不占边的“隐性评比项目”,对法官足以有负面影响力。如扶贫帮困、公务员考核、文明窗口评比,以及名目繁多的达标验收,甚至有的还有招商引资指标。诸如此类,法官及法院的领导一项也不敢怠慢。此外,涉法上诉率、调解率、论文的用稿数、同期结案数、诉讼费a>收取数等,虽然与法官的“审绩”不直接挂钩,但是都要公布或讲评,与年终的评优、评先必然有联系,这给法官以无形的压力。
& x* j" h: H% F' r' j/ ]0 C0 f3 q8 j
! m4 E. T, W( P7 g* e7 P0 r: v, ~, M  T+ @& [8 X0 ?
  顾忌上访、聚众闹事和人身遭到攻击。案件易判,结果难料。由于当事人的素养、心态和动机等因素,判决后可能出现上访、聚众闹事,或以死相威胁等极端行为。这些结果的发生与判决的公正性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承办法官却难辞其咎。因此,就算案件办的天衣无缝,也不一定太平无事,法官要承受莫名的压力。除此之外,有的当事人在诉中、诉后恐吓、威胁、报复法官已屡见不鲜,法官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已成为“高危人群”,这不能不使法官心犹不安。
; P+ O9 g! e+ N$ O8 `& l& \1 X. s  V0 A, [7 t) Q

5 ]# H" `! C  X2 [  不仅于此,还有来之人情、权力对法官的压力……. K* b- l2 B5 }& @$ S5 e
; R1 _4 c% @5 ^  W

3 W# g# n( a% E  B- S0 o+ d" Q- r' a  一个安静的办案环境和宁神的心境,是法官给予当事人公正的客观需要。“公正与效率”是评判法官业绩的唯一标准。推进司法改革a>,应当清除不合理的条规,剥离不适宜的评判标准。希望给法官减压、减负,多给予一点关心,少一点不必要的打扰,卸下他们的心理包袱,使他们轻装走上审判席,静气凝神执法,一门心思断案,充满自信辨法析理,泰然无虑敲下法槌。?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26 14:37 , Processed in 0.0808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