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325|回复: 0

该对“白宫主人”深层问责了

[复制链接]
hwh0762 发表于 2009-6-2 20: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长期关注阜阳“白宫”案的人们来说,这应该算是一个象征着希望的好消息:安徽省纪委、省人民检察院联合调查组就阜阳“白宫”举报人李国福死亡事件展开调查,“白宫主人”、阜阳市颍泉区委书记张治安被停职。
' R3 f' p: ~" K
7 }$ z5 X) S0 x& o; @# _) H) j4 r
! D3 q  L! V/ X/ F8 g  巧合的是,就在传来张治安被停职调查消息的这一天,恰逢中共中央全文发布未来五年的反腐败工作规划。如果说五年反腐败规划凸显执政党对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那么,舆论高度关注的阜阳“白宫”案,不啻为其提供了一面审视的镜子——比如,我们将如何保护举报人?通过包括阜阳“白宫”案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案件,公众将非常直观地审视和评价这一反腐规划的落实成效。1 ^; T, j( x; z6 H: f, Z

0 e1 [6 R0 K% n, T  _( |- c% U2 B% W5 _: @& h, y, t5 G
  具体到阜阳“白宫”案,公众最为关心的无疑是这样两个问题:举报人李国福究竟是怎么死的?“白宫”的腐败成色究竟有多高?但令不少人郁闷和不解的是,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实在等待得太久太久了,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根本就看不到释疑解惑的希望。% W! L: e0 R& `. Z2 j

, X$ L3 t6 M9 e$ L! i5 g8 a& x# ~% ^5 r7 J, W# h" o6 g# ~2 C# T
  李国福之死媒体报道久矣。3月13日凌晨,李国福在监狱死亡。4月2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调查》一文,整整两个月过去了,终于才传来张治安被停职的消息。当然,之所以让人们等待了这么长时间,或许可以解释成履行诸多法律程序之必须,但阜阳“白宫”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调查,则从未有人给出合理的解释。
% F# c" W+ @, |* V
' r# y- ^% a0 t+ n: g) \- S
9 `  a/ S1 N9 I2 n; i+ _6 u6 |  2006年春天,日本人水谷准考察当地一所小学,看是否要对这所学校进行国际援助。结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破旧不堪的校舍,更有豪华奢侈的“白宫”。随着日本《产经新闻》对此事的报道,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可是,就算阜阳“白宫”已然“丢丑丢到了日本”,就算阜阳“白宫”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豪华办公楼的代名词,无奈“白宫”依旧耀眼挺立,相关调查迟迟不见展开。1 H! n: @+ O; o# y; C  L

9 V- f$ {# W8 h+ T9 e
: E8 y/ |; R: Y3 W  遭遇国内外媒体的炮轰,阜阳“白宫”尚且毫发无损;李国福的多年举报,始终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这自然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一个阜阳“白宫”案,将李国福之类人士举报行动的无奈和危险性,可谓暴露得淋漓尽致。由此,在李国福之死和“‘白宫’腐败成色”之外,第三个不解的疑惑油然而生:阜阳“白宫”案此前为何迟迟得不到调查?是否有人应该为此承担责任?
( g' w" I) C5 m- b" M: |' r. @1 D/ Q
$ ~8 B! x+ s7 ^! G8 K
5 u$ d1 k! E6 o( P  面对媒体质疑,面对公众不满,面对李国福举报,几年来始终未见相关方面作出正面回应,这难道不是对当前反腐败工作的懈怠?难道不是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极度漠视?现在的问题是,“五年反腐败规划”会受到同样的漠视待遇吗?所幸,权威部门终于开始对案件展开调查,尽管揭开事件真相恐怕仍然距离遥远。但人们仍相信,随着“五年反腐败规划”的实施,阜阳“白宫”案早晚会真相大白,人们期待司法对“白宫主人”的深层问责,相信总会有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3 14:29 , Processed in 0.08328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