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300|回复: 0

京城土地流转第一案开庭(图)

[复制链接]
kcsxfxo 发表于 2009-3-20 13: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庭时,因人数太多,作为原告的一些村民只好在旁听席就座。 记者周民摄
(北京)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村的108户村民认为,村委会通过假造《土地流转合同》,把理应发包给他们的土地流转给了村委会经营,因此将村委会诉至法院,要求确认流转合同无效,并依法取得流转合同所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昨天,海淀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据悉,此案是土地流转新政推出之后,北京法院受理的首起土地流转纠纷案。
“我本人根本没签过这个合同,合同的时间也有问题”。昨天庭审时,坐在原告席上的村民张宝军回答法官提问时说,署名为他本人的《土地流转合同》,“完全是欺骗,是伪造的”。
村民们认为,村委会的做法违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等、自愿的原则,侵犯了村民的经济利益,以他们名义签订的流转合同是伪造的。对于合同的真伪,村民与村委会在庭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法院未当庭宣判此案。
  ■庭后追访
土地承包人不知地在何处
庭后,记者看到村民们所签署的那份《土地流转合同》。合同中虽然规定了村民每人每年可领取400元的土地流转收益金,但有关土地被征用、占用或者升值后收益分配情况却没有涉及到。
“我们都不知道自己那1.3亩在哪儿。”村民全福来说,他觉得自己“还没有承包到土地,地就流转出去了”。
“是啊,一旦政府征用,我们到哪去要土地补偿?哪块地是我们的?”村民全福春也愤愤不平,“谁不知道现在北京近郊区的土地升值机会大啊”,这份合同要是生效,就相当于他们失去了土地升值可能获得的利益。
村民们说自己已吃过这样的亏了。几年前修六环时,周家巷村的几百亩土地被征用。当时国家下发的占地费和安置费,他们每个人只分到了2000元钱,而村委会领导的亲属却在补偿中获得了很大收益。村民们认为,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承包的地在哪,所以即便有利益也轮不到我们头上,如果莫名其妙地流转了,更谈不上会有什么收益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26 15:39 , Processed in 0.0748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