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 l( Z, c" D& u X0 h7 |" t2 k6 i6 ?
0 g0 {6 H# V0 K; b9 a ^ 目前,不时有一些关于某地司法机关举行公捕公判大会的报道见诸报端,如《邵阳公判死刑犯被罚跪》、《温州65名犯罪嫌疑人广场示众惹争议》、《山西临汾举行12·5重大瓦斯爆炸案公判大会》等。公捕公判大会是公检法机关在公众场合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进行公开逮捕、刑拘和判决的群众大会,其目的在于威慑犯罪和宣传法制。事实上,这种“杀鸡儆猴”的方式不仅不能起到遏制犯罪的作用,还有悖现代法治精神,不利于对犯罪分子的教育和改造。因此,公捕公判大会应当禁绝。( w6 d# n6 }' r) ^* ^
! v* Y9 ]) r# h: ]3 u, I( c2 E
) l9 `% y/ }( |8 l 公捕公判大会有侵犯人权之嫌% U8 [1 E$ D3 y! e+ P) r
5 P) p9 T& |+ `2 o! \, U K1 a1 Q2 |( n) o2 g/ i; D# y. o5 K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人权应当平等地得到尊重和保护。《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明文规定:被告人不受任何形式的侮辱、好奇的注视或者宣传;应准穿着自己的服装。公捕公判大会将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及其“罪行”强制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这是对他们名誉权的一种公然侵犯和人格的公然贬损。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1988年《关于坚决制止将已决犯、未决犯游街示众的通知》明确指出:务必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不但对死刑罪犯不准游街示众,对其他已决犯、未决犯以及一切违法的人也一律不准游街示众。这里虽禁止的是“游街示众”,但是“游街示众”和公捕公判并没有实质区别(都是“示众”),有的只是侮辱的程度的不同而已。因此,公捕公判大会不仅有侵犯人权之嫌,而且有违公正、平等、文明的现代司法理念。
; H r" k/ M4 ?% q" J+ z+ j
% a8 F8 |& X# \1 b% l( q' b0 K% x8 C1 m) n& f3 p2 I
公捕公判大会有悖“无罪推定”的原则
! i# [& S/ e" p0 _" I3 C! E2 N- k: v* B
/ n% O- a# ~' z& q: R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公捕公判大会在公众场合大张旗鼓地宣传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罪行”,在场围观的人民群众误以为他们是犯罪分子,这等于在事实上给他们定罪了。要知道,犯罪嫌疑人只是涉嫌犯罪的人,还不是犯罪分子,他完全可能是无辜的。即使是刑事被告人被公判,他也可能被二审或者再审改判为无罪。如果将无罪的人“示众”,不仅是对他的人格的侮辱,而且是对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损伤。, y$ T A0 U g! t9 G0 N* f
( n0 T. a4 Y# c. J3 V$ M! H4 L
( |% C% ~( y, R# Q0 d 公捕公判大会不利于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 g" Q$ a! g1 f
1 o% [; P, ]. e( z P( g: n
5 n0 E; S4 b/ y3 D3 I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重刑轻民”传统法律文化,人一旦犯罪,便被贴上“罪犯”的标签,成为终身的耻辱。公捕公判大会会使犯罪分子的罪行广为人知,会使犯罪分子亲属受到羞辱,这是对他们名誉权的一种侵犯。这种侵犯很容易使犯罪分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侮辱感,导致他们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不利于对犯罪分子的教育和改造,不利于他们回归社会。刑罚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对犯罪分子进行教育改造,预防他们重新犯罪,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公捕公判大会显然背离教育和改造的目的。% Z. R8 y5 l( M( H+ F- s) L( U: O
$ P3 G0 u9 \* ^) A$ N0 e9 _' B/ D7 C5 i: {7 j! @% a: |0 @! H
公捕公判大会难以获得遏制犯罪的效果
0 n7 V5 n: p" u
0 p. M( O' k5 p3 f. u2 c: H. ~6 N% t, V- P7 \+ ]
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有言:“刑罚的有效性不在于刑罚的残酷性,而在于刑罚的及时性和不可避免性。” 现代犯罪学的研究已经揭示:(刑罚)威吓的程度和犯罪率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当今中国治安形势严峻,有着复杂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时代背景。“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我们不去检讨我们社会政策中的失误和执法中的疏漏,反而将治安形势恶化的责任全部归咎于犯罪人,以“铁腕”治理犯罪,这是不公正的。司法是理性的,公捕公判大会是典型“广场司法”,会空费司法资源,使国民误以为违法犯罪的人可以侮辱,助长国民的以暴制暴的心态,不利于理性、宽容国民性格的养成,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的构建。. B8 Q( p( H1 n4 d
K+ `4 M# y( j7 ~- H7 L$ c2 q. i h r: i+ `3 G4 \/ I8 _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法院研究室)9 i/ b" R- t+ J* N8 Z! K% S
$ ^" E* v7 C7 [3 z)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