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fgsqu 发表于 2009-4-10 17:22:20

“滕老太捡空瓶被拘事件”:热评如潮,理性有几?

  湖南常德市临澧县59岁农村老太滕自英,在从长沙回临澧途中,在所乘列车上捡了28个空瓶子,被怀化铁路公安处石门县火车站派出所拘留。(红网6月1日)此事经媒体披露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热评如潮。笔者于今日上午10时用“百度”搜索了一下,发现相关网页已达47,500篇之多。


  综观各种评论,可谓“一边倒”,几乎全是对警方滥权行为的批评与质疑。再兼滕老太是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孙女凑医药费而乘车返乡,铁路公安机关作出处罚的根据又是所谓的“内部规定”,更是引起了公愤。于是,对该事件的评论,就不再停留于法律层面,而日渐上升到了道德和道义的高度。如,指责铁路公安机关“有着险恶的‘犯罪分子假设’和固执的‘农村人歧视’”,“是骄横的铁路垄断企业文化,培养出来了服务者不把乘客放在眼里的飞扬跋扈”,“与其把这件事看作是执法环节问题,不如把它看作是如何对待‘穷人自救’问题更恰当更警醒”,从而呼吁“请给‘穷人自救’留一道门”等等。


  在脱离法律议题的同时,更严重的是对有关事实和细节的疏忽。根据红网记者5月30日、31日两天前往临澧、石门的实地调查,发现公安机关的案卷材料与滕自英所言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有几点尤值注意:一是滕老太在列车上捡拾瓶子时,乘警曾进行劝阻和制止,而她不予理会;二是对滕老太的实际拘留并非5天,而是39小时,公安机关在发现她身体患病后,及时准其请假出所;三是事件发生期间,铁路公安机关正在开展治安专项整治行动,在列车上捡垃圾也是整治对象之一。


  果如警方所言,则滕老太之所以被拘,就并非单是“在列车上捡瓶子”,而是“不听民警劝阻和制止”。况且,滕老太的行为又发生在“治安专项整治行动”期间,警方因而考虑从重处罚,亦非不可理喻。再则,警方得知实情后,也及时采取了较为妥当的的善后措施。但这些事实和细节,却被评论者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他们用道义的声讨代替了理性的分析,用宏大的话语遮掩了对事实真相的探究。


  当然,即便警方所言属实,其行为仍有许多可商榷之处。比如,滕老太是第一次在火车上车捡垃圾,且系孙女患病、家庭贫困所致,即使有“不听劝阻和制止”的行为,也未必非要给予拘留。但必须提醒诸位的是,这是我们在充分了解有关信息,特别是了解了滕老太及其家庭情况后作出的一种判断,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分析。但实际情况却是,公安机关和办案民警当时并不掌握这些信息,他们并不能确认滕老太是或者不是职业的拾荒者,更无从知道她还有个孙女患有白血病、家境十分窘迫。他们只能根据现场获取的有限信息,作出相关的处理决定。


  正如苏力教授在评论“延安黄碟案”时所说的:“警察的警务活动往往具有突发性,必须凭着本能来应付,因此不可能要求他都是在规则指导下理性地行动或对应,因此只要从事先的角度看大致合乎情理就可以了”,“我们千万要记住,不要用法官、法律人的眼光来要求警官,更不能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要求警官。”而观乎当今的时评家,几乎个个都在扮演“事后诸葛亮”的角色,其宏论看似十分高明,实际上并无多大用处。


  据悉,广州铁路公安局、湖南省公安厅已先后介入,对该案中是否存在执法问题、民警是否违法乱纪等情况开展调查,有关结果很快就会公布。因而,奉劝时评家们,不妨多一分耐心和理性,少一些急躁和偏激,在事件真相大白之前,先莫无限上纲、妄下结论。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博士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滕老太捡空瓶被拘事件”:热评如潮,理性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