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584|回复: 0

大学生户籍管理工作之我见

[复制链接]
fCSAuJFI 发表于 2009-6-5 18: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全国数百所高等院校沐浴着改革开放东风,不断扩招和发展,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而现行的高校学生户口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已暴露出手续繁琐,重复迁移,为在校学生造成诸多不便等诸多弊端,与高校的改革步伐已不同步,甚至已有些落伍于时代。另外,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逐年猛增,高校学生的户籍管理工作因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大学生户籍管理工作作一些探讨。& m1 n& y0 G+ p0 g2 Y) @
- [" G" U7 {* ~9 C4 d+ {$ k8 ]

: L3 k0 a; v$ \# k. a6 S. @  一、大学生户籍管理现状
6 V, _8 D) H$ L& m& M
- j- p! P; S9 z. {4 b! _2 m0 n6 {  h- B  h( _5 \
  (一)从入学时看户口迁移工作量
4 ]$ h' I, E7 P+ P) D; m* _: K- r( y% M5 s3 J6 W  R) n" C1 P0 |) n
& \3 y% U' [* H: }/ L/ P
  从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长,《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招生447.34万人,2005年计划招生475万。虽然2003年以后大中专院校学生入学后是否迁移户口,可根据本人意愿决定。但是这一政策并未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以我辖区2007年的户口迁移工作情况为例,辖区内有115人被大中专院校录取,而将户口迁出的就有107人,即大学生入学时主动迁出户口的人数比例为93%,而从户籍管理工作情况及工作量上看,2007年全年户口迁移人数为993人,因此大学生入学户口迁移工作量占工作总量的10%。由此可见大学生户口迁移所占比例较大。
& D/ b" x! S% s0 e) t0 b  ]& D/ @0 Y- E. p+ _! s* A$ \
& z6 X' X) G$ w+ M& D  M
  (二)从在校时看管理模式" I" W$ m* q, h; s( r, b% [

! n+ i" @8 U; J. q+ w
  I3 u/ `3 A9 }% [: W7 G' k  纵观全国高校户口管理模式,大学生入学后,所有学生户口都迁入学校专门设立的学生集体户口,成百上千的学生使用的都是统一的街道路巷和门牌号码,学生户口从生源地的常住户口变成了挂靠性集体户口。这样的现状从人口管理和社会治安的角度来讲,存在很大的漏洞和隐患,是高校户籍管理中存在的一大弊端。& K" r' n0 ?' q6 h4 v0 ]( x

+ ~, `  c, o! T5 i1 R) f. Y4 ~) b! X8 f5 m( m* k
  (三)从毕业时看户口去向
* k$ r: k! S1 J
! X4 Z. N7 k$ j* [0 r2 Y7 R6 s" J) g. i3 [6 ]/ @
  高校学生毕业后的户口有几种去向,在规定的期限内,学生可以选择将户口迁移至工作单位或迁回原籍,否则,在规定时间内未迁出的户口将会被学校迁移至高校当地的就业指导中心或人才a>市场,期间还要向学生收取一定的托管费用。从现实情况看来,许多学生在毕业时尚未联系好工作便被迫遣回原籍或者交人才a>市场托管;这给学生日后的户口迁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E, R7 D9 R: R. s! d3 R
; }0 @9 c% \- L% l; n5 \/ f6 D$ k* m
# [( E) \+ q+ p" m# x
  二、户籍管理存在弊端的原因' m+ g+ G. }+ y. D' X/ b/ H
6 m& S2 g0 N# |5 b
1 `. H; v" }. I! `
  (一)简单的管理模式# H' a' C( H; R% _
- d# u) i4 \8 Z* G) ^: y( x

( a7 x: J/ J& ?$ ~, v6 d4 O+ D  由于高校是一个大的“流动人口集散地”,高校部门为了简易行事,把迁移至学校的学生户口在大一入学时都迁入学校专门设立的学生集体户口。在成百上千的大学生居民身份证a>看到的是同样的地址和门牌号码,这样的《居民身份证a>》在管理和使用方面都很难发挥有效作用。8 P- F8 U! R% Q0 q" c, |0 I  B
1 C5 }7 z6 w' B! `# Z, i6 K1 }
' U6 o1 ^2 W3 `& u. C2 R% O
  (二)较低的大学生就业率& u+ H7 B) @* R' m
. d. q8 y0 V- Q' @7 B! R  @

5 `: z* x- {( u% \. t  高校不断地扩招势必带来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当年很难找到合适稳定的工作,因此未来得及将户口从学校迁出,待业时间的长短就给高校的户口管理造成一定的混乱,因此高校为了减轻户口管理的工作难度,许多高校就采取任务推脱的方式,在大学生毕业之际就将户口的管理分流到人才a>市场或者生源地。这样就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麻烦,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及精力的浪费。
( Q6 M( z" _3 z9 G% y% N$ `$ r( d" g% x. q

$ D2 `" k: g, ]1 V  (三)户口迁移自愿性
* L9 P% U$ U/ U; B, T- R* C4 {$ z4 s+ Z) x

9 i8 L- Y+ `9 Z% T$ R" ?- a  按照公安部2003年公布的“户籍管理七项便民利民措施”的要求,大中专院校学生入学后是否迁移户口,可根据本人意愿决定。但是现实中,大学新生入学迁移户口的比重仍然在95%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8 `, ~* T5 k3 h2 V
/ i0 J  y+ s! \5 [# i9 ^4 Q$ y$ {
9 _1 t/ k! b/ ?
  1、心理因素7 }' W9 y# W2 [6 ]2 ?& G

# }9 s4 `# i' {9 @# E3 p$ `- j6 X# \/ M
/ n: e/ c) U  V+ Y6 G8 U: n5 L$ n6 S  首先,很多学生担心如果户口不迁至学校,会影响到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等;其次,由于现在的部分农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还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户口铁篱笆”,而大部分高校又处于大中城市,许多学生家长对户籍政策没有过多的了解,他们就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把户口迁移到学校后就能越过这一道“户口铁篱笆”而成为该城市的一员,从而享受更好的待遇。
6 w: `9 J* T5 F3 M# D& r
& H& o3 |. Q" _. G- V% ^' V) ^6 D9 B) O  \7 h" ]
  2、农村制度
5 v  j3 j6 G6 ]! p8 u4 m7 E6 a/ n
& u5 F( r# f# {, R/ |  N
  近几年,虽然已经取消了农业税的征收,但是部分农村在征收一些集体费用上是以常住户口为基准,按照“常住人头”收费,因此,许多家长为了减轻费用负担,选择将孩子户口迁出农村,毕竟家庭中少一个常住户口就少开支一份费用。
, U+ ?: z, I* i2 {
4 B( P" T6 ]. W* |% a
5 \% K; i: u7 [1 v% S  三、大学生户籍管理的对策
* Z- T; F! [6 d# O  W& S9 H" M
1 C, q/ |6 u; ^/ r! [+ J7 Y
3 A) o+ b  [$ A4 m- @, S% }' P  为了使大学生入学、就业更加便利,高校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户籍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户籍管理:
3 p8 N' F0 Q. p( v* _6 _- W) R/ K
: o) Y. M$ ?$ @4 R
  1、加大户籍政策的宣传力度
& p/ N7 L' \5 V' o- v. f+ ^, v, ~7 X4 \

1 t7 d# z( V) y5 i/ I' S$ y  积极出台和宣传大学生户口迁移相关政策规定,让更多的学生及其家长了解户口迁移的利与弊,合理选择户口的迁移问题,让他们消除更多的不合理心理因素,正确看待户口政策。如去年成都市公安局出台了《成都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蓉大中专院校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江苏盐城市公安局出台的《盐城网上户口迁移工作规范》都逐一对高校学生户口迁移等广受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
( F, q4 s, \7 b6 {9 L% B. W' b5 V5 r1 b, O. M& @
" f& s! a+ O3 ~6 l/ \  ]: [. T
  2、强化《居民身份证a>》的作用' L1 I  G3 E8 p; G% ^
: G9 i: O; H) V! D
$ j: U: Y0 f) v& L
  目前,许多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外出探亲、参加考试等,受到户口的限制,另外,无论从《居民身份证a>件》的使用期限和身份证的法律效力来讲,原籍的《居民身份证a>件》同样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对于将户口迁移至学校的学生,高校还要求其更换新的身份证,因为同样只能用短短几年,这样的《居民身份证a>》和《暂住证》没多大区别,而这种种问题都是弱视居民身份证a>的原因造成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强化居民身份证a>的法律效力,并结合《学生证》等相关证件,充分发挥《居民身份证a>》等证件的证明力,为高校学生的工作学习扫清不必要的障碍。( L* @6 y  @) N. e! o0 N6 K# ~
" u# K0 S# t- X2 [

( W% J0 N( p' M  3、推进网络一体化管理& w- J; c, T5 ~0 }7 {* z
: A- b) N9 Z& K! g) I, `
/ X: d' T4 n) ?  y9 g" k
  目前,大学生迁移户口都是凭《录取通知书》和《居民户口簿》采用直接办理迁移证的方式办理。但许多群众提到,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户口的迁移工作应当更加网络化,这样既方便群众,又保证户口迁移的准确性,便于户籍管理。即是,大学生的户口迁移不再采用学生自己持《户口迁移证》到学校入户口,而是全国公安人口管理系统建立网络共享的资源平台,实行网上迁移。虽然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难度大,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校人才a>的流动性逐渐增强已经对户籍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一高效的模式代替旧模式应该成为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
4 {3 |0 ?. b0 e$ {" S9 l# D: [# r" d! f$ @2 B6 f

5 Q+ |7 D8 a2 q8 T& a: y  4、采用“暂住式”管理模式7 ]9 E! n8 A) }% N

* S( t3 a% r3 \
2 [0 \% I2 ?; C6 I" }$ _8 E% A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高校毕业毕业去向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许多学生就业所在地以及单位对户口的接纳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么是空挂户口,要么是集体户口;另外,暂时未找到工作的学生的户口将会被移入人才a>市场,这又会给以后的户口迁移带来更大的麻烦。4 P$ ?4 b' Q; U
; B2 O! d6 P- N9 C5 N: v0 f

3 Q# M# _: N# }  因此,有效的办法是对大学生进行暂时人口式的管理,无论从生活时间长短和居住形式来说,大学生本来就是暂住性质人口的一类,所以将大学生作为暂住人口来管理具有合理性;不管新生是否迁移户口,在其入学时候就采用办理《高校暂住证》的形式编号发证,和《学生证》配合使用,暂住期限与大学学制期相对应。当大学生毕业就业时,其落实好工作后需要迁移户口时候,再从生源地将常住户口迁往单位所在地,这样就减少了大学入学、高效管理、毕业时几次户口迁移所带来麻烦。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 18:07 , Processed in 0.0795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