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关干部上班时在办公室打扑克、玩电脑游戏、吃东西、睡觉、织毛衣……不久前,江苏省赣榆县电视台播出了53名在工作时出现“机关病”的现场录像,这53名干部均受到严肃处理。这些录像是赣榆县的“秘密”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在暗访时用针孔摄像机偷拍下来的。
7 T3 P! {6 T5 Y T 2003年下半年以来,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主动面向社会聘请了一百多名群众,作为“秘密”的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对全县90多家机关单位的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暗访监督。此举有效地治理了“机关病”,但同时也有些人对此质疑,有的认为此举有些“过激”,有的提出是否会导致侵犯个人隐私等其他后果?还有的怀疑是否合法。为此,记者日前赴赣榆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4 E( q. r( B. i$ ]* Y* ^ 一、群众监督员身份高度机密 * X$ X" m- k) T$ T
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位于县城文化路16号。在简朴的办公室内,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副主任、赣榆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刘永绪,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成立于2003年下半年,直接隶属于县委县政府,人员主要从县纪委和县监察局抽调。该中心的前身是“赣榆县软环境办公室”,后来为了强化行政监察职能,便改组成立了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这样,既能对机关干部进行监督,同时又有查处权,可依据国家《行政监察法》等规定,对违反工作纪律的人员进行处理。”刘永绪说。中心成立后,配备了从县纪委等部门抽调来的8名专职干部。由专职干部到各机关去抽查、督察,一方面人手不足,另一方面,去多了也就认识或脸熟了,一去,人家就知道了,会暂时装个样子应付一下。这样的明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机关病”依旧。 ; Z6 ?" v) n) ]" ?" i
面对这种情况,赣榆县委一位主要领导想出一个新招:面向社会聘请人民群众做监督员。2003年下半年,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面向社会招聘行政效能信息群众监督员的消息,在赣榆电视台、当地报纸、电台等公布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刘永绪说:“这项工作完全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当时一共有600多人来报名,报名的有群众,有70多岁的农村老党员,也有教师、医生、工人,还有外来投资者,涵盖了各层面。” ; X/ P4 Z# n2 L) G9 y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我们有一定的标准,首先人品必须正派。考虑在各乡镇、各行业的配置均衡,共挑选了一百余人担任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给他们发了证书,并分别单独做了些基本培训。”刘永绪说,“我们还作出特别规定,这些群众信息监督员的身份属于高度机密,只有纪委副书记和我,以及中心另外一名主任,只有我们3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和身份。群众信息监督员之间也是互相不知道的。保密,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他们更有效地工作,同时也是为了对他们进行保护。” + S4 R9 K, N% m3 J" A5 c I, s
二、53名违纪干部被偷拍曝光
1 d9 o5 w. h7 b% ? B3 ~- \ 据介绍,这100多名群众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把发现、收集到的机关干部违反工作纪律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反映到监察中心,二是对机关工作进行暗访。为了便于把暗访到的问题形成固定证据,中心专门拨出2万多元,购置了一台微型针孔摄像机,把暗访发现的问题悄悄拍摄下来。
( ^* N$ e% t: z4 h$ {$ M1 ^- ?* ] 一百多名“秘密”的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开始工作后,提供了大量反映问题的信息。他们的暗访也是经常性的,有的是他们独自去暗访,有的是叫他们跟随前来投资办事的外商,到各机关单位暗访。迄今各种种暗访已进行了几十次,拍摄到的录像带达十几盘。不久前,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把2004年群众监督员暗访拍摄的录像资料进行了集中整理,挑选出其中53个存在明显违纪问题的画面制作成一部专题片,在赣榆县电视台公开播放曝光。“为了改变机关作风,‘家丑’也要外扬。”刘永绪说,“公开曝光,是为了借助舆论力量促进这一改变进程。” 9 O3 J6 s% K9 D
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办公室于主任在电脑上为记者播放了那部公开曝光的专题片VCD光碟。“针孔”镜头画面显示,2004年5月19日下午17 59,县劳动保障局一女同志提前下班;04年5月19日,青口镇政府一机关干部提前下班;04年5月20日,沙河工商所一干部上班时把脚跷到办公桌上;04年12月15日17点,县水利局一干部玩电脑游戏;04年8月18日,石桥镇计生办几名干部上班时打扑克;还有上班时看电视的,吃东西的,织毛衣的,纳鞋垫的,等等。记者看到,由于是用针孔摄像机偷拍的,画面晃动很厉害,但显示的内容很清晰。 ?0 m$ J" U! `, D
据介绍,暗访录像播出后,立即在全县掀起了机关作风整改热潮,各“涉案”单位连夜召开会议,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尽情自我剖析,加强整改。按照相关规定,“涉案”的53名当事人受到了严肃处理,其中3人被免职,5人受到党纪处分,39人被停职待岗,1人被辞退,5人被通报批评。 $ e: o; ^& A( J0 P: |
三、记者随监督员暗访机关
/ @6 M4 k9 }) ]1 x 监察中心办公室于主任指着一名外表普普通通的男子对记者说:“他就是我们的一名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已做过多次暗访拍摄,上次公开曝光的53人违纪录像,就有部分是他暗访时偷拍的。”记者询问他的姓名、职业等状况,均被监察中心的几名负责干部阻止:“他是县里的普通老百姓,他的身份对外是绝对保密的。你就叫他X吧。”X向记者谈了他加入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的原因:“我对于机关工作作风问题早有切身感受,以前吃过多次苦头。几年前,我去办户口,管事的干部脸难看不说,经常不在岗,不知跑哪去了,等半天也不见来,经常一趟趟白跑。以前对类似这种现象气愤,但没办法,管不了,监察中心聘请群众监督员,我很高兴,终于有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这工作虽然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但很有意义,我喜欢做。” 6 g* q2 o7 D7 D! `$ ^* l8 \
在记者的要求下,监察中心负责人同意记者跟随这名“X”带着微型针孔摄像机一同去暗访,临出发时,他们再三向记者强调:“一定要保密,不可暴露。”路上,X对记者说:“我是‘地下工作者’,暗访时一般都是以去办事的老百姓的身份去,到得多的主要是那些与群众办事接触密切的单位,以及有执法权的机关和窗口单位。”5月26日上午8:50,记者随X到了县国土局办证大厅,记者看到,里面的工作人员全都服装整洁,胸前佩戴着工作卡。X问一名工作人员:“我的房子与别人存在产权纠纷,土地证没办下来,不知该怎么办?”工作人员彬彬有礼微笑着回答:“存在产权争议的房产,暂时不能办土地证,须等到纠纷解决后才可办理。”上午9:10,来到县环保局办公室,X问:“我找了个池子想养鱼,但不知水质能不能养,你们能给我测测吗?”工作人员热情地说,可以到环保局检测站检测,并详细介绍了需要检测项目的相关情况。9:20,来到了县城管执法局二楼办公室,X说,他想在城关街上摆个摊卖小吃,不知能不能摆?工作人员热情地把X领到楼下城管执法队,把X介绍给了队长,执法队长问明情况,礼貌地回答:“按规定,在城区不能乱摆摊。我派队员和你一起,到你要摆摊的地点去看看适不适合摆摊,然后才能决定。”
: d r1 n& z* r% ` d 就这样,一连走了5家机关,都没有暗访到任何问题,所到之处,机关干部们的服务都很让人满意。X说:“自从我们群众信息监督员开始行动以来,每次暗访发现的问题一次比一次少,尤其是前不久53人的问题被公开播放后,最近多次暗访几乎拍不到什么问题了。”记者问:“什么问题也拍不到,你不感到遗憾吗?”X笑了:“暗访拍不到问题,说明机关工作作风改好了,这正是我希望的。”
4 e9 p; B, d9 X1 Y5 d+ O2 \. w
9 [& `7 ~: N% d- I' X
1 }+ l) i/ p+ x" W9 A 暗访过程中,记者向X提出,可否拍一张他暗访的照片,不拍正面,只拍背影。X说:“千万不要拍。你把照片放到报纸上,熟悉我的人可能会从背影认出我来。连我的老婆和父母家人都不知道我干这个,绝对不能叫他们知道。”
6 o; E8 X4 k4 P) E& g" ]* f& h 四、争议:此举是否过于偏激?
% l) U7 y% b* ^ 赣榆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副主任刘永绪说,此举大大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改善了投资环境,群众满意,客商也满意,“但这种做法对我们来说是头一回,没有先例可借鉴,我们是摸索着干。”刘永绪还介绍说,此举在连云港属于首创,取得的经验和效果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并已开始在全市其他区县进行推广。不久前,河南省扶沟县委书记率团来赣榆学习考察时,专门要求刘永绪到河南去给他们全县干部讲课,要在扶沟推广赣榆的经验。
, v- ~; G5 {( z a& l 记者在街上随机询问了一些当地群众,他们大都表示知道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群众信息监督员暗访拍摄的事,并对此表示赞成。一名50多岁的妇女说:“从电视看的,曝光了,曝光得好,干部拿着工资不好好工作,就该曝光!”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机关干部。县政府的一位机关干部说:“机关干部上班时就应当好好工作,暗访偷拍的镜头其实相当于群众的眼睛,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只要遵守纪律认真工作,就可以很坦然,不怕谁来拍,也不会因此感到有什么紧张的。” 7 Q* g- e( K6 t8 S7 J; X7 F* R
也有被偷拍并曝光后受到处分的机关工作人员,觉得这种处理重了些。石桥镇计生办2名工作人员去年8月在上班时间打牌,被暗访的群众监督员拍到后曝光。石桥镇计生办姜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事后,我自己也作了严肃检讨,打牌的两名工作人员公开检讨,不光丢面子,每人还被扣罚了400元,那是他们一个月的全部工资。这处罚确实有些偏重,如果第一次发现后予以批评教育,以后发现再犯时再予以重罚,那样可能会更合适些。虽然觉得处罚重了些,但毕竟上班时打牌违反了工作纪律,对于曝光处理,我们还是能接受的。况且,这是为了赣榆的发展。” " r5 p/ E/ Y K9 Q
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一位机关干部说:“整治机关病的途径应该有很多,为什么非要采取曝光这种极端手段呢?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每时每刻都尽善尽美,假如某个干部平时都一贯表现很好,只在某个时刻因某种因素而状态欠佳,而这凑巧被暗访拍到曝光了,那么对他是不公平的。”
# [$ m0 V( I; s8 c8 y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平日上班时,说不准哪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来办事的人就是暗访的群众监督员呢,我心里总会绷着根弦,甚至感到有些紧张不自在,要时刻小心翼翼地注意对来办事的群众的服务态度,随时保持自己的形象,不敢随意散漫。这样确实能促进改变机关工作作风,但这样做是否过激了些?偷拍合法吗?难道我在上班时挠挠头、挖挖鼻孔,这样的私事也要被偷拍去吗?这样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权呢?” * Y5 ~' P8 _. T# m E3 \6 m! K: x
江苏鸣啸律师a>事务所主任李鹏展律师a>认为,机关人员在办公场所、在工作状态下发生的事,一般不会涉及个人隐私。当然,这应当有个“度”的限制,比如,不得到更衣室、卫生间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场所去拍摄。此举虽然从法律上讲没什么问题,但领导机关这么做,下面群众难免仿效,假如因此导致针孔摄像机在当地泛滥,难免会压缩人们的隐私空间。
1 }& j$ O0 H: d) z2 C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一位专家说,从道理上说,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群众有权对干部进行监督,包括明察和暗访。一般来说,这种监督应当是常态的、制度化的。工作拖沓、效率低、门难进、脸难看等“机关病”,是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赣榆县的这种做法,与央视《焦点访谈》等一些暗访曝光举措类似,属于一种“非常态”的监督,对于整治“机关病”确实能起到一定效果。
. M, d! ]0 ~0 r: j0 v 但这位专家又表示,作为一种探索,我们对此应持谨慎的态度。机关干部也是人,应当实行人性化管理,这种非常态的监督如果做过了头,可能会使机关干部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虽能取得一时之效,毕竟不是长远之策。另外,每个群众都有权监督干部,是否有必要再去专门聘请群众监督员?如何加强这些群众监督员的管理,防止出现群众监督员的身份特殊化?假如果其中有人利用其身份,或者有人冒充监督员的身份做些“出格”的事,该如何防范?这都是值得谨慎思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