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2709|回复: 15

从“鞋拔子脸”开始普及东北话(zz)

[复制链接]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讲:“约吧”、“瓢”、“砢碜”和“鞋拔子脸” / G* P7 k; D) D* s7 I0 ^, ?
  / c/ I- u; j7 i9 M6 \4 J! i2 l9 y
  今天的讲座从形容人的外貌的词汇开始。
# U9 Z  ?- E- H; D  昨天跟小鸟等人聊天的时候,提到了“鞋拔子脸”的问题——据说现在在网上这个话题非常火,然后,广东人色色同学就问:“到底什么是鞋拔子呢?我听赵本山说过鞋拔子脸,但是不知道什么是鞋拔子……”
) n# N% K8 a, K+ k% R7 |, w  那好,现在俺就来普及一下。9 w+ y4 P  p7 `8 }& T0 c# f
  这个东西就是鞋拔子,是穿鞋的时候辅助提鞋用的小工具,以免提鞋的时候脚踩鞋帮把鞋踩“堆”了。(顺便说下,踩“堆”了,也是东北话,很有东北特色的名词的形容词用法,就是踩塌了的意思,东北话里类似如此的将名词动用或做形容词用的例子很多。)这个小东西由来已久,南方肯定也有,只是叫法应该不一样。
* p- s4 p* f  n6 f- c. e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现在大家多数时候已经不用这个东西了,俺觉得这是因为鞋拔子对于布鞋是一个重要的辅助穿着工具,对于有着硬鞋帮的皮鞋来讲,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渐渐淡出俺们的视线了。
2 m$ }( I+ Z. v- x( B  用“鞋拔子”来形容人的脸,最为人们熟知的当然是赵本山大叔的小品中的台词,不过这并不是最早的,我记得早在我小时候,东北人就已经有了“长得跟鞋拔子似的”这种说法了。3 e" c( ^' k) d
  那么究竟什么是“鞋拔子脸”呢?
& ~- v7 D1 T# ?0 t9 O; y+ f  网上有一个帖子,专门总结了一下有“鞋拔子脸”的明星,头一个就把赵本山列上了——这是十分十分不对滴!人家赵大叔自己都说了人家是正宗猪腰子脸嘛!1 [4 \5 K/ X7 u. @; T+ j; m; a4 }( r
  我容易么,我还特意去找了下猪腰子的图片,找一张没做熟的、不血腥的,多难啊!8 a5 J  P& y/ q- K9 n! e. V9 b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自己比较一下鞋拔子和猪腰子这两种物品的形状,就可以看出,鞋拔子脸和猪腰子脸是有一定共性滴,那就是二者都是下巴带钩的,但是这两种脸形又是有着很大区别滴,最关键的区别就在于脸平面的形状——鞋拔子脸的平面形状是凹陷的,而猪腰子脸的平面形状没有凹陷,是鼓出来的。
. d0 B: u7 x) [3 D7 A. [, B0 X  用明星的脸来比较一下,李咏、雪村是正宗得不能再正宗的鞋拔子脸。大家可以看下,侧面看起来十分清楚,就是不但下巴要带钩,脸还一定要凹进去,光是下巴带钩是不符合“鞋拔子脸”的选拔标准的:
4 k! {. m4 G7 M) q4 g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像我提到的那个帖子里说的蔡国庆、杨子等人,其实是猪腰子脸,就是只有下巴带钩这一个特征,当然了,这两种脸形的判断尺度十分微妙,稍微宽松一点可能就混淆了……具体的判断标准还是大家根据脸凹陷的程度是大是小来吧……(写到这儿俺在这次讲座里第一次笑场~:目): O7 [1 i0 g& p- r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说到鞋拔子的问题时,我说了一句:“形状是约吧的,功能是强大的。”然后同是东北人的小鸟就笑得不行,而色色则再次发问,问什么叫“约吧”。
+ V- o$ M, p- `  C& v  小鸟当时解释说,所谓“约吧”就是丑得没人样,我觉得还不太准确。然后我跟色色说:“我本来想说‘瓢’,但又怕你听不懂。”结果她说:“‘瓢’我倒明白。”然后我说:“‘约吧’就是‘瓢’到了一定程度的意思。”8 B! K- R: v. X9 O' X1 j; T! D/ Q- y2 Q* a
  的确,东北人形容一些长得丑的人,是会说“长得‘约吧’”或者是“长得‘约约吧吧’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丑”都用“约吧”来形容,而且“约吧”的涵义也不是光有“丑”那么简单。3 D% _; X5 J) f; l/ k7 k6 L4 H' }
  为了查清楚这个“约吧”的“约”字是不是真的写成“约”,我把《辞海》里注音为“yuē”的字都看了——MD幸亏没几个字,我可真敬业!看完发现这个字还真的没有别的可以代替,而意义方面用的是“约”字的初始意义——约,做名词用就是“绳子”,于是有了做动词用的“缠束、环绕”的意义,后来才引申出“订立、约束”等意义。所以“约吧”的“约”,就是“缠、绕、折”的意思——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一根绳子缠来缠去,它的形状自然就变了,不直了,“约吧”的“约”就是指形状变了,形状不正的意思。而“吧”是语气助词,东北话里经常用的。所以“约吧”就是歪了、不正、皱了、斜了、弯了、折了的意思。/ Z" _; Q0 L9 R& v) C
  比如,你把一张纸“团吧团吧”(似乎也是东北话,“团”又是名词做动词用,指用手攥、揉),然后再打开,纸上就有了很多皱褶,就可以形容为“这张纸约吧了”。所以最开始用“约约吧吧”来形容人的长相,多数时候指的是那种脸上有很多褶子,笑起来满脸菊花的那种人,后来就引申为指长的“不正”、“长歪了”的人,于是就引申为丑。1 c9 i5 K4 Y# ?8 T
  而“约吧”这个“不正”的含义要对照着“瓢”来看。东北人形容一个人脸形长的“不正”,更多的时候不说“长的约吧”,会说“脸长瓢了”。“长瓢了”的“瓢”,是名词的形容词用法——正是因为活用词性,东北话的表现力才格外地强,几乎成为了喜剧小品专用语言。所谓“瓢”,就是指葫芦瓢,以前的人把葫芦剖开,留外壳晒干做成的舀水或舀米用的工具,现在城市里几乎绝迹不见了,去找了一下,还真有瓢的图片:! O( [- L; C$ y6 g7 H8 X& s' d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再说说另一个用来形容人长得丑的词“砢碜”。“砢碜”是个古老的词,而且一开始应该不是东北话而是北京话或者是北方大部分地区方言中的词汇,但是现在成为了东北话,似乎北方别的地方的人不太用这个词了(仅仅是“似乎”,因为没考证过)。《辞海》上对这个词的解释是“肮脏丑恶,使人感到难受”,马致远的《岳阳楼》第二折有“砢碜杀我也!”的形容方式,可见至迟在元代,人们已经开始用“砢碜”来形容丑了。而马致远是大都人,所以说这个词以前应该是流行于北京地区的。《辞海》上在这个词条的解释中还写到,“参见‘寒碜’”,而“寒碜”的解释是“北方话,难看,不体面,与‘寒酸’略同。”1 t8 _; G* f1 _0 ~
  可能正因为《辞海》里弄了个“参见”,而且在语言的现实应用中,这两个词的用法有重叠和同义的地方,所以有很多人经常会把“砢碜”跟“寒碜”混同,甚至一些词典里也把二者混同,实际上二者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用反义词的方法来解释一下,“砢碜”的反义词是“好看”,而“寒碜”的反义词多数时候应该是“体面”。当然有的场合“好看”和“体面”是混同的,所以造成了一些混淆。俺举一个例子来说吧:
# o0 c$ A# W/ c  比如,某家办丧事,参加完仪式的人回来之后说“事情办得真寒碜”,没参加的人就可以推测,可能是由于办事情的人家比较寒酸,所以场面上不好看,不够排场;而若人家说“事情办得真砢碜”,那么别人就会推测了,是不是出现了诸如诸子为争夺遗产当场打起来或者情妇跑到现场要遗产之类的事情,所以很不好看,让人脸上挂不住。# Y" |2 W0 W1 L) X: H* e
  所以这两个词是有程度上的不同的,“寒碜”更多的时候是狭义的,仅指寒酸,不体面,程度比较轻微,用“寒碜”形容人的外貌更主要偏重于气质小气、衣着寒酸的方面。而“砢碜”的含义要严重一些,除了可以指寒酸之外,更多是指丑恶难看得叫人难以容忍,无论是指事情还是指长相,丑恶到了一定程度都可以用“砢碜”来形容。
& _  e; T, K+ [. ?/ ]' M! K  Z  因此,在形容人长的丑的时候,说“长得寒碜”没有说“长得砢碜”要更为“猛烈”,而东北人说话喜欢使用程度重的词,就是说喜欢夸张夸饰,这也正是东北话感染力强、有喜剧效果的原因所在。所以,东北人一般不太说“长得寒碜”,把丑一律称为“砢碜”(读音是前重后轻的,“碜”一定发轻音)。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后复习一下 这是什么脸
; e7 Z/ j! U8 D) M
5 E) D! g2 x5 F# h; Y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题,请非东北老乡翻译一下:( x# c$ v% _: h2 r- q% J7 ?
      8 A3 c$ z! R$ j# t' x1 J( P6 o: U
      A:你搁那地方卖啥单儿呢?拿条帚把那旮旯划拉划拉,撒leng(一声)儿地!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大辞典! L7 Y! l1 `( B3 B9 Z/ g
( A ) 3 n3 R' w+ O- R/ `1 Y# u- I/ E2 \
  
, W% g" z, d- J2 p  袄-----此语素藏于民间数百年,终于在网络上被发扬光大.一字即将东北话的交流性,生动性,音律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0 h; I$ K6 T9 w7 |, ^8 U$ Q! l  
4 h& ]' E* W$ K2 Q. T) ]  袄袖子:衣服袖子。 ) a# I( j2 F4 C8 D
  
8 _$ j6 M2 z# J3 z  f7 ]   ) _1 n* R+ K2 R. M& h: V/ n5 J0 Z
  + R4 r1 q" l& u
  ( B ) 2 c0 W% M" S8 c
  
  Z# s9 s% k( @. H  扒瞎;说话强词夺理,不着边。 0 k! M. Z4 _" x& d
  
" O! V6 P) q7 J3 i2 w% R  报屈:感觉自己受了委屈。 ) [  v. F; @. \' A: O2 x$ m
  + v- i0 }  a9 m# {5 C
  拨嘞:扒开寻找东西。 3 _# J3 W; J) l9 M) u$ k+ P+ X
  " J& b- {( [/ Y! K/ v3 U
  掰眵(baī chi ):说道,辩论。eg:都多长时间了,这事咱得掰眵掰眵了!
+ l" \% y0 p3 ?% o  
' b& Z0 d7 N; a1 P& T  白话(baíhuo ):意思有褒有贬。褒:形容一个人口才好. 贬:瞎扯,胡扯。 . o9 l& }6 q4 p+ d& j; t9 |
  
6 P  k; n7 Y: f7 g% v0 C  逼嗤(bī ci): 说废话或者不中听的话。  
2 y4 B2 z+ l  Y7 P  ) M- S( t! O0 g/ H
  别劲:力不从心,或者感觉自己很倒霉。 * J' F5 A* o4 T; y% n' ~! A/ J! y
  - N+ |  `+ I1 |/ |
  卟愣:有“挣扎”的意思。  ) Z& v  E7 o  I' t; G! I$ G
  
5 S0 n5 T; h, ~0 P1 _+ h8 G. P+ e( @  鼻定噶: 即"鼻屎".OTL ... / m1 H) K: q* X* q: H
  " E0 T; h$ I! c5 L% M. j) o
  边儿lǎ: 即"角落". eg:去,烦你,一边lǎ呆着去! # h0 n# G8 ^. g( i  Z7 m
  
' F7 N1 h4 G$ P! j+ F2 j  脖梗子:脑袋后面的脖子。 2 Q2 W/ B2 a8 a: F+ G
  
! k9 U- ?2 S0 L) v" B  波凌盖(bō leng(li) gar ): 即"膝盖". ! V! c* ~  M+ ?; f( ~, d4 t4 U
  
+ d. w  V% _" _' }! A  白不疵咧:指白得太过分了。
, `# G9 P  k9 k9 m% Q4 Z8 r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19: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别康桥(东北版) (转载) : u  Y! E' Y6 M& m+ v
   鸟悄儿的我走了,  正如我蔫巴的来; 
, `. g9 X+ q7 g% C' F" T, i7 }; ?  我得了八嗖的招手, 磨叽西天的云彩。 
3 H/ T5 Q' H4 k/ p5 V/ E2 d; n  ! A$ W) q: V* `
  那泡子边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媳妇儿;  8 R8 U1 P( Z" t2 N
  波光里的倩磴儿, 在我的心头汩涌。  9 @& |  {4 ^) E0 m: `
  
5 @& j+ z6 y! ?7 B" L5 g  埋了巴汰的青幸, 油了巴叽的在水底赛脸;  , \7 x8 S( p# u& u' B( ^9 m
  在康河的旮旯里, 我甘心做一把蒿子。 
5 B5 j+ `0 a0 }; B. [& F  + [) u8 y' L6 l8 ^5 w! K0 u
  那榆荫下的一座, 不是蘑菇,是个猫楼;  : Z' y$ t1 t# ?
  揉希碎在浮躁间, 沉淀着贼拉彩虹的梦。 
0 s) M8 |7 ]  x/ {2 o6 `5 H  r  + g5 D+ u/ _/ d- E9 N/ N. t
  嘎哈啊? 5 F" }+ V6 n0 m/ ]3 l
  
6 o4 ~$ |1 y' \- u! K7 {  划拉一把笤帚疙瘩, 向青菜贼青那嘎的漫溯;  ( I: O+ u( I9 g- b/ ?
  整一兜子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嗷唠两嗓子。  4 u, l+ i' g' U" ]7 _. V, A
  # N" c  Z* K; m0 P# u. [
  但我不能嗷唠,     悄悄是滚犊子的笙箫;  ! o# O" C- ~6 a- f' D
  扑勒蛾子也为我蔫儿了, 蔫儿了是这宿儿的康桥! 
" z* A* x) N( Y* I5 h  ; }4 G8 K+ p, \/ Q
  我傻了巴叽地走了, 正如我飚的呼的来; 
& V5 A5 _& W0 u" l) P% N& {- {  我得瑟得瑟衣袖, 不带走一嘎达云彩 ( a  x! C5 p, C& i9 Z  k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20: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贴段俺滴家乡话——本溪话4 _9 y! R% R0 R5 m9 a
  看有几个人能看懂,哈哈: p4 E5 P. b$ e- ]) L- a9 \
  不过有几句我都看不懂`````汗; A% ^; `% Q# R
  . z" ]. l5 G" a% h1 u
  
2 C2 Q2 O1 S: a- a$ O' l  丫蛋儿:哎,内谁(sei二声) 2 O* f/ j+ W7 s6 P- P0 m
  小伙儿:噶哈 * x; y) r+ k) t
  丫蛋儿:你去把外屋地的灰搓(cuo三声)子倒了
! T& l4 u4 h. z5 v  小伙儿:啥玩儿棱(轻声)?
' P( Q0 @0 O0 c  丫蛋儿:你没看见灰搓子放那荡害了啊,撒冷儿地去倒了,一会来且了,不得嫌呼咱俩这埋汰袄
5 g( G# R' \/ \, j: ?$ X- s  i  小伙儿:没看我昨天在马路牙子上把博棱盖儿卡秃卢皮了吗,还让我去,这不各应人呢吗
1 Z  S" w4 j$ `8 C  丫蛋儿:要不咱俩竟港垂吧,谁输了谁去 ( Y; p- L( t6 I5 ~+ L6 V/ v
  小伙儿:别扯袄,想调辔野? (不知道啥意思)
8 ~9 A% c1 u% \  丫蛋儿:哎呀,啥时候学(xiao二声)尖了啊,看你平常得儿喝的 ! f. r0 E& C( T5 l1 r/ q6 L3 n, G
  小伙儿:还想和我起咕咕丢(还是不明白)
: F( t1 n8 b: u1 q7 X( \2 N  丫蛋儿:别(四声)哇哇了,一会儿且都到了,
& Q7 t: V# A4 C; Z9 e  丫蛋儿:哎,看见我的金溜子戈哪疙瘩啦,快溜儿的给我取(qiu三声)去
% l8 h2 b6 g0 a4 b  小伙儿:谁知道你蔫儿波灯地把它藏哪噶啦了
+ w: l- w, h7 ~2 w# c) p  丫蛋儿:上次带完我立马就收起来了
: m, y2 i4 h. c) t0 z* Z  小伙儿:那拥物啥就没了逆
+ E' k7 F! C& U; o  丫蛋儿:去,烦你,上一边拉(三声)待着去
0 @' y+ i. Z0 @1 y9 c  丫蛋儿:我合计合计袄,我落(la)介比子二舅们那了(不懂)
7 i, [4 ]' z6 Y; ~0 O3 E; f  小伙儿: 你啥前儿又上他(tan一声)家得瑟去了 ! Y: a) L5 o: [/ P4 t
  丫蛋儿: 前儿个,想吃饽饽了,家里没苞米面 " m1 r, o( D. w9 J8 K; ~: ~2 a
  小伙儿: 对了,她大伯(bai一声)子家孩子要和我妹处对象袄
0 q& K# a0 l( ~" R6 }3 p' q  丫蛋儿: 嗯呐,说赶当儿那丫蛋儿就上咱家说媒来
, b. K  D4 D( H8 M% A  小伙儿: 那好啊,赶紧让她俩好好拉(二声)咕拉咕.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2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就把这两类拟声词分别解释一下:
3 `" ?! y2 b) j  活动词性的拟声词,主要有“刚刚的(咣咣的)、嗷嗷的、嗷唠一声、吱啦的、哏(gèn)儿喽(lǒu)哏儿喽的、嘎喯儿”等。. {  k" O! q9 {0 ~+ h/ P/ F
  著名的“刚刚的”随着“彪哥”传播得越来越广,其实这个词就是拟声词“咣咣的”之方言读法,用以形容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不能被任何因素破坏,用句东北话叫“没说的”。为什么形容俩人关系好要用一个拟声词呢?这是因为东北话里,把两个人关系特别好,叫做“铁”,可以说“某某和某某相当铁了”,意思是这两个人关系相当亲密,也就是“像铁一样牢不可破”的意思。所以东北人还把关系相当亲密的哥们儿、朋友、性命之交的人或是情人、情妇都叫做“铁子”,就是“关系像铁一样牢固的人”的意思。而你敲敲铁板,就知道啥叫“刚刚的”了,没错,就是敲铁板发出的声音,“咣咣的”,所以东北人直接把这个拟声词用做形容词,用以形容“像铁一样牢固的、水泼不进的友谊”, 而现在这个“刚刚的”又慢慢演变,可用以形容“非常结实”、“非常好”、“非常过硬”等意义了,很是生动吧?
. v" e: w8 d' d3 y  6 _" }$ D7 W5 q9 F6 h2 X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20: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解释这个“嗷嗷的”——刚刚梳头把脖子扭了,这也太夸张了吧!真是嗷嗷疼啊……
9 }: }& C0 v/ E# C+ v; C& I0 q# L) g6 P  “嗷嗷的”,也是拟声词,原意是形容动物的叫声,把这个动物的范围再窄化一点就是狼,狼的嚎叫就是嗷嗷的。所以,“嗷嗷的”最初的含义是形容人在嚎、骂、吼或者哭号,是一个拟人化的拟声词,你可以形容“上月创收任务没完成,领导嗷嗷喊了一下午”等等。北方的狼族嘛~~~用“嗷嗷的”来形容喊,很恰当,很恰当……3 I. W; L7 @' Y6 [
  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用“嗷嗷的”做副词用——传说当中狼在月圆之夜会嗷嗷叫,因为兴奋。所以,“嗷嗷的”就演变出了“令人兴奋”的意思,可以说“嗷嗷的帅”,就是“令人兴奋的帅”,“嗷嗷HIGH”就是“令人兴奋的HIGH”等等。于是,“嗷嗷的”就演变出了“很”、“非常”等含义,直接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嗷嗷多”、“嗷嗷疼”等,表示比“非常”更强烈的程度,甚至可以后面不接任何形容词,直接用“嗷嗷的”,来代替想说的非常夸张的程度,但通常情况下,直接说“嗷嗷的”,表示的都是“嗷嗷多”的含义。% z& K: y) ~: D" v5 ]6 B# X
  另,“嗷嗷HIGH”的东北话读音超搞笑。
  A1 v( O" f3 v. P/ J6 F  b: |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20: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人,讲得很有趣味,顶下。“鞋拔子脸”和“猪腰子脸”的理解和楼主有所不同,说出来供批评。
% U0 R3 G$ R/ e; j  过去的鞋拔子大都上下宽而中间窄,尤以下面最宽,如果把楼主的图上下颠倒一下,类似刻有“XX公司”字样的那个就是。比喻人的脸型类似葫芦,中间窄而下颌宽大。东北人觉得这种脸型比较“呵碜”,称为“鞋拔子脸”,类似的还有揶揄别人时说的“你挺大个下巴”。
, u. B# l3 n! o  猪腰子形似豌豆,一侧浑圆一侧凹陷。比喻脸型不但额头和下巴膨出中间凹陷,而且左右不对称,当然更“呵碜”。8 s0 r  P1 ]' W$ h
  二者都是脸型不规则,中间窄上下宽,但“鞋拔子脸”左右对称,“猪腰子脸”左右不对称(东北人的比喻用词爱夸张,真正找得到“鞋拔子脸”已经不易,“猪腰子脸”恐怕更不好找)。所以黑土大叔说“我这不是鞋拔子脸,我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崔永圆接茬道:“还不如鞋拔子呢”,就是指不对称的猪腰子比对称的鞋拔子还要“呵碜”。
* ]9 p; @$ ^' N; h: w% e9 J1 E  卡通版的赵本山和李咏最能代表这两种脸型。
* L) E+ N" e5 U5 \  
 楼主| 溜达的猫 发表于 2007-12-15 20: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健大哥说鞋拔还是中国的好!!
2 A3 f8 C' u' C9 }6 D8 f, n4 x6 W% Q/ m/ d0 f/ i

$ ?* e, _+ h+ w- }& K) e1 l; Y- f总统先生反对:“我们猪腰子也是很有市场地!!”
( f. v9 G8 u) @7 B9 |) g( e6 q* \* O  c5 _
piaomiao 发表于 2007-12-16 14: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才拉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3 20:08 , Processed in 0.09635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