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690|回复: 0

江苏高校法学院系招生情况独家披露

[复制链接]
fCSAuJFI 发表于 2009-6-2 20: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 `) E; r9 t9 l
: M. W2 U  D% E1 O) I4 g" @2 d, X
  2008年高考成绩昨晚接受考生查询,填报志愿又成了考生和家长面临的艰难选择。2008年高校法学专业招生情况如何?法学专业是否仍然是考生和社会关注的热门专业?本报约请省内8家著名高校法学院院长谈招生情况。同时刊登记者对高校法学院系的调查情况。据悉,各高校的法学专业招生人数有升有降,法学专业已经降温,但仍然被看作是未来热门的专业。9 y/ y9 B: O' f' S5 p6 R: X" O* D

! k0 B4 u% a# x- o  [b]八家法学院院长谈招生FONT>STRONG>
/ g/ E7 P, p6 {( m* f, _- _
7 w$ {  q+ r4 |9 a. \  [b]南京大学法学院STRONG>
* w- g& T& p$ ?9 b3 j2 C1 R% C" H' l
  ★院长如是说3 Z+ W. n/ I! Z/ e
; h- h& t- X; N  f5 H
  南京大学是直属国家教育部,首批进入“211工程”、“985工程”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已发展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茅的一流大学。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是原中央大学法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被撤销,1981年恢复法律系并招生。1994年由法律系变更为法学院。" m/ n0 i, D5 X! D! X& }0 l; d- w
+ {9 b, b* C1 f5 t0 z
  南京大学法学院设有中德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律案例研究中心、亚太法研究所、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住宅政策与不动产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法研究所、经济犯罪研究所等七个科研机构和南京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劳动法律援助中心等。中德法学研究所是南京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的国际性法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实体,联合培养研究生,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的成果。建所以后,先后有德国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劳、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多名德国政要访问该所。
4 j1 T& ^( ?0 x4 n: ?; U8 a# I/ T3 r
2 w  e4 o/ v: R' r2 l( X7 x0 Q  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社团活跃,在一些最有影响的大学赛事中,法学院学子均有优异的表现,先后获得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冠军、第三届中国“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辩论赛冠军、第二届、第五届“理律杯”全国模拟法庭竞赛冠军、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中国选拔赛一等奖。
4 g! r' G+ K8 j" t  L5 a; Y5 ~4 ]# Q9 c  U- x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学人才a>的大量需求,提高法学学科建设的水平,南京大学已将法学确定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学科。" h' [' o3 c2 f: U3 Q

2 Q3 ]9 `. r+ V: `3 T5 ]' U  ——院长李友根
# z" J/ r" I* _  y5 U9 L) `/ u0 U, c1 c+ I
  ★实力大展示
8 h1 b$ ]# ]# K' Q7 Y7 ], k/ W, y; U
: Z" O, C# m- ]  师资力量:南京大学法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83人,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0人,其中取得国外学术机构博士学位的8人。目前在校本科学生533人,各类研究生1212人,博士生62人。4 j9 _# z  w! n! V9 L
+ [: K2 U' G* J1 w/ b! u, }
  招生人数:本科生每年100余人。
/ r& C4 A8 B6 G. O; Y) t+ ?5 ]2 X4 ^" e9 H
  就业:南京大学校友在法律界服务,有所成者甚众。目前南京大学法学院培养的人才a>遍布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司法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业。法学院的毕业生“基础厚、后劲足、能力强、素质好”,深受用人单位青睐。2007年度法学院研究生就业绝对量居南京大学同类学生第二位,本科生居第五位。0 e; |: d' q3 [+ `( {7 `5 M
/ B0 p0 t5 r9 ~* h  X8 P
  [b]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STRONG>4 I% f, c4 \0 V! z
" ~% r! p3 F( u2 h
  ★院长如是说: ~0 ?8 n4 V9 B5 p

+ y0 F. s8 [" q+ z4 F& y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位于美丽典雅的苏州大学老东吴校区,是江苏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a>培养基地。苏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15年东吴大学设立法学院,并以英美法和比较法教学为特色,培养了王宠惠、吴经熊、倪征噢、李浩培、杨铁梁等一大批当代著名的法学专家,使学校的法学教育在当时享誉海内外,获得“南东吴,北朝阳”的美称。1952年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法学专业亦随之并入他校。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江苏师范学院易名苏州大学,同时恢复法学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早恢复法学教育的院系之一。
3 T: ^2 l1 H! v9 E1 a4 ^) j9 X7 Y( N/ r' U' r; g
  2000年5月,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的王健先生重返苏大,参加母校百年庆典。其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资捐建苏州大学法学楼,设立王健奖学金,以推进法学院的发展。同年,学院更名为“王健法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由海外专项基金参与建设的公办法学院。" _% J, C1 E  u% s
8 p+ \4 S. o  A. K2 C; Y1 k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学员在人才a>培养、学科建设和法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院在多年的全国排名中均位居前二十名以内,在中国的法学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 L1 U5 g1 ^0 a1 n1 i2 _) m0 w" u$ T
  ——副院长胡亚球
" Q# Z. D' y$ p
) j; }' t7 ^5 S/ ]  ★实力大展示. A6 u5 f6 a5 `* w' ?) M+ }) C2 w' v' T# H

3 j0 D$ K  l1 P, l7 j+ }6 I6 ?! Y  科研能力:学院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现代政府法律管理”项目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学院教师共出版各类教材和专著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奖励5人次,获得省科研教学奖励40余人次。/ n6 S+ C0 U1 |" g  U* a0 `! B8 o

$ Z  E" O7 s2 k6 J, U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0余位,其中正副教授40余人。在校本科生近5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00余人。自1982年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等各层次法学人才a>4000余人,许多校友成为国家政法部门和法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z8 ^6 f  g8 G4 i8 P

& U9 Q+ Y, y5 j/ f$ j, a% R3 F, `  历年分数:近年来,学院每年录取分数线均高出省控一本线30分左右。其中2005年最低录取分为591分,招收120人;2006年最低录取分为600分,招收121人;2007年最低录取分为616分,招收141人。
- [: a$ y# v% C+ f: h
+ l2 G$ h, }7 ~4 \3 J* s  就业: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国家公务员行列,2008届被司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录取的同学a>达到本届学生的35%。
) p' M* t; B3 ]4 g/ f. _: r
& m  n! D3 a6 }' f$ M4 b  [b]江苏警官学院STRONG>" I1 L  M+ c" |

2 |6 ?) \. {9 \4 K" G) i. K0 S7 z  ★院长如是说
" p% s( |2 b' ]7 o- p$ |
5 `% G/ A& y+ Z7 M: p* A- Z  江苏警官学院是江苏省唯一一所公安政法类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建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6月创办的南京市公安学校,1953年8月更名为江苏省公安学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8月,在南京市安德门复校,经批准招收大专生,举办大专班。198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是全国第一所公安专科学校。1998年9月,与江苏省人民警察学校合并,同时与南京大学联办行政管理(警察管理方向)和法学(侦察方向)2个本科专业(方向)。2000年6月,原江苏省司法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江苏警官学院。2006年6月,经江苏省学位委员会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6 ]+ W& L, \3 A* ^, i6 x

' d! p+ u- h( u# I  复校以来,学院为全省各级公安司法机关培养输送了全日制毕业生2.5万名,成人学历教育毕业生1.4万多名,培训公安保卫干部1.9万人次,已经成为江苏公安专门人才a>的摇篮和在职干警培训的基地。4 M& L% _, s- `+ W+ a, m7 \# x6 S
4 b% x$ E  Z& c5 W: I: [
  ——院长吴跃章
. y0 I. u/ E1 G# ?; o( L. I" e; {  @4 o5 x' m5 I
  ★实力大展示9 S- l3 [: @% m. V' B& I! r
+ p0 `( k0 u/ d' z/ o
  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675人,其中专任教师402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教师14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42人。并先后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安部特聘专家刘耀等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从公安机关聘请了73名高、中级培训兼职教官。* }( i7 ?, Z: k
0 s8 y+ b% u  W1 f7 `. G
  专业强项:本科侦查学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科刑事侦查(现为侦查)、治安管理专业分别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建设点。
1 t4 P  c% C) ], a* R' v! U4 o9 T% b6 [5 N
  科研能力:2002年以来,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700多篇,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56篇,被SCI、EI等国际三大索引收录16篇。出版专著、教材56部。有27项成果通过公安部、省科技厅、教育厅、公安厅的鉴定或验收,20项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金盾文章一等奖、江苏省公安厅科技强警奖等厅级以上奖励。
( ?8 B% V9 I$ A; ]1 b9 P  C' n% t! B8 n0 `5 o

' y6 k( s  g- ~* v4 a
& R) D! q& t; j/ Z& w# w, I  招生人数:2008年招收2000名(公安类1600名,非公安类400名)
) u$ Y4 U$ G( s. \- z( d, X( y! g# Q2 _2 C8 w' s
  历年分数:专科、本科线上20分
, l9 }' n; M' @1 y9 ]3 A0 d! b, S4 G. g0 W7 a9 x: N$ R: T
  [b]东南大学法学院STRONG>* y3 r, D7 k$ E- {3 B  o+ J0 j' H

; z% B; K. }+ c8 h, c% n$ [  ★院长如是说  f: a- S( v  {

$ N% R, `2 s) m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选择法律,意味着将你的人生与国家的兴盛、文明的进步、公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意味着你将成为守护人类正义、自由和权利的使者。
  `  {3 ~* O7 H- `' u1 x4 D2 K' t( ^, f. X/ ?
  以科学名世的百年名校东南大学,虽然法学并非学校最强势的学科,她于1995年恢复法律系,直到2006年才正式成立法学院,然而她同样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她最早可以溯及民国时期1928年成立的中央大学法学院。7 P' \6 p( o. |& `# a
& @5 K9 E% T3 a7 O1 y! \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在这里,已有着同样的法学名师、有着同样丰富的图书资料,有着同样现代化的模拟法庭和电子化的教学设施,更有着同样自由、平等、宽容的学术气氛。% |& t+ m7 l4 K, {  p
# Y5 `6 f6 c! F6 Y2 a
  ——院长周佑勇: s% c& o& }" j  }
$ x7 ^, r" a' E7 K9 d: J5 V
  ★实力大展示- B. }# ^* W3 h7 q* _% Y* k6 p4 b
8 v: o, x# u+ @7 d1 V# d* v. H5 R
  师资力量:法学院现有法学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博士在读1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5人。学科带头人在国内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2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a>培养工程”二、三层次人才a>。, z+ E3 I) U6 ?2 z9 c
3 m8 a: a, ]! N* v2 H9 B7 `( f2 j
  此外,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教授为该校名誉教授。
; J, j7 e& u" \
; a( X4 {8 r& @5 @9 S1 f  招生人数:全国招生名额28人,在江苏招生9人,文理兼招。
- M3 U) [- P9 Y3 E; g/ c& K8 H$ U; D* z# _0 `: f& d
  法学院倡导学生精英化教育,实施小班化教学,并对本科学生根据学习进度设置指导教师。9 W0 o, v/ y# V6 L2 B1 T5 y# n# _

/ a) o+ W% M6 D  历年分数:2007年642分,2006年626分,2005年618分。
' U( n, ?& k! v7 g3 ?9 N+ l4 o
5 O* s/ p4 g9 F! K7 F# f  国内评价(高校排名):最新排名第19位。
# |6 b" G$ q* D1 X. f9 P  }; x2 d# Z& k$ i6 A) P( Y
  科研能力:近年来,法学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6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教育部等课题30余项。: Q  I9 ?- x$ w8 H6 g- f
8 n4 }' r0 @" w- m% N/ q( a
  2006年民间法学高端奖项——首届“钱端升法学成果奖”揭晓,全国共26部作品获奖,我院两位教授的成果分列其中。2007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2008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 d) x/ D. A  o- {& F
; r8 m% A+ }3 I  W; r5 E  就业:据统计,该院本科毕业生司法考试a>通过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历年就业率在95%以上。8 t! p# c( K6 A, X, g) ?7 H8 R( h
4 V3 Y& `% c/ F; F
  对外交流:法学院及其科研机构致力于发展与国内外著名院校的稳定合作关系,为本学科加强关于两岸比较研究、大陆与香港地区的比较研究以及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研究,及时把握本学科海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良好的条件与渠道。
, c. }* C/ b2 d9 w1 u1 r) C! f( ^  M- U, o" u+ u
  生活条件(校区、宿舍等):法学院本科学生与研究生均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就读。九龙湖校区法学院新址设有法学专业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及装备先进的模拟法庭。学生住宿为四人标准化公寓。
: b, }8 D3 h+ B/ o! L% d: ]
# I" O# Q4 x. Z# ?  专业强项:法学院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方向具有特色。教师采取团队式教学,注重案例教学方式。在近三届全校本科生网上评教中,我院两次获得全校第四名、一次第二名的佳绩。0 c* w6 B9 [2 I2 v7 t8 ^* \
5 x/ q7 K* J4 V( G5 {! ^
  [b]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STRONG>
6 |# e# y# R4 t7 o* h6 V7 T* B( m' ]' Y% s/ t, {( {
  ★院长如是说- _& }0 f$ Y* T; U! r
' |8 O1 X" d& U# i4 ?" q
  我们南京工业大学法学系始建于1996年,2006年1月扩系为院。著名法学家应松年教授任名誉院长。相比与一些历史悠久的高校法学院来说,我们法学院虽然年轻,但实力却不可小窥。0 r5 f4 m. d* L+ U3 L; H( ~" T
* k9 C3 S. T/ m' i8 g* C
  宪法行政法专业是我们法学院的强项。应松年、我本人及温晋锋、刘小冰四位教授可以说是长年耕耘于这一领域。
' ^# x+ r& M! D- _$ i6 X+ t
1 P( R& g/ f6 p% C  众所周知,法律的生命在于运用。要使法律的价值、作用真正在现实中发挥出来,从文本走向社会,走向公民生活,就必须重视学生法律运用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学院秉承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历来注重法学的实践教育。学院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和模拟法庭,将其作为学院的教育实践基地之一,以践行“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理念。法学院还创办了法律援助基地,进行诊所式教育,并与江苏省多层次政府法务部门、仲裁机构等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院长杨解君7 ^2 l# E8 H2 J
! p& Q: `) x+ e4 u- L, B+ n6 @
  ★实力大展示:
: T  a1 h! M1 z( [1 V# Q
3 p  D+ N( [/ q* ^, A) v2 `  \+ b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全院教师硕士以上比例为92.6%,其中博士比例为40.7%。在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评选中,学院中青年教师均有入选。
' k3 w; I/ K0 W2 l. E) {
# `3 d5 Z# A& x  招生人数:60人) B/ |- u# [8 B) b3 p6 ]2 l
7 P) p' S/ {$ X5 D' T& b. `! ^
  历年分数:2005年577分,2006年586分,2007年599分)% F- |- d6 J3 ?, n

( L1 g; v7 [! f6 m; I6 \  科研能力:近三年来,学院全体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50余篇。出版法学专著、法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共计15部。
9 T2 C( `$ T& k: S% I
% B' B: W0 X" ]+ v8 e8 z  学院已经拥有一个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点,力争在三到五年内成功申报法理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专业的硕士点,并且成功申报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 x( V8 x8 ]+ y+ ^6 D3 G* X7 R0 ?/ T1 U  e
  学生就业:5年来平均宽口径就业率96.3%。$ W$ m5 w. d4 ^; L8 Z: G

* b/ u1 V1 z# }5 f/ U  校园文化:法学院学生积极上进,学习风气浓厚,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法学院学生参加的中国国际龙狮表演精英赛获第三名;参加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垒球联赛获第一名。
; g/ L1 S7 c  a+ g) m& I. c4 Q6 o$ t9 K. r, d
  对外交流:建院以来,法学院就成功地举办了数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今年5月份举办的海峡两岸行政法论坛a>,并与诸多专家学者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 N7 y7 v6 E  m" k$ o  D6 C
9 o5 p7 B! D. h% [6 N3 a9 U6 j
  生活条件:南京工业大学位于江浦新校区,校院内景色宜人,学生为公寓式住宿,每个宿舍均配有计算机。, L7 M( v$ s4 h5 h
* n3 I: J; |" F' C
  专业强项:宪法与行政法。0 j3 V1 ]# Y0 i  W/ R
, m2 X. m2 c& x: r3 b
  [b]河海大学法学院STRONG>& F- ~" _0 g9 R3 j- }% A5 x

9 y! V! R3 M: {4 W  ★院长如是说) y0 Z$ A0 q  J/ X. o2 V7 g3 ~
  W( [1 @  K- G
  河海大学的法学教育始于1988年,2003年成立了独立设置的法律系,下设公法教研室、私法教研室、环境与资源法研究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教学、科研及法律服务机构。2007年进一步调整为法学院,下设环境与资源法研究所,商法研究所、公用事业法研究所等学术机构。+ H  q  I+ C/ y$ `

8 B, @( ?' E, e- K1 N9 d  ——院长邢鸿飞
2 l" u- q' y  A* }: k% d
3 Y& M. N! Y/ b$ U  ★实力大展示. N) u% @# {, \/ i1 u
- j! b7 o7 e: b/ J; v  S
  师资力量:法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9名,讲师12名;高级职称12人,占教科人员40%;具有博士学位7人,博士在读12人。科研队伍呈现年轻化,年龄集中在30-40岁;学缘结构合理,来源于不同的高等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 o: q; w" J0 ~* j& T/ m# M2 e& [) l2 o) n7 J4 z* f
  国内评价:河海大学法学院在全国法学专业415所高校,属于B 排名128。
# g5 Z  C) R% H+ q$ I, U2 N; O6 A, r4 C5 x- [9 W8 i9 X$ K( g1 v
  招生人数:近5年法学院招生人数如下:2003年103人,2004年108人,2005年86人,2006年117人,2007年78人。2008年法学院计划在全国招收文史类24人,理工类32人,在江苏计划招收42人。
% X! Q! s, [2 d  Q  A9 A. D( `" U1 I0 ^, [( Q
  历年分数:2006—2007年法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如下:2006年最低录取分数为609分,2007年为625分,分数一般与学校最低分数线持平。
7 B8 r  a. |" q; m
# U3 R" _  G& P5 ~  科研能力:法学院现有法学本科专业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三个硕士点。在校本科生506人,硕士生89人。1 e2 v  }0 L8 z4 N- E: Y; s. a

$ A4 k+ |% ^( K# o
  k  \& x( U* l2 T8 X7 N; H  S
  校园文化:近年来,法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部省有关行政法制建设、商法法典化、契约的理论与实践、水法、口岸管理立法、BOT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课题,并在公用事业法、商法基础理论、公司法a>、证券法、刑罚理论、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有关法律问题的研究方面发表、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论著。在科研能力方面,近三年来发表了130篇学术论文。今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会研究会将在河海大学召开。
, j/ T6 k5 p' p9 N3 ?& G' @: J) D
  就业:法学院近年来就业率如下:2003年85.6%,2004年85.3%,2005年91.2%,2006年73.7%。学生适合到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律师a>事务所、公证处)以及企事业单位法务部门从事法律实务工作。
9 Y3 x/ ~! M+ d% H/ s: D- g% M
- f: j) z" }) f' M5 U3 Q7 F  [b]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STRONG>
) y4 z; q. i5 j3 v3 W5 l9 c; \
( ^$ j/ y2 J, v% r+ l2 w  ★院长如是说
: [$ Z: b. [5 A$ B# R
. O# e- G% e6 d  Z& m  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是该校最具办学实力的学院之一。
( Y) w2 j% d- o0 P8 l* X5 p7 V1 Y8 D$ @7 ~9 _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团结奋进的师资队伍。在该院的教师队伍中,一批专家教授在全国法学家和法律实务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现有全国首届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全国十佳律师a>1人,江苏省首届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法学理论”与“诉讼法学”两个学科团队为省级优秀学科群体。+ z# N) Q+ |& K

5 i5 i) W9 p2 I3 b8 Q$ h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拥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法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下含10个二级法学博士点学科)以及硕士学位一级学位授权(下含10个二级法学硕士点学科),是江苏省唯一一家拥有法学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的法学院,也是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拥有法学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的十所法学院(校)之一。因此,该院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a>培养格局。在我院的博士点学科中,“法学理论”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诉讼法学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副院长蔡道通5 F0 S/ f3 w. h% g& V

. e8 Y3 R: T( Y  ★实力大展示
& l* o$ q$ G: w+ r0 u
# V& L1 _8 O' j6 i' |  师资力量:5 F# q8 u) [+ j9 \4 a) n

! ?. K4 m& k; D0 s, I* H# z  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师53人。教师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31人。2001年至2007年我院专职教师共承担57项国家与省级以上课题(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20项。近5年来,在共发表论文710篇,其中核心期刊379篇,出版专著28部。优秀的师资与雄厚的科研实力为法学本科专业实验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w! l( v4 N1 N5 f  m
3 O  `; d* `& w  特色办学:
4 o) L% [& s& c4 L2 _0 [: c
* }/ @6 N. {, I% K( c3 M  普通四年制法学本科人才a>培养模式% r# I( Y: W  i" C+ x! u+ r1 I
( ^; B$ m/ d. o* `
  “跨专业2+2”(国际经济法方向)法学人才a>培养模式
( k* L, X. r  Z( v' u$ l# P% H9 `4 q1 H$ }- G: Z  }; B- V+ D% Y7 ?
  “法学-医学4+2”(医学司法鉴定a>方向)法学人才a>培养模式
) J$ q- T# H: G% m" h) E
3 R' m, m$ W4 O( y9 f  “法学-外语2+2”法学人才a>培养模式
( Y8 d/ z: ^& F& T2 B% J
) o+ {2 F; ?! m1 I. n( l  对外交流:
0 A$ r% \+ \# E3 \) q- r$ w
8 N5 U2 l; g+ j: e  为促进学术交流,法学院曾多次举办国际性及全国性学术会议。
- M: S7 \; C, J/ ]" Z) P2 _  R) d5 R& |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我校与美国排名前20的公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合作,开展了刑事司法学硕士的培养项目。本项目旨在培养刑事司法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a>,对于杰出毕业生不仅授予刑事司法学的硕士学位,还可以保送赴美继续攻读刑事司法学博士。
" d4 u- `$ n9 N: C+ \
4 e0 @, B& z; d9 Q3 O$ v6 r2 S  专业特色:% O" A" V* `% c  r1 F

5 S+ e  @, b% l/ m! g' D. L1 _  南师**学院下设七个教研室,包括:理论法学教研室、宪法与行政法学教研室、民商法学教研室、刑法学教研室、经济法学教研室、诉讼法学教研室、国际法学教研室;并设有六个科研机构,包括: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司法研究中心、民商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中德知识产权研究所、保险法a>研究所。
, j1 b- X* Y; C1 B6 A- ]
9 |: F1 e! `* P3 O  就业:其法学本科生毕业率一直保持在100%,本科毕业生历年就业率维持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每年稳定在毕业生总数的35%左右。
. ^4 d% o9 Y8 I/ [' x( ?, n8 \8 C& z+ G
  [b]扬州大学法学院STRONG>$ W9 b) b  Y8 s
6 R* i9 A# b& l  u. V  T
  ★院长如是说8 ^9 Y% z/ i2 g  v9 A" n$ f# {
1 ~- \# T6 A7 @$ h# ~5 W8 P6 L
  扬州大学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扬州大学法学专业创办于1993年,1995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4年1月学校组建法学院。经过几年的建设,已成为一所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务实创新、特色鲜明的法学院。
8 f# N; T& L' g  R6 i. b3 D) j/ o' P1 p- |. d$ @' t
  法学专业作为第一批校级重点建设的示范专业,2003年通过教育部法学本科专业合格评估,2005年底被评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 h1 k2 r5 J) \# R9 X) s
0 `6 G4 ~/ h' m; ?( R7 x! m  现有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8 d0 i' W: r$ o% U# v4 I$ U+ `: [5 `* H0 L) d/ U& E* L' k
  学院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建成了一个法学综合实验室,改善了模拟法庭的环境,规范了模拟庭审制度;建立了20个见习、实习基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确保人才a>培养的高质量。
$ V& V8 |6 \' y- \& m' n) a) t! S- q/ Y% v2 l) ]+ H$ \
  学院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创造良好育人氛围,探索育人工作新途径。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规划,按照“崇尚公平正义、专业基础扎实、业务技能精湛、身心素质健全、文化素养深厚”的素质拓展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生广受各界好评。——院长焦富民
4 B5 w0 p) ~* z$ N7 F
8 q1 m* v5 f  U% ~2 m- A! h' l  ★实力大展示
+ V1 b( @! o# z1 O8 p* l8 J; p3 _
' |( Z5 J2 B! D: a) x$ s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为11人,硕士生导师6人;教师中博士在读博士近20人。$ p: |2 r# C" ^

4 F2 V  }2 b2 H  M; h  招生人数:2008年,法学院对外招收研究生70人,本科生120人。7 W6 G6 B4 U( T! W, w' ?

- T( t- b* A# o( j: ^( o- }$ W  历年分数:2007年593分;2006年576分;2005年566分;2004年581分。
  K6 J- S0 |" @% |0 g' t% e3 Z4 U. M1 S. }4 W2 N
  国内评价(高校排名):根据最新统计,扬州大学法学院现在全国法学院所中排名第48位。4 I0 y, c/ A; f1 u" ]: I1 K& A
- e( C. z" g# d, ~9 P/ Y& Z4 n1 V
  科研能力:四年来,全院共承担厅级以上项目7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以上项目3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13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CSSCI近百篇。7 W; A/ h6 d% c4 b0 d

6 I0 }9 D1 e8 R" m4 P4 l! ]3 S  就业:近几年来,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 w* I1 [5 O' q' N7 R

. c6 E+ Q' v' o" g, l$ Z  校园文化:已初步形成了法律文化节、社团巡礼月、读书月、法律诊所、民商法沙龙、大学生风采大赛、司法伦理剧大赛、学术小站、名师风采等众多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学院有十余名学生获得二等奖;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
( @$ s6 V, y: ?( t0 c+ i6 C
8 W! U' V$ i* @" [  对外交流:近年来,学院对外交流频繁。先后组织了海峡两岸民法典研讨会、海峡两岸物权法a>研讨会,先后选派教师到荷兰和美国作访问学者。此外,与香港大学和台湾东吴大学多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 A& h! T; c9 V, [& ~# r8 c7 f* M) @7 ~5 g, K( q4 \) g) w5 `
  生活条件(校区、宿舍等):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43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22多万平方米;现有8个校区均位于市区中部,首尾相连;图书馆藏书325万册。
. }5 d4 N* }: Y7 q
0 h( I5 r3 h) _0 W6 O  p+ A  专业强项:学院现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两个校级重点学科,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两个学科招生形式良好,报名踊跃,目前在校研究生已达110余人。
* A. _; k2 L1 H2 U6 o
, m5 E* E7 M3 P9 E/ y8 z; v  [b]透视:法学专业冷热何在?STRONG>FONT>  C+ a# I6 @0 o0 {- I; ?

7 ~1 @- @! g& S" d1 }5 x! B& S
' H; v- s2 i6 i5 g: Z  a& [8 J7 v/ j4 h7 d5 `7 ]1 f
  □本报记者 宋世明 孙敏6 Z* T0 b: Z. o6 K

( S: O1 {2 ?; _- O0 `% s7 Z' R  08年停招公安本科生?
1 r3 v1 ]: Q( G! R8 y7 f$ x" o0 i8 j6 s
  江苏警官学院依旧大热
+ f: ~8 L2 m4 K4 {
5 \6 |5 Y) Z8 \" U$ @/ }  离公布分数还有半个多月,江苏警官学院一位校领导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往年也很热,今年想报考的更多。”他很得意地告诉记者。
' f' b1 K5 e6 c3 T) j6 K: X7 ~, t5 h" o3 n
  江苏警官学院是江苏省唯一一所公安政法类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建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
5 l, X5 i# O* l* h; P5 `( g' F. J4 Q8 B" L7 b) K$ E# C# |. G
  公安部在2007年1月23日召开的“关于贯彻实施《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人事训练局李民真副局长表示今后将“适当缩减警校生的规模”,“各省、各地级市的公安机关警校一律不从事学历教育”。
  ?1 E& Y) S; j) b# F
$ e8 k' j2 w+ ^* c; v8 Q+ [  根据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网站信息及上海招警的有关资料内容,上海公安专科学校早在2003年就停止了学历教育,改为第二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 w+ k" L' L8 v8 d/ a
8 M4 r2 W5 b/ u: Q
  2007年3月下旬,北京警察学院也发布了停止招收学历教育的通告。
. @2 `) B: A. E* l& r0 A
$ O! a% d/ `' ]& i, F% A6 q1 ^0 D  一时间,警校停招本科生的消息不胫而走。记者电话查询得知,2008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继续招本科生。而我省的警官学院仍然热度不减。
$ e! ^3 [( \! p. n4 @5 D/ a8 ]' Z6 g& t! N! e( E, m
  昨日,记者以考生家长的名义,致电江苏省警官学院学生处就业指导科,该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院2008年的公安本科专业将继续面向省内招生,学生毕业后将在省内公安系统分配工作,但学生要在毕业前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这位工作人员称,该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良好。
/ o3 `( q, o) x; \* }, B: ?! D' k# k0 s; x! p
  家长考生渐趋理性( h3 n+ l9 h4 r, L, h* Y- G

* O3 t6 }) C6 S8 e, _9 c0 U  冷热门专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m2 O! D, _# Y# F- i1 r7 b
3 }/ a4 `6 @& H- y' V
  关于2008年的招生人数,就现有数据看,有9所学校今年的招生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有5所高校招生人数有所下降,有的学校更是大幅度下降。
) R2 J; U, j$ V( x6 O" C1 A$ J1 B! `
  招生人数有升有降,反映出近年人们尤其是高校和考生对待法学专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前几年,法学被看作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许多院校看到了这一市场需求,纷纷开设了法学专业,一时间,法律系、文法学院等遍地开花,江苏省内的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或者设立了法律系。但是,随着这几年就业形势的变化,法学专业已经开始呈现出过热的问题,就业问题开始凸现出来。
: c2 D. P9 t5 W2 N, F8 b( T- Y* S, Y+ B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院长杨解君表示:“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法学专业近年已经不再那么热了。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各种院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教育部门没有对专业教育设立严格的准入许可制度,于是,造成了目前法学专业盲目膨胀。法学是个专业性及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学科,不同学a>校的学科建设、教育延伸度、人文底蕴有差别,各校培养出来的法学人才a>可谓良莠不齐。”他认为,目前要加强法学院校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 j/ ?3 A& Z" ^4 [# Q1 D) ^$ J1 n' j. H
  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 e9 A. j, Y+ k3 p. N! s; ^, B5 v0 l* U  K- R  u3 N) G0 j
  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a>成为关卡
- B$ {2 T& |7 ~
: r8 K& g- q* R; x0 b  记者走访了几个大学的法学院,发现一个现象:考研究生、考国家公务员和司法考试a>,已经成了一些法学系学生的首选。
8 Q& L+ p* o# r' w& R, l+ h1 Q, \' z$ g5 P
  法学专业学生要真正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a>等工作,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或司法考试a>。这“两考”大大增加了从事法律职业的难度,而且,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a>的通过率极低,公务员考试竞争也异常激烈,必然导致较高比例的法学本科生难以从事相关法律职业,先期投入的学业成本得不到相应回报。, V2 o9 p$ B7 {/ E& B
. L- K2 X' ~6 i$ u6 R+ g1 M
  正确看待就业难
3 i+ X( z0 M, Q9 ^$ g  H2 O( }% t$ F
1 M% ?- c/ U: f3 a; n8 S  就业率排名落后不能说明毕业生不被接纳
+ \( \, j+ s! x0 J* V8 d5 h, ]6 i$ ?! b5 [0 Q
  公布就业率排名一直是各校吸引学生的手段。“大家看到的就业率数据指的是应届生当年的首次就业率,不能体现学生的最终去向。部分毕业生未就业原因很多,准备考研、出国深造的学生比例很大,统计就业率时,未必能显示出法学专业学生真实的就业形势。”南京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法学院学生本身有很高的就业期待,这也可能成为他们暂不就业的原因。调准心态,法学专业的学生还是有较好的就业前景的。”$ T& U. }7 A& R6 k! H/ i" r

8 D; g/ \6 x+ k; w)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龚廷泰说,“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普遍问题,并不仅仅是法学毕业生就业难。”他告诉记者,公认的“法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从一次就业签约率上简单推断出来的,但就业率不是衡量法学院人才a>培养的唯一标准,也不能反映学生就业的真实情况。
* ~" Z4 A- [' r* N
. P( t, e) h' G" W; ^0 q  t( w  “法学跟其他学科不同,毕业生在就业上有很强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体现在法学类毕业生所面临的职业准入制度。目前,通过司法考试a>和公务员考试是法学毕业生的两大就业方向,而国家司法考试a>规定必须有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也就是说,法学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才能参加当年的司法考试a>;因此,在7、8月份的新人入职期,相当数量的法学毕业生仍在备战9月份进行的司法考试a>,或在备战国家和各个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法学专业毕业生的求职、入职周期拉得比较长,很多学生为了准备考试选择先不就业,或找个临时的工作过渡一下,有的准备来年再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有的选择出国留学,这就可能是法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下降,所以一次就业率并不能说明多少问题,它与一个学校的人才a>培养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龚廷泰说。
+ Z  ?5 h, U6 {3 u* z
) Q6 j) N/ g: j" G5 W  本期策划:宋世明 孙敏 撰文:宋世明 孙敏 陶恩晋 明磊 赵衍红 金维 穆文静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 14:11 , Processed in 0.0836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