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13|回复: 0

“开发区管委”的本质是临时机构

[复制链接]
狼爱上羊 发表于 2009-6-5 18: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究竟是什么组织?我国尚没有专门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对各类“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给予权威的法律地位定位。实践中,有的省份制定了地方立法,把各类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本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来对待。例如《江苏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第八条:“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管委会)是开发区所在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也有的地方立法干脆回避了这一问题,笼统地使用“设立”“代表”等词语,描述开发区管委与所属人民政府的关系。
6 ]6 I# K% Y% j- j% g" x7 `
6 S# q$ W; p! y0 a4 k
) Z% G" O1 k, b, f9 D$ F6 Z  把“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定位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找不到我国宪法和有关组织法上的依据,也缺乏理论支撑。我认为,所谓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性质上应当属于本级人民政府为了在特定区域内实现城市化而设立的临时机构;理论上讲,除非经行政法律、法规的授权,不应赋予其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 h3 B* D$ x* `. Y! J0 ?- k, }

2 d3 c( A# L5 b3 o' ?
: J* @. N( J( z* i  首先,开发区管委作为临时机构,符合现有宪法和组织法关于政府的架构。从我国现有的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来看,我国关于基层政府的架构是采取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就是说,无论是区和县市也好,街道和乡镇也好,其中的差别不在于名称,其实质乃是根源于城乡差别;而开发区,则是二者的中间状态。5 r" T: V/ {  }/ s) U5 |% V
; `% [- y  y" L$ {0 Q3 [

: ?# \. E+ X( x1 H  其次,将开发区管委定位为临时机构,符合设立的目的。开发区设立的目的,是将原有的未开发地区,开发成为工业化的城市建成区,简言之就是“城市化”。因此,开发区是作为城市建成区的前身存在的,具有过渡性和临时性;因此,其管理者,应当属于临时机构。  |; H# C- q( T( P  p/ Q
, B9 K) u8 \8 i0 [! A. {

0 W: l3 {& D  P/ d: e6 B  再次,开发区必定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开发区不可能无限的开发下去,无论需要多长时间,开发区完全建成城市的一天,就是开发区管委撤销之时。
4 D! {9 U2 C7 A$ x. R& ~8 Q/ h) p
+ K4 ]2 o% Z9 b/ G* c& V
4 h/ @5 c4 j4 N, S: n5 m, s# ]$ J  根据网上有关资料,1984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329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 ,历经二十年,建成区尚不到全部规划的六分之一,可以估算,完全开发完成需要尚须百年之久。但是,即使再存在百年,所谓开发区管委会,也只能作为临时机构存在;如果没有相应法律法规a>的支持,其行政法律上的主体地位就要继续模糊下去;现有一些做法(例如把城市建成区的街道办事处划归开发区),仍旧是有违规违法之嫌。
+ a; A: @" Z' P) \8 |- i
, i/ E% T0 L, n' B7 U, {2 X5 M; @# z- S
  由是可知,科学的立法,刻不容缓。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 16:34 , Processed in 0.1666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