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AmlMms 发表于 2009-4-13 19:15:35

职工犯罪折射企业管理漏洞

  今年上半年,山东文登法院审理了六起职工盗窃、侵占企业财物的犯罪案件,对25名被告人判罪量刑,其中涉及企业在职工人(含临时工)19人,离辞退工人(含临时工)2人。判刑最重的为五年有期徒刑,最轻的单处罚金刑,涉案财物总值19万余元,给企业造成近二十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通过审理案件归纳此类犯罪有以下特征:(一)企业职工利用企业管理的疏漏和自身便利条件,直接从厂房车间偷取成品、原料及废旧材料,出手倒卖换取非法利益。(二)多人参与,交叉结伙,共同犯罪,并且多次作案。风机厂被盗案显示,七名职工在11个月的时间里对本厂行窃37次,每次多则五人,少则两人,涉案人数最多,作案次数也最多。(三)罪犯年龄小,25岁以下青少年占17人,并且均为单身,多数还居住在工厂宿舍。锡祺工艺品公司被盗案的五名罪犯岁数都不过20岁,而且都是外地来打工的,有两名住宿本厂。(四)被盗物品大多以废品低价出卖,人均犯罪所得数额不大,但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黑豹公司职工邢某将闲置在车间的900余米地下电缆截成二三十公分的小段带出厂外,以废铜出卖,获利不足三万元,面企业当初为铺设该电缆投入资金不下十万元。


  频繁的职工犯罪现象不仅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也给企业形象和企业名誉带来负面影响,这些案充分暴露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漏洞:


  一是流动多,固定少。劳动力市开放促使企业用人方面倾向临时制,临时工人多,固定工人少,职工流动性大,不稳定性大,难以培养职工对企业的感情以及爱岗敬业、视厂如自家的职业精神。


  二是使用多,体恤少。企业对劳动力只注中使用和利用,缺乏对职工个人及家庭的人文关怀,劳资双方缺少感情沟通。有些企业常常以各种理由克扣工资奖金,损害职工利益,造成职工不满,诱使工人偷盗企业财物弥补损失或打击报复。


  三是财物多,管理少。生产型企业原料、产品、边角料等多而杂,仓库有门不锁,原料任意领取,废料随间推放,明显存在看管不善,管理不到位的情形,为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


  四是保安多,作用少。企业都配有专职保安人员,通常人数不少于三人,但职工仍可以在保安人员眼皮底下挟带产品出厂,有些保安只看大门,对工厂周边环境防范不到位,职工隔墙抛物,能顺利把大小物品搬出厂。


  五是问题多,重视少。有些企业管理者只重效益,认为效益上去了就“不在乎几块废铜旧铁”,对职工小偷小摸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养虎为患,酿成犯罪大案。


  效益是企业的命脉,但是管理不容忽视,企业效益与企业的人、财、物管理并举并重才是企业立足市场立足不败之地的关键,因此,法官提醒企业管理者,重视管理,堵防犯罪,避免因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工犯罪折射企业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