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87|回复: 0

[民事裁判书](2001)江中法民终字第61号

[复制链接]
广欣usv 发表于 2010-3-22 23: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 |( ?2 s0 T, ]& D
. s3 v* `- f7 k) J) c0 d; p/ Q
(2001)江中法民终字第61号
* M: v. B' s1 Q/ ~$ q——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3-21)
5 n! D! [  _; Q/ y9 S+ e
, y0 p" d( E5 u* r/ g# C                                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 u1 v. q; v% ]0 B4 T  A! _* Y6 w7 R$ w, Y8 T
) @: W% h. ~& s7 p. W  t% p8 `
( K+ n! P  z$ f2 ^: q

( I! v' |% Q8 \1 |( e* U& r1 O9 H" C0 D6 N" v: l3 ^
1 `1 Q7 i* v4 v  H  z/ {- k3 A) q5 _

9 c* r9 b! Y3 n7 v民 事 判 决 书+ C4 @& a9 j5 j% N2 X1 Y0 r

' U( \. A+ @$ O4 a" @; J1 E8 o; e' r5 g% ]; D

6 x( K, s9 L- |, E9 M / \( J' J, q& r8 n

' Q2 Q, N, S! R5 C' n4 ?0 M" P& O
7 _/ c5 @7 l/ U0 S
3 X' R' X+ V4 Z5 s(2001)江中法民终字第61号% a* V# r$ c$ O- X+ E! w

6 i. O1 N! L6 B/ P5 P+ q8 ]4 b4 l* k( x6 u/ J
2 i0 U1 V" U, x: A; N8 I
上诉人(原审被告)林义,男,1918年9月9日出生,新会市人,住(略)。
: R9 z, y1 }0 F& i7 U
  R7 N- x8 s3 E* m1 o1 p/ A# M
4 K/ T0 e  A0 @" l, s( L
上诉人(原审被告)林沅(又名林源),男,1933年10月15日出生,新会市人,住(略)。
, L0 ^1 v5 D4 v; f8 s: f$ S0 ~0 ?6 p8 {8 R1 C! U
5 ]- C5 U3 O+ s& ~& }* O, t
1 P$ }* k5 S) e/ I
上诉人(原审被告)林志坚,女,1934年5月20日出生,新会市人,住(略)。! C" n# @5 ?0 ~1 _& Y, Z
" |, T& a0 A% J+ z

# }) D/ N7 q6 H( }% ]' @8 V! j; }& M3 V: x" B0 ^
上列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林剑鸣,广东永昌律师事务所律师。6 J& h9 v+ [) Y& h
5 Y. W; N* V; ^: O# O: z5 D$ D

5 p+ m- i! ~& K; R$ p7 d0 {* J3 E% P! T0 S+ E& N
共同委托代理人梁景辉,新会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
8 [4 e0 [. H0 z, _; B: f
& Y- k( `& B' n6 V0 u/ v
' F: Z- E6 U, |+ S8 |, d' H3 x" c$ O! r! R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林树森,男,1936年10月2日出生,新会市人,住(略)。  r' [( t9 W* S: Z  c2 w, p, [

$ u  o" A% m/ \- Y+ ^  x# k$ s% I$ {4 t3 r  C, @! v

% a; [- f3 m3 X; R; I  G; e委托代理人李艳芳,广东贯虹律师事务所律师。; Q/ M  D+ Q5 G' N  o

. H* E% @; J; @, O5 G* h
& V) X! t4 Q5 Y0 s  ?( N/ t2 D" K* f4 o3 c8 e8 h9 ]
原审被告林?,男,1924年3月出生,新会市人,住(略)。/ P5 u) X, f  W. \. t0 x! Q
' n; p* B- s% F
7 s1 L, k5 T' w$ L7 S6 i* r* O9 |

7 J- t  {' T$ i1 h1 d上诉人林义、林沅、林志坚因继承纠纷一案,不服新会市人民法院(2000)新法民初字第64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i( u0 |6 _/ X: m2 q0 R

, c% x8 q7 h) |/ m
' w5 \: m0 Q( @1 B& c
" V. l6 h+ ^$ {( b# E4 J本院查明:林树森与林义、林沅、林志坚、林?是堂兄弟关系,他们的祖父林华韶(于1971年去世)曾娶欧阳氏为妻,欧阳氏于1944年11月21日去世,又娶关养(于1994年去世)为妻。林华韶与欧阳氏生育子女五名:长子无名(已夭亡),次子林明策(1966去世),三子林明灼(1975年去世),长女林丽芳(1990年去世),次女林贺春(约1938年去世)。林明策娶妻李玉英(1934年去世)生育儿子林?、林义、林沅、林志坚、林能、及林耀芳、林耀鹏(二人在抗战时期去世,无后人),女儿林耀娟;娶妻顺意(现居住香港)生育儿子林乐等人(均居住香港,其余名址不祥)。林明灼娶妻梁玉馨(1980去世)生育儿子林树森,娶妻吴如女(1935年去世)生育儿子林恒(已故,无后人)、女儿林宝容(已故,后人居住美国,地址不祥)、林贤(现居住香港);娶三妻(已去世,无后人)。林丽芳(1990去世)生育一子(已故),孙子邝健新现住新会市。林贺春(已故),生育一女梁振坤(现住新会市会城镇)。
3 p& n- G$ u2 C4 i) P! B
+ X5 O! p; Z6 R0 H( g6 T3 N9 E$ O% c+ H

; U8 {7 x9 C' I+ v: t/ P0 F% P) m( a争讼房屋座落在新会市会城镇诗书街六巷六号房屋一座,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93.6㎡,是林华韶(又名林殷浦)的产业,1952年核发以林华韶为业主的粤财会字第203626号契证。解放后,政府曾将该房屋部分留给林华韶及其家人居住(林去世后由其子孙及后妻关养居住),其余由房管部门代管,出租给多户居民居住。1981年10月21日国家落实房屋政策,将房管部门代管部分发还给业主林华韶,租住户退出交由林华韶的子孙及关养管业。
6 |% L9 ~5 o# W# H6 y
7 r% A' {# q7 ?. n) R3 g2 u; x9 `- `! Q. }0 x0 G

4 V4 m+ S1 Z& k1964年9月林华韶自书遗嘱一份,该遗嘱明确:除一向不负担老父生活费之亚霖(指林明灼)及其子外,一般子孙皆有居住管理处分此房之权等内容。林华韶将遗嘱寄给在香港生活的林志坚,在澳大利亚生活的林沅、林?等人各一份,1971年林华韶去世。1976年10月7日,关养由他人代书遗嘱一份,并由蒋锦云(是关养与原夫生育的女儿,现已去世)一人签名见证,内容载明:将其先夫林华韶遗下的座落诗书街六巷七号(现为六巷六号)的房屋一间遗产移交孙儿林耀混、林义、林耀能、林耀沅、林志坚为房产的业权管理人。1988年3月14日在部分继承人林贤、关养、林丽芳、林耀娟表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林义、林沅、林志坚、林?及林能五人在新会市公证处申请并取得(88)新内证字第209号公证书,证明争讼之屋由林义、林?、林能、林沅、林志坚五人共同代位继承,并依据公证书于1988年9月21日向房管部门申领了上述五人为所有权人或共有权人的粤房字第1036492号《房屋所有权》,及粤房共证字第0033360号、第0033361号、第0033362号、第0033363号《房屋共有权保持证》。1994年、林树森知道上述五人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于是到新会市公证处反映情况,要求继承,林沅、林义也到该公证处,自愿以赠与形式给一份额林树森,但林树森认为因办证需交税费而不办理公证。1998年12月2日,林树森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新会市公证处的公证书、确认房屋所有权证无效,确认林树森在会城镇诗书街六巷六号房屋的继承份额。
. I5 m, ^! h3 D. V8 h9 W  k0 U/ M7 P3 S+ a
5 a, w6 L8 m$ ^9 e( ~( r! [+ L% |+ A; F
3 r( r* B# [: ]+ D; M5 T
案经原审法院审理认为:林华韶生前虽立有遗嘱,但遗嘱没有明确对讼争之财产的处分意见。关养生前对该财产只享有部分权利,且其订立的遗嘱只有一人签名见证,且见证人已死亡,缺乏形式要件,又在订立遗嘱后表示放弃该财产的继承权,故遗嘱无效。争讼房屋应按法定继承办理,由林华韶的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七条第三项的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1988年9月21日粤房字第1036492号《房屋所有权证》以及粤房共字第0033360号、第0033361号、第0033362号、第0033363号《房屋共有权保持证》。(二)、林华韶遗下座落新会市会城镇诗书街六巷六号房屋一座的业权由其子女林明策、林明灼、林贺春,共同继承。其中林明策的份额由其晚辈直系血亲(含被告林义、林沅、林志坚、林?四人,林耀娟除外)代为继承;林明灼的份额由其法定继承人(含原告林树森,林贤除外)继承,林贺春的份额由其法定继承人梁振坤代位继承。案件受理费11000元由林义、林沅、林志坚负担。2 C& |/ e5 N( o5 F* @
# w$ [2 g; G+ ^' C. I  {9 ^, a
% p) A3 i/ z6 |  I/ W7 G' n

- u1 ~. ~6 z. B! ?2 e9 I宣判后被告林义、林沅、林志坚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上诉称:林华韶的遗嘱已明确“除一向不负担老父生活费之亚霖(即被上诉人林树森的父亲林明灼)及其子外一般儿孙皆有居住管理处分此屋之权”,故原审法院判决对此没有认定是错误的。另关养的遗嘱虽只有一人见证,但遗嘱加盖“新会县会城房产管理处革命委员会”公章,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该遗嘱是有效的。退一步,即使林树森有权继承,但在1994年其知道上诉人等人对争讼房屋办理产权证,而林树森在1998年才提起诉讼,已丧失胜讼权。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
+ k& k# J$ l! ?) \8 i* Z& X( R; @, v$ H: k" v1 ?4 ?

0 n$ [3 p6 H( {" d, A- y4 l$ k- x: r7 J" B
上诉人林义、林沅、林志坚对其陈述事实提供的证据有:新会市公证处公证吴何玲证词,以证明林树森知道其继承权被侵权后超二年才提起诉讼;陈桥?、张显明到庭作证,证明林华韶自书遗嘱确是林华韶所写。
% U) V5 ~* f* V( K) s, V: r- m6 C& [0 U4 Q& g: w( H
6 A. w) h# z% j  R3 p, @! P9 Y

& }) G$ ~  a2 B7 F被上诉人林树森答辩同意原审法院判决,请求维持原判。但无提供新的证据。, _. z- P5 a3 f' A- s1 z

2 d0 O/ l7 R! H* U2 |  T4 [: r; t
6 ]6 c9 W6 ?: k0 C$ U2 m
原审被告林?无答辩。0 _  Q. d- I+ @) U, K, Z0 O
: w: B' E% ~* p. D0 k3 @6 P/ w% G  B. V
% ]& g6 ^! _1 P7 i# L# D

* r% U8 t) Z* c! e被上诉人的委托代理人对上诉人在一审提供的林华韶“遗嘱”提出质疑,认为二审证人是否确是林华韶的学生,且已几十年,能否记得儿时老师的字样,还认为遗嘱内容不合情理;林树森至1998年中旬才知道无权占有、使用该房,故林树森的继承权利没过诉讼时效,公证员何玲证词不真实。+ o, L- _- V9 e- S' C+ M
. [* O# |4 N2 t: t) k4 k7 w
- ~' D- P# k- }0 W- Z6 N. i$ z7 u

/ J- V, p$ Y" U$ h3 D7 Q: ~" L; h根据上述当事人确认的证据、事实以及对当事人争议的证据的认证,本院因此确认了本院以上查明的事实。
, ]9 |# k% h, l7 O  j2 k! f7 X( {* a6 ~+ t5 \% G6 m/ c

- c8 S6 l, b( b
# }4 L. V# l  H  a% m本院认为:双方当事人争讼之房屋是林华韶的遗产。被上诉人林树森虽然对林华韶的自书遗嘱提出质疑,但在上诉人林义、林沅、林志坚及原审被告林?提出林华韶有自书遗嘱时,被上诉人无法举出相应证据反驳,本院综合二位到庭证人(与本案无利害关系)证实该遗嘱确是林华韶书写的情况,关养遗嘱所叙述的“一向由林华韶的孙儿们供养,今后生养死葬也由澳大利亚、香港孙儿供养”内容,应当认定林华韶在书写遗嘱当时,林华韶、关养确由在澳大利亚、香港的孙儿们供养,而林明灼、林树森父子确没有尽到赡养之义务,反而图谋瓜分争讼房屋,林华韶才立下此遗嘱,寄给在香港、澳大利亚的孙儿们。故本院对林华韶的自书遗嘱应予确认。林华韶的遗嘱,是采用排除林明灼、林树森父子对争讼房屋有继承权的方法确定继承权,并无违法,也应予确认,并且是有效的遗嘱。原审法院确认林华韶生前应有遗嘱,但认为遗嘱没有明确对讼争之财产的处分意见,从而确定所有继承人按法定继承显属不当,本案应予纠正。' g  A! |- c5 g

: w- a0 z+ N9 j4 ~  K$ e6 R
# u; G# r. u2 e" q3 N& N% U1 C7 |' @$ P, f+ u9 o2 Q, j$ C1 W
林华韶自书遗嘱排除林明灼、林树森的继承权,关养的遗嘱也无指定林树森有继承权,故林树森对争讼房屋无权继承,对其提出的诉讼请求,应予驳回。至于粤房字第1036492号《房屋所有权证》以及粤房共字第0033360号、第0033361号、第0033362号、第0033363号《房屋共有权利保持证》是否有效,及林华韶的其他儿孙继承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提出诉讼请求,本案不应予以处理。; |$ G7 L+ ^  ~# A; @

2 q$ [& m) S$ i0 {# _/ W4 Q  Q* W& ^6 x) p: x, d0 Z

" g& u3 Y7 \! [- P+ n0 o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 c3 b1 r# o' e$ L' S, z+ j1 D! l, z8 R6 k" v- y

9 |+ h# C7 L3 z/ D- O, N% V* ^! m0 o! g
一、撤销新会市人民法院(2000)新法民初字第647号民事判决。$ ^  L! O- L, e9 y8 X  ^
1 X8 u) m5 {3 E& Y
2 Y. B/ D* G+ A: |3 Y1 ?' h. ~# h) z
$ s& G' |" y% `# v& [( f7 a
二、驳回林树森的诉讼请求。0 w0 Y+ q! J5 Y2 G8 C, j

8 u& k2 O3 ~- p1 d* U( R' [8 d
8 S- E8 l) g; ?2 d: V& Z7 I: i# [& [# }# X7 O) h6 a
本案一审受理费11000元,二审受理费11000元,合共22000元,由林树森负担,上诉人林沅等三人在二审已垫付二审受理费,被上诉人林树森在本判决书生效后十天内付11000元给上诉人林沅等三人。
6 }7 f+ `  e/ r7 A7 h% R- L: x5 `
% `% p/ t* F- G. u) V, b
6 }" ]( w: z: p) r' J6 ^. A0 I
- y5 Z' v. _2 N7 B6 j本判决为终审判决。6 G1 G) Z8 G; l7 e6 X
" w/ \9 l  c5 l6 z7 I! A/ W

: }) I4 |0 C8 [, T0 W7 }+ O5 U5 v# R' b' i5 |2 V

" _/ z2 W/ k. j, X2 ~5 i- v" f" v& O. R

8 Q6 `% u5 R4 n) w( o& G0 _
3 r  t% ]6 v& a& F& \6 E $ m8 m! k& T6 v# Y* g: y0 M

- n: I( N3 b0 W! Q: H( z7 J2 `% U! C3 `9 O. f' m: E( K; V
" H) y) e& [6 A

( x! C1 h1 V0 x. f( h. Z; p- \, a! N! z& v# D
( f, w( F, T0 B! i6 t0 R5 T

) b- }% N5 I2 }$ ~; g% F审  判  长    李  均 成  & v# z, X- G# `

1 _6 H  e# G1 W4 K5 T6 I+ m' M
+ t! O5 x! B. p) \- m( i  m5 D* T/ H6 e1 r  m
审  判  员    赵  志 实  2 Z) k* {4 I: {

7 ]$ |, c$ d5 N- E5 {) Z" q& t. H! X- J
6 ~) O* a# n' p' |' P; e5 H7 b
代理审判员    曹  富 荣  
2 q6 v# I6 @! k
4 s: j4 v$ Q. L( v  C( e& o4 j6 n. M* v) a
( n8 M, {4 u7 l, J
* [  E8 I2 m, y$ H. E% |; k# o( s

3 G7 x2 h% ~7 B$ _0 ?
1 F  J- M% ]# x3 M
0 |" ~& L7 Y; `. t+ [; Z7 W, n二○○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O5 L/ |3 h" q1 ^) y

- n# _8 \3 d/ L  ~/ E3 ~# `/ A$ _( X! C1 q% A

, g6 M$ ^4 i2 E7 g- d
- t5 U4 R. p/ b. p! l; U
, N  z, D: x$ S7 Z* o1 S) P. c8 Q4 e8 c/ k
! @- S. s. K. u" X
书  记  员    段  国 华 0 a. P( Q" T! X: a- Z- O

) h# [( \5 O5 b/ r! h+ @$ d) z, X
7 W$ C6 Z( O1 I# }/ |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9 06:15 , Processed in 0.0702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