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524|回复: 0

反腐败,法治是最佳选择

[复制链接]
EQaZiVNG 发表于 2009-3-30 10: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法律能否根治腐败”这个话题,难以用“能”或者“否”来直接回答,这是讨论这个话题应持的理性态度,因为即是在法治化程度最高的那些国家,它们虽然一直同犯罪斗争着,但犯罪至今仍然存在着——这至少可以说明,目前还无法根除犯罪。
9 |6 C' _3 [6 d# f6 j9 U
" j9 N( A2 ?8 B" _1 m; i' [5 _! {7 G# g
  [b]法律只管该管的STRONG> ! j: m* r3 P( f6 X

# _- F( L* \  |3 f9 k% {* P9 P
  I7 j$ I3 d, M0 e+ j9 R# ~( }5 @( d  首先,腐败不是法律概念,法律只管该管的。腐败是一个大众化概念,原喻领导干部或者公职人员等违法乱纪不保名节,常常特指领导干部或者公职人员实施经济犯罪行为,后来其含义逐渐宽泛化,但均暗含有道德评判成分——即原本高尚或者不应该堕落,但现在堕落了,因此,无论从形式上看或者从本质上看,腐败都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一个非法律概念(即腐败)与法律联系在一起,很可能会造成一些混乱,而法律只应管它该管的,有些腐败现行法律管不了。
/ X; l( m3 a/ U; Z
$ Q. E/ [$ r! c$ C0 f
1 S6 h/ P( z$ }* l  i  [b]设计制度时须先假定人为小人STRONG>
: D+ N! R, C: }# j
$ F( F. ^) N( _; [
$ a* R) c! h8 g4 T: s0 C) @+ `  其次,人性本恶,设计制度时须先假定人为小人。俗语“先小人,后君子”就蕴涵着这个论断,只可惜这并未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而 “人之初,性本善”及其演绎产物反倒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宰,于是,人的自我道德约束被赋以重任。事实证明,这是很有问题的。因此,必须反思“人之初,性本善”,进而承认人性本恶,学习一些国家的有效经验,在设计制度时就先假定人为小人,用制度来防之反之。
1 b% F( v: x3 V0 g; t
9 C! Q3 b7 E' y0 j6 m
8 ]5 Y/ B3 F- a' j: v" Z, s* y  [b]法治是最佳选择STRONG>8 g) l& Y8 j  V8 h, l9 P! y

/ `4 x" e; M3 T' r
) ?5 I0 y/ F  V1 x" Q5 u, t  最后,人治与法治的优劣之别让我们做出抉择。先讲这么一个故事:有七个人组成一个合作体,他们每天都面临着分出每人一碗共七碗粥来吃饭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他们选了一个被公认为最公正的人来主持分粥,开始时这个人还分得较为公平,大家比较满意,但后来就分得厚此薄彼向东背西了……于是,其余六个人陆续换了个遍,相似的一幕也就重复了六遍。怎么办?智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谁主持分粥,谁就端最后一碗,必须让其他人先挑选。这次,再也没有更换分粥人了,因为分粥者必须分得公平,否则,他自己只有端最后那碗稀汤寡水缺斤短两的粥了。这个故事充分展示了人治与法治的优劣之别,它告诉我们,仅靠人的自我道德约束(即人治)是不长久的,是靠不住的,只有好的办法(即法治和治官)才能使整个社会获得最大的公正,因而法治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 [3 U5 d2 i, z/ _$ b7 x! q( B- F+ n
. q4 a6 l/ U5 m4 x
3 h! T8 s4 x* S$ L4 ?+ M& e% m  [
  (作者单位:472100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民法院)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 14:58 , Processed in 0.0830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