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传递昨天在鞍山结束了。作为观众,我是无聊地参与了作为观众的过程,第85个火炬手在我面前接力。3 p# |/ o9 T5 I4 ]0 U
当看到网易百城记中写到鞍山,不由得提神观看。转发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9 U8 b0 q# m8 }* _# R8 s( E6 Z# |6 {9 ?* L0 B% V' k
=======================+ v _& G, m% v9 U5 ]& ~* D
2 m C! \( M$ B2 C/ K+ O) n7 o
鞍山现在的春天比以往来得要更晚一些。% c+ B: g! C @; r, J+ G* f
鞍山,是我东北要写的城市当中的最后一站。我抵达这座城市时,这座以污染著称的工业城市始终在下雨。张生,一位父母均为鞍钢退休职工的建材店小老板,甚至搓着手为来得不巧的大雨向我抱歉:"不然,你可以看看我们鞍山其实现在还是有蓝天白云的。""以前鞍山市内的花比外边的花都要早开个十来天。"三十四岁的张生说,他甚至三十岁前就不太记得鞍山什么时候有过蓝天白云,如果站在一个叫北台的地方,往本溪方向看,可以看到停着一片黑云,黑云下面是本溪。"你看到本溪啥样,别人以前看我们鞍山就啥样,鞍山比现在你看到的本溪污染重多了。"张生说。
( G. V' N; p$ s; W$ l5 K7 C张生介绍,当年许多人都注意到,由于鞍钢的缘故,鞍山市内的温度比周围高几度,春天来得比周围要早,鞍钢厂区能活下来的花,花期会比市内那个其他的花又早一点。还好,鞍山曾在一层厚厚的黑云下笼罩了几十年,甚至有说在卫星上都看不到这座城市,那是几年前的事情,否则,这个文章将写不下去。说实话,我非常担心鞍山不知道该怎么写。4 M3 T. `; m, V! T. L1 W3 j# W
就城市类型而言,因为我此前写过的嘉峪关和大庆,都是典型的那种因为一家工厂而兴起的城市,鞍山该是中国这种城市的老祖先。1916年日本人在鞍山修建昭和制钢所后,才真正有了这座城市。在鞍山这座市区人口200万的城市,鞍钢的职工总人数就高达40万人,和这嘉峪关和大庆一样,当地口语中都有一个其他地方所无的一个词"市政",用以称呼这个城市非主干企业之外的部分。
6 q9 \' V" p# M0 A! u& `" l' C: a
0 Q+ s. I4 S+ U4 b) h鞍山最大的民营企业依然是钢铁业鞍山之难写,还因为它与我此前去过的多数东北城市一样有惊人的相似性,中国没有哪个地方的城市面貌竟然如此单调的一致:一条铁路将这个城市划成东西两个部分,铁西区是工业区,铁东区是商业和生活区。在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这些城市都面临着"铁西区萧条综合症"。大批工人下岗,大批企业倒闭破产,以前全国老大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 u( L8 i& t. s! ^因为它是我最后此行所经的最后一个东北城市,我内心多少希望能在这个城市整体上捎带一点"东北现象"的总结--"东北现象"这个词,其实最早是日本经济学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来的,它专指全东北集体面临着设备老化,缺乏技改资金、效率低下的病症。8 O5 ? i3 d1 m2 H( H( T8 q4 _
--虽然我们的百城记关注的是当下,而非总结历史,但东北城市社会的今天的高度相似性,都来源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虽然我很不喜欢今天东北人的习惯和观念,但必须内心承认,这一切都是特殊历史成因造就的产物。虽然许多东北人喜欢自称强悍豪放,但我更倾向于认为,相比多数地方的南方人,作为一个集体,东北人是被特殊历史塑造成中国最善良而柔弱的一群人。
- w- E$ A" w7 Y! m7 E9 N" r
/ J4 ~9 G6 Q# {/ `/ p鞍山城市广场,老式建筑是焦化研究所,右边红色小楼才是市委因为对历史好奇,我曾发现,解放后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的突然跃迁,其实很大程度首先来自东北工业基地生产能力的恢复,先是张作霖父子,后是日本侵略者,几十年经营,使东北成为日本之外亚洲第二个具有完备工业体系的地方,其工业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关内。以鞍钢为例,有历史教材统计,内战前的1946年,中国钢铁生产能力仅90万吨,但1941年时,鞍钢已经具备年产铁250万吨、钢锭130万吨、钢材75万吨的能力,在亚洲,仅有日本本土的八幡制铁所(新日铁)比它规模稍大。' x7 x. ?$ ?* U/ I6 i/ b
1950年代的中苏蜜月期间,中国绝大部分的工业投资和苏联援助项目均集中在东北,而鞍钢作为新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工业基地,1953年,中央曾下达过《集中全国力量,首先建设鞍钢》的文件。人力、物力、财力被空前集中到这个城市,它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
* \3 l8 `# j* w# H- n( ~- \其后,鞍钢就一直作为一只光挤奶不食草的超级奶牛,这个92年历史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炼钢轧钢技术基本停留在日本人逃跑时代的那个水平,而在嘉峪关、包头、武汉、攀枝花、北京钢铁厂的家属区,我们都曾见到操一口鞍山音的退休老工人,闲坐下来,他会对你诉说当年被从故乡调到这里的援建往事。" r& H. P0 g0 e
在漫长的停滞时期,在中国拥有特殊地位的鞍钢人无疑一直是骄傲的,在举国贫苦的时代,鞍钢人的工资待遇稍好于"市政",还拥有稍稍的福利。父亲在钢厂工作的周媛说:"原来在鞍山盛行'双钢'。就是一个家庭的两个人都是鞍钢的。幸福!光荣!"( |/ Q# V( w. k# I
而特殊历史背景的政治机缘也看上了鞍钢,为它笼罩了特殊的神圣光环。--喜欢群众运动、生来反感严密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的毛泽东,曾把鞍钢管理制度中引入的"两参一改三结合"上升为"鞍钢宪法",以与苏联人专家治厂的"马钢宪法"相对。
& k. _) u9 d* e3 W$ @5 p. R& Y当然,伴随着对国家无偿上缴利润的荣光,鞍钢也同样无法避免当时国企普遍的人浮于事。张生的父亲一直效力于鞍钢的保卫部门,他曾经的主要任务是抓那些上半时旷工、早退的人员。
) R. L0 C, i& z. I. F" `
" l! v4 `! G, G千山是鞍山人的骄傲我来到这座城市时,距它第一次阵痛的1994-1996年,已过去了10余年。那时这个企业正为三角债的苦痛缠身,它每年的企业留利仅3000万,还在用日据时期的平炉炼钢法,全国经济形势和自身包袱沉重,使这个企业第一次出现积压、减产,成为一个严重拖欠贷款的亏损企业。依附于这个钢铁厂而生的城市同样一片衰朽苍老,与东北各工业城市一样,这个城市的民居建筑面积远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张生说,鞍山当时几乎到处是平房,不少人住的房子还是日本人当年修建的,有些甚至是几家人共住。# t8 ~, O" w1 B* t N X
2002年是这个城市伴随鞍钢改制的第二次阵痛,仅这个企业的服务部门的18万职工,就有70%人员下岗没有工资,占城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被买断的职工,大多获每年的工龄300元的补偿。在一个每个家庭都与一个企业相关的城市,突然出现的大面积剩余劳动力,除非离开这座城市,否则找到一份能糊口的工作并不容易。鞍钢和这座城市在为这个国家服务半个世纪后,以巨大的职工利益牺牲换得了自身技术改造。这个城市的人民也自此开始见到真正的蓝天白云。
; f U3 R% s1 b# P$ f* H2 w/ E r其实,鞍山是"东北现象"症状最轻的城市,也是最早走出低谷的城市。在辽宁,这个城市的繁荣富裕程度,仅次于大连、沈阳。而在东北,辽宁又是经济形势最好的地方。3 ^8 A" V1 i% F6 }& A/ M& ?; w
如果哈大高速公路是我看到过的最容易损坏的高速公路--它每年的这个季节都要整体重修一次,那么鞍山市区的道路,则是我此行见过的城市中破损程度最高的,但道路的高损毁率,也许是这个城市繁荣的特殊象征,没有哪个城市的出出进进的那重型车辆会有鞍山这么多。当然,作为东北特有的繁荣富裕的象征:洗浴中心,密度应当以鞍山为最。9 i, L7 Z1 u5 `
与沈阳一样,你在鞍山铁路桥这个传统的分界线上,已很难截然分出铁西区和铁东区的两重世界。沈阳铁西区的前领导人谷春立调到鞍山后,以同样雷霆万钧的力量拆迁改造了这座城市的铁西区,很多小商小店被迅速关闭,大批工厂被整体搬迁,落户更西的几个工业园区。1 T# b, g# {; g9 |, E, T
/ @- g* H2 p% l9 y
这个炼油厂即将被搬迁出市区无疑,这个城市希望能更多地摆脱对钢铁业的单纯依赖,它引进的大批投资项目都是在试图增进这个城市的工业门类,但落户此间新崛起的民营企业,大多是重工业,明显是鞍钢的伴生企业。而且,鞍钢本身的实力--据称它是国内钢铁企业惟一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企业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列车对钢铁的渴求,它的效益以惊人的速度递增。
; e0 ~* c6 o8 k相比嘉峪关和大庆,鞍山市的大厂家属区的特征要薄弱得多,今天子承父业的情形也少得多。对许多有能力选择进入鞍钢的鞍山人来说,虽然它相对待遇优厚,但管理严格,自由度小,缺乏足够吸引力。鞍工人在厂区行走,甚至不能并肩而行。
- B' u5 Y7 ?1 X# i: g硕士毕业后即失业在家的陈媛,曾有一次顶母亲的班进入政府机关好单位的机会,但要中断学业,理所当然被拒绝。父母希望法律专业的她能在鞍山考公务员,但她认为,要去适应体制,需要复出的代价和挣扎太大,所以,她一直在鞍山和大连沈阳三个城市来回飘荡,处在一种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之中。因为这个依然以钢铁业为重心的城市,给他们的机会太少。"我周围的同学,80%都没有回到鞍山。"必须在结尾强调一下,以给避免误导那些没有去过鞍山的读者。钢铁比城市更著名的鞍山,并非一个硬朗的城市,而是一个风景异常秀丽的地方,我住的酒店不远,有一块大牌子,上书"南有黄山,北有千山"。你当然可能对此不以为然,但我乘车从千山脚下往汤岗子温泉的途中,迷蒙的雨雾中,周围山峦起伏的柔和秀丽轮廓,时时要我产生身在江南的错觉,很难相信钢铁厂就在不远处。. j, T* O+ ?/ R. K2 d% g" I( l6 X
张生在被问及最喜欢的城市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第一是大连,第二么?他犹豫了一下,沈阳城大人多,对他这样的生意人来说意味着机会多,但鞍山有一样是沈阳比不了的,就是它的自然环境,再说,鞍山普通人明显要比沈阳人更富,他很看好鞍山。
4 |5 W$ l$ C8 x/ M( p8 `作为一个南方人,不到东北不知道它曾经的辉煌和牺牲,更无法想象它经历的苦痛。祝福鞍山人,加油,东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