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216|回复: 0

专家:2008年反腐倡廉呈现五个特点

[复制链接]
人马座 发表于 2008-12-30 10: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反腐倡廉年度报告:2008年十大廉政新闻

    2008年,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2008年十大廉政新闻反映了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五个发展特点:
    首先,反腐倡廉建设
总体部署更加完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颁布和实施具有标志性意义,它是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规定内容的具体实践和阶段性安排。制定这样的《工作规划》,在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其次,反腐倡廉建设与社会生活的结合更加紧密。一是与廉洁奥运相结合。可以说,廉洁办奥运是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验,是综合反腐的一次实践。二是与重大资金使用的监督相结合。2008年多灾多难,我国政府把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要求与抗震救灾工作相结合,特别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在进行财政支持的同时,实施严格的、相配套的廉政措施,这是近年来不多见的。这说明政府已把财政监督的工作要求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两件大事不仅为我们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而且为我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开展反腐败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第三,反腐倡廉建设措施更加多样。一是继续保持惩处腐败的高压状态。从陈良宇、刘志华等高官被判刑可以看出,我们党和国家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正在加大,决不姑息任何腐败分子的存在。二是反腐手段的现代化。网络为廉政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一些本来无法以正式渠道反映的材料和信息经网络一传播,就会引起责任部门的重视。当然,在发挥网络反腐作用的同时,如何让网民秉持公共理性,避免信息虚假和过激言行,建设一个信息处理和筛选机制,真正发挥网络的公共空间作用,是一个现实的制度问题。三是问责常态化。近年来已有十余名省部级高官被“问”倒,这说明高官问责并不是作秀,已成为廉政建设的一种常态。当然,如何进一步发挥问责的预防和惩处功能,避免只问不责,让问的过程公开化,需要我们从制度上进行深入探索。

    第四,反腐倡廉建设领域更加广泛。一是商业贿赂治理继续深入开展。自我国2006年开始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关于商业贿赂的定性和立法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从司法解释的角度明确商业贿赂犯罪的定罪依据,把医务人员、教师等人的行为也纳入法律规范范围,有利于打击日益严重的医药腐败和教育腐败。二是农村基层的廉政建设成为重点,当前,紧要之处在于尽快建立完善农村资金管理制度。

    最后,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一是新闻监督的反监督问题。记者领取监督对象的“封口费”早已是一个潜规则,为什么在2008
    年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一个重要原因是真假记者领取“封口费”过程被公开曝光了。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即谁来监督监督者。新闻舆论是重要的反腐倡廉建设力量,若监督者不能实现行业自律、遵守职业道德,那么我们还能企望被监督者的廉政自律吗?二是官员出国管理问题。杨湘洪滞留法国长期未归,提示我们对当前问题官员外逃现象应引起重视。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成言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3 15:44 , Processed in 0.0789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