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218|回复: 0

七地民警联手五擒空中大盗

[复制链接]
strongye 发表于 2009-2-5 11: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米高空中,机舱内,一个皮包被悄然拉开……乘客2万元被盗。
    这是半年前,HU7842航班发生的空中盗案。
    此后,空中大盗接连作案。西安、重庆、武汉、上海、温州、成都、沈阳等七地机场民警联袂布控,织就天罗地网。在半年追踪间,大盗曾四次逃脱。
    2月4日,记者从民航陕西
机场公安局获悉,在第五次交手时,空中大盗落网。此案现已侦查结束,近日将移送检察院。
    第一次交手:擦肩而过2008年6月12日下午约4时,民航陕西机场公安局刑侦支队接到指令:在武汉飞往西安的HU7842航班上,一位沈姓男乘客包里的2万元现金被盗。
    此时,飞机已经落地,140多名乘客搭乘2辆摆渡车驶向出口处。
    刑警拦车检查。几个人起哄,一些乘客大声嚷嚷,不愿配合。刑警立即给大家做工作。这时,一男子报告:在座位下突然发现一件被报纸裹住的东西。刑警打开报纸,发现里面正是沈某丢失的2万元现金。
    最佳调查时间已被错过。刑侦支队立即对所有乘客登机资料进行核查,最后发现该航班有3人使用第一代假身份证,其中一人叫“于晨亮”。
    第二次交手:打草惊蛇一周之后,6月18日,“于晨亮”再次用假身份证从重庆飞往武汉。陕西机场刑警将情况通报给重庆。
    重庆机场警方反馈说,在6月17日西安飞往重庆的航班上,一乘客1500元现金被盗。
    陕西机场民警对6月17日西安飞往重庆的航班上的乘客资料排查,没发现“于晨亮”,但发现有3人使用假身份证,其中一个名叫“向汉松”的男子形迹可疑,经过大量影像对比,发现“向汉松”和“于晨亮”是一个人。
    6月18日,重庆飞往武汉的飞机上,一男乘客4000元钱被盗。
    6月下旬,警方发现,“于晨亮”购买从武汉飞往上海的机票,于是通知武汉,对“于晨亮”重点布控。意外的是,“于”并未在飞机上动手。是警方判断失误还是打草惊蛇了?
    第三次交手:险些得手6月29日,“向汉松”订了6月30日从上海飞往温州的机票,陕西机场民警立即通知上海和温州机场布控。
    “向汉松”从温州机场下飞机,民警要其到办公室配合调查。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位乘客提醒民警,“旁边的包也是这位先生的”。而另外一个乘客说这个包是自己的并不是“向汉松”的。此时第一个乘客感到不解,“不是他的包,为何刚才他在里面翻?”
    虽然“向汉松”将手伸进了别人的包里,但是包里没有现金,他并没得手。
    证据不足,温州警方以使用假身份证对“向汉松”行政拘留10天。
    第四次交手:金蝉脱壳10月11日,一位叫汉斯皮特(译音)的外国人从北京乘飞机到西安,遭窃。
    陕西机场民警核对机上乘客资料,发现一名叫“高远军”的男子使用假身份证,且“高远军”当时就坐在汉斯皮特后方。
    将“高远军”、“于晨亮”、“向汉松”的有关资料进行对比,警方发现竟是一个人。
    10月23日,“高远军”乘西安飞往银川的飞机,民警派人跟踪,但“高远军”并没出手。
    第五次交手:顺藤摸瓜10月底,民航召开打击机上偷盗行为会议。会议上的一条信息引起陕西机场民警注意:盗贼马某在无锡落网,承认其在飞往沈阳的飞机上盗窃8万。还说6月12日,他随“于晨亮”盗窃2万,当警方搜查时,将钱扔到了摆渡车里。马某交代,他是“于晨亮”的徒弟,两人是老乡。
    11月24日,“于晨亮”又从成都飞往重庆,陕西通知成都抓捕。11月26日,“于晨亮”被陕西机场民警带回。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名叫王乃永,35岁,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农民。2008年12月30日,王乃永因涉嫌盗窃被逮捕。(通讯员 陈颖哲 记者 台建林)
    【业内人士】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乘坐飞机时财物是安全的,不会发生失窃现象,因为飞机上的人员相对较少,中途不能下机,飞机票也比较贵,小偷是不会在飞机上作案的。然而,“空中大盗”的出现为飞机乘客敲响了警钟。因此,乘坐飞机的旅客也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多留个心眼防着点“空中大盗”。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2 06:10 , Processed in 0.0873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