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G) I( q8 b4 v: I- K5 J& v/ q. |& C3 o8 X4 `0 b
3月1日,某媒体以“网民曝”模式披露了广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局长韩某的“性爱日记”。短短一天时间,烟草局长“性爱日记”事件便闹得满城风雨,全国皆知。据说,是韩某的一名情人的老公将日记放在了网上。结果,不但男主角韩某的资料被搜了个底朝天,连日记提到的女主角照片也被“人肉”出来!其势头毫不逊色于当年香港的“艳照门”!
1 J; p, J7 G. w
$ y9 D* {/ \* z: s
, u/ T+ E: P! D! I- R 近几年来,网络曝光、舆论发酵、媒体跟进、权力机关介入的“网民曝”模式已经为公众所知悉并正在广泛实践。已揭露的如“周老虎事件”、“躲猫猫事件”、“俯卧撑事件”等,周久耕、董锋、林嘉祥……还有这些原本不为人知的姓名,都因网友的“青睐”而“名扬天下”。不过今天又多了一个倒霉蛋“韩某”而已,他的下场最终也如网民所愿。
9 K' a7 n; p+ \1 R9 K4 o& `
6 U# \+ O+ k- F% x) x1 ]/ n8 r# Q3 [& `$ P
性爱日记以“醉了”、“射了”为要点,切合了网络反腐的主题,又有人人喜欢的花边八卦,自然得到诸多网民的点击。但如果加以理性分析,即使韩某有罪,但是否就应受此样侮辱?刑事法律上讲求“罪刑相适应”,更可怕的是此事还连累了几名女性,她们已经为人妻或为人母,她们即使与韩某发生了婚外性关系,难道就该受此万民罹骂之耻辱吗?何况他们的亲人更是无辜的,在我们这个本无隐私传统,更兼人人喜欢小广播的国度,可以相信他们的生活一定会“水深火热”。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T6 {, j" l `( M. @4 s, c
" ?# G! M2 I+ N" w
: ]1 x# C8 A, @* H
作为法律人,我实在不愿意这种网络暴力的出现。因为事件将我们当前的法律意识缺憾暴露无遗。
- L8 H( q& }: J: X% z0 U# F9 l7 O& C9 X
t* @! y% u" B2 j2 k 日记是公民隐私,贪官日记亦不例外0 g, B5 h; O$ e6 S/ l
' _7 c1 F4 V+ e, M9 @
8 m# l( K' h, f. o! I6 { 日记记的是什么?是自己的所思所想。网民们根据性爱日记对韩某及他的女人们进行口诛笔伐,按马克思的观点,这种惩罚思想而不是惩罚行为的法律实际上是“恐怖主义的法律”,“是对非法行为的公开认可”。而真正的法律,其调整对象只能是人的外在行为。马克思写道,“我只是由于表现自己,只是由于踏入现实的领域,我才进入受立法者支配的范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之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
2 {1 ?( M1 _ B; v+ e' z, U1 G1 S, ~! f. Y! f
; r$ B, r: G' S* ~3 ~ 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建国初期的“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为了拿胡风开刀,某些人士做了手脚:命令公安部门突击搜查胡风及其所有亲友、学生的家室,以及与胡风有过往来的作家、艺术家们的私人信件、私人日记本,以作为“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罪证。在其中,许多赫赫有名的人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H) B$ b5 c; Z6 f# y- ]
3 F/ N% l! b+ ^8 ?/ `7 m
5 y- _8 Q' M$ \9 \+ g J- D 就这样,最终产生了严重后果,“文革”中的人人互不信任,夫妻相互揭发,这些遗毒之害,今天仍然未绝,性爱日记门就是一例。2 t2 Z, P# h9 G
5 y7 r) Q. ?1 ?/ s# g9 b6 \2 D
- v3 P0 d/ \$ @, X4 T( Z3 ?
有人说官员是公众人物,其隐私权利受限,其日记自然不能视为隐私。但工作日志和私人日记在法律衡量上应当有所区别,相信是不争的事实。性爱日记是工作日志吗?2 e8 {6 J; S5 u$ ]- u# K( _' p- `4 M: Q
( U/ t5 V% \; }3 X6 D" M& e$ \! d( A: Z* y+ L( p
夫妻之间有隐私
: E9 d; w& Y; r% p9 d" Y
! B2 i; G% |* o. s
& `& Y2 H V3 e/ ~ 夫妻之间,古代称闺中私事,说的就是隐私,不宜公之于众。
( z) H) A E/ Q% p# h7 r: r' X% C# y! j5 b- `+ s0 H0 o1 c" a1 o6 h
7 E$ w6 X4 `' f1 K1 C
古代有张敞画眉,说张敞的老婆小时候曾经摔过,伤到眉骨,长大后眉毛有一块总是长不出来,所以每天都要很仔细地画眉。张敞夫妻必定很是恩爱,因为他经常帮他老婆画眉。透过各种渠道,他给老婆画眉的事情和细节,就慢慢流传出去,成了国都人人皆知的秘密和谈资。在汹涌的传言之下,皇帝对张敞展开了调查,问他:第一,艳事是否真的;第二,是否知错。作为官员的张敞迅速做出反应,发表了一个声明,基本表达了如下几个意思:“艳事事件是真的,是我自己干的。这件事是闺房内私事,不算什么。夫妻间的事情比画眉更‘下流’的还有的是呢,且人人都干。”( l! K1 {5 l$ k' h7 b9 ?
. E% x1 H7 R& h, U9 w& z
8 x7 G* K# E" T
此即“闺中之乐,有甚于画眉者”的来源,古代人尚尊重夫妻之私,为何今日为了让贪官身败名裂不惜连累妻子的名声?
3 e- |9 j% T* |' P2 U' w/ K+ D! r6 L0 i& d& Z
, b1 W, h' j" M1 L$ p! ^8 b 婚姻讲求自由,而不是正义8 V7 \5 X6 `/ t
& K [* \! k+ u" b* @% f; W. h
) E- X. j# U& |3 h& o3 B4 _! [ 我国1950年《婚姻法》就已贯彻当时在世界上较先进的“破裂主义”的离婚原则,规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但事实上,以一方有过错为离婚原因的司法思维却长期存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遇罗锦离婚案”引起的关于婚姻是以政治、物质条件还是以爱情为基础,以及离婚标准究竟应该是“理由论”还是“感情论”的社会大讨论和学术争鸣,实际上就是这一观点在个案中的暴发。正如《1980年修改草案说明》中所说:“多年来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掌握偏严”,“我们不能用法律来强行维护已经破裂的婚姻关系,使当事人长期痛苦,甚至使矛盾激化,造成人命案件,对社会、对家庭、对当事人都没有好处”。因此,根据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意见,1980年《婚姻法》改为“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既坚持了离婚自由的原则,又给予法院一定的灵活性。
) g; Z+ Z N6 b7 D4 i8 J. w7 m& R7 Z4 U0 _# W9 z% L8 b
" A$ Q2 K4 ?' b8 s
离婚不是罪,怎么能惩罚?在这个意义上,有婚外性行为的人亦是如此。该发帖男子不珍惜自己妻子的名誉,“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是多么可耻的一件事。因为他违反了夫妻“亲亲得相首匿”的人伦大义。! Z5 f7 O% Y# Q' E- ]( e
* W- ~/ S1 x) ?8 C- }) J9 m; y p t" x$ J! }9 n0 |
婚姻不是人身依附关系' K) A+ l9 D4 \4 H
3 |, A% ]% x4 {7 u# A8 c1 _* B# p0 | T! E
! Z; H4 n- a; W! Y0 x9 t( p
古人讲“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子谓嫁曰归”,其意都在强调女子对男子的人身依赖,亦即男子对女子的一种身份占有。这无疑与男女平等是相悖的。6 V$ @1 v8 W5 ~; `/ g
. f$ m: G7 B& ]! n V3 ^$ B" u. b0 S5 h( V) [5 S$ ?# R- {8 D& l
大宋的西门庆跟潘金莲通奸,武大郎捉奸,按当时法律他完全可以把西门庆潘金莲当场都打死,一点法律责任都不用负。可惜,他“三寸丁谷树皮”,力不如人。在私力救济盛行的时代,拳头大的有理是通行的规则。
- A) \3 _+ E% `+ V4 ?8 z5 h1 A& `8 C4 `$ T
' L: K! e$ q! I: O! E* W# ?
与《金瓶梅》几乎同时诞生的一部伟大小说,叫《醒世姻缘传》,里面描写了因妻子与人通奸而杀了两条人命(奸夫淫妇),不但不被惩罚,反而受表彰的案件。因为在古代无论是官还是民的观念中,都把“妻子”视为丈夫的私人财产,丈夫的财产不经主人同意被人占用,当然可以“家法伺候”。 j% C+ l+ i, w4 P1 e, v$ a1 b
8 I( l& Y7 l% W6 N
5 {; G6 N& C0 ]4 P* P; G3 K 可怕的是,这种传统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市场,那就是捉奸。为此,引出了多少悲惨的案件,相信读者自可查知。) `8 V: B }. L3 w( [
8 U1 f; s* ?- `4 q
/ ]2 D" x! i0 l. A6 k3 k4 O 警惕网络暴力化倾向* C' ?8 m* l* c: h" w+ h
6 w1 \* d) I' P/ z3 [. h
@; C' @0 K" h. z& p* d 2009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原县委书记张某被“双规”后,当地盛传县电视台32岁的女主播李春天被张某包养,她由此走进一场“莫名其妙的谣言旋涡”。于是她到纪委要求自证清明,不予受理。她没有了出路只得在网络上以自己的名誉做赌注。李春天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必须辟谣,我站得正却被人这样诽谤,我不信这个社会扭曲到这个地步,我就不信这个邪了,闹得再大也不怕。”
. v; I+ x2 f, _2 F8 p0 n
0 Z6 Y* {' l8 x# E* W+ R
& X: p1 c2 L3 U8 ` 因为被指责的你在明处,而攻击者在暗处。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想反击都根本不知道敌人在哪儿。你的力何处施?( _3 b2 ~! [% K
]6 ?4 U) h# `2 J h" s6 v3 C. P1 k0 |, A e) b- |- e0 D8 a
无独有偶。生活中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既然手中有某人不良的证据,当面锣对面鼓地谈,直接向有关机关举报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搞得沸沸扬扬,累及无辜呢?“性爱日记”事件无非是一种借助网络的“拳头较量”,这是法治社会所最为忌讳的。
$ t$ \4 U3 p8 X8 H! Q% }
* ]3 }* V X5 K t% Q5 D4 T% Q% @: _3 I1 Y) @2 f
综上,我不赞成这个热“闹”事件。当然,我无意于反对反腐败,不过反腐败也要依法依规。7 C8 b( t9 y% `% G1 N/ d" Q9 `
% ]4 Y% f: }2 i, B6 y$ a7 v- B( ?4 j8 s" r" S2 a
如果不按法依规,在网络暴力下,人人都可能是受害者。而我们看到法律在一边独自哭泣,因为没有人理睬她。, G5 p4 F* a0 x* D: |0 c
Q) N& d- s. u% T# p' \, k+ v" u% J: \: S
" C. J$ y+ x1 K
V* p' o) y0 l& P%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