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打假,慎用“黑名单”
据《北京青年报》前段时间报道,目前网上出现了一个名叫“求职打假黑名单”的网站。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用人过程中有不妥或者是违法的行为,很有可能被该网站列入“黑名单”中。据悉,该网站并非专门的权威评选机构,但每一个网友都可以向其举报,然后该网将可能把该公司列入“黑名单”之中并将其“劣迹”公之于众。针对这种求职打假方式,各方反应不一。求职打假达到这种程度也算不一般了,采用“黑名单”方式也是别具一格。那么这种方式究竟好不好呢?依笔者之见,还是谨慎使用,因为那个“度”是很难把握好的。提供一个场所,设置一个交流平台,让大家讲讲在求职过程中的种种际遇和种种挫折,发泄心中的不满和郁闷,同时揭发一些用人单位的欺骗等不当行为,让大家有所提防,尤其是在现在的求职高峰时期,这的确是好事,也是善举。但也应看到,“求职打假黑名单”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给大家一个发泄的窗口与交流的平台之作用,但也会有很大的负面效果。谁也不敢保证每一个人发的帖子反映的情况是真实客观的。在该网站上,有的人说的比较公正,有的人纯粹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有的人上升到了谩骂的程度。因此,客观与否,公正与否,很难分辨。发帖者的心态是怎样的,居心何在?倘若真的只是“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心里先舒服了再说”,那还真的有些不妥。殊不知“祸从口出”之意?遇到不公平之待遇或是受到违法行为之侵害,不满是很正常的。你可以在心中谩骂,甚至也可以假想你也如此待他,但你只是可以想,却不能随便乱说乱做。法律不管你是怎样想,却约束你的行为举止。如果你的行为,你的言谈,侵害了别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将可能制裁你。而作为“黑名单”网站的管理者是否履行了管理的职责呢?提供交流的平台是你的功绩,但若管理不严或是失职,那可能就是你的过错。作为这种求职打假的平台,保持信息的客观真实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很有可能出现混乱。因为这里采取的是一种点名批评的方式,既是对号入座,那就存在很大的风险。一个人,两个人,或是几个人失实的发泄,可能影响不大,但是一旦人多了,难免会产生恶劣的影响,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而这很有可能影响求职者的求职心态,也很有可能侵害公司的名誉权。尽管现在有些单位,有些求职者不在意,但很难确保以后不在意。因此网站管理者还是很有必要对网站的言论进行适当的管理,尽量限制谩骂、失实、歪曲等不当言论的发表。如此一来,既满足了大家的发泄欲望,也保证了自己的安全,何乐而不为?
求职者发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有时也是必需的,但也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可以行使言论自由权利,但不能乱用和滥用。笔者希望“求职打假黑名单”网站真的起到求职打假的作用,但也应注意保护自己,不要最后别人打假到自己的头上。因此,在求职打假过程,使用“黑名单”公之于众的方式,还是谨慎一点为好。而作为求职者或是在职者,一旦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最根本的还是寻找有关部门了解反映情况,如果有必要还可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