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ifyDNY 发表于 2009-5-29 18:31:45

公务员招考制度酝酿重大改革

  本期焦点


  一、国家公务员局挂牌成立


  二、上海、湖北两地对公务员招考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


  三、人事部国家公务员局改革当前的管理体制的两方面:薪酬制度改革,将国家公务员的各种隐形收入明确化;改革考试录用制度,更多地实行真正的平等录用。


  “我们还没有接到上级通知,目前不方便谈这些。”


  4月14日,《法制周报》记者致电上海市人事局,就先一天当地媒体《东方早报》称上海市级机关将拒绝从应届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的消息进行核实。该局接电话的一位官员言谈非常谨慎。


  该报道说,根据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日前提出的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等12家单位已着手试点从区县和街道的优秀公务员中选调工作人员。今后,市级机关的公务员将全部从下级机关中选拔,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录。


  此消息经网络传播后,立即成为当天的热点新闻。有人反对,也有人赞同。反对者认为,这是对大学生就业的歧视。一位大学生在网上留言说:“我们现在就业本来就很困难,上海这么做,等于雪上加霜。”但赞同者则认为,从下级机关选拔公务员,有助于优化公务员结构队伍。


  在当天,还有两条重要新闻也和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有关。一是中国广播网称,随着国家公务员局的挂牌,该局将启动下一阶段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包括薪酬制度的改革;二是来自武汉的消息则称,湖北省委组织部表示,在未来3"5年之内,该省公务员将100%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刚出校门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将不再具备报考公务员的资格。“


  热翻天的公务员考试


  有关机构逐渐给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职位增加的苛刻条件,并不能抵消广大学生竞相报考各级国家机关公务员的热情。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仅在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中,报名人数多达100万人,比2007年增加3成多。其中报名与招考数比例最悬殊的,近5000人竞争一个职位。


  “报考公务员,虽然竞争激烈,但这是一考定终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小胡告诉记者,国家机关的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有发展前途,这些都对广大求职者形成了相当大的诱惑,所以大家乐意去挤这座独木桥。


  在国家机关当公务员有哪些具体的好处?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供职于某国家直属局的小陆向《法制周报》算了一笔具体账。


  首先是仕途前途光明。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只要不出大的纰漏,通常在3年左右能晋升到副处级岗位,这个级别相当于地方的副县长。“我如果到地方基层去工作,拼死拼活一辈子,恐怕也难干到副县长。但在中央国家机关,一路上去,退休时当个厅局级是很正常的。”


  第二是经济账。小陆说,从表面上,到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不如到大型企业。一个普通科员,一月下来各种收入大约在3000元左右。这远远不如一些跨国公司动辄近万元的月薪。但问题是,在国家机关有很多隐性收入,一个典型的情形是,虽然现在机关不分房,但很多机关自己曾经储备有大量房源,在里面工作的人,用很低的价格就可以买到高价房子。小陆说,自己的一个同学a>刚去某部工作一年,就以每平方米4680元的价格,买到一处108平方米的房子,而该房的市场价为每平方米2.1万元。“这相当于刚工作就赚到了180万元,任何一家外企也比不上这样的待遇。”


  第三是社会资源账。在国家机关工作,每天和官员打交道,手里掌握权力和资源。时间一长,就能办很多事。小陆说,有一次他帮家乡的县长找到自己所在局的司长吃饭,顺利谈好了一个项目的签批,后来县长要给他10万元表示感谢,他没敢收。“我不收不等于别人不收。”小陆说,这样的风光,不是普通的企业员工能比得上的。


  第四是稳定。在机关工作,相当于铁饭碗,只要不违法,这辈子就是公家的人,单位管了一切。这和过去的铁饭碗没有什么区别。


  机关的内幕


  大约从1997年开始,国家实行公务员招考制度,一大批应届毕业生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机关。


  在当时看来,这种公开招录方式为人才a>选拔提供了较好的途径,比起过去实行国家分配制度来,这种选拔方式能将更多优秀人才a>招录进国家机关。


  但慢慢地人们发现,由于过去十年间公务员招录限定只面向应届毕业生,使得公务员来源单一,一些真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难以获得考试机会,机关里慢慢充斥着书生气。2007年,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与团市委联合调研发现,擅长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优势明显,2007年上海市新录取公务员中有59.7%是应届毕业生。


  这种录用制度的缺陷显而易见:一些学生从家门到校门,再由校门到机关门,这种被称为“三门干部”的人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缺乏对群众疾苦的了解,也不具有应对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极易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很难做到关注民生、贴近实际。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长期的公务员考试中,一些考试培训机构慢慢发现了公务员考试的规律,办起了培训班。一些大学生为了毕业后当公务员,从大三开始,就一头钻进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中。这样的考试,开始培养新一类考试机器。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种现象,国家机关公开招录公务员的制度发生了改变。2005年,过去只招应届毕业生的公务员考试,开始有部分职位面向社会在职人员。而到了2007年,有的机关干脆在招考条件中要求必须具备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改革方向


  就在数天前,人事部国家公务员局挂牌成立。消息显示,该局将承担管理我国800万公务员的重任,而如何改革当前的管理体制,则是国家公务员局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改革的方向,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薪酬制度改革,即将国家公务员的各种隐形的收入明确化,再比照其他行业进行确定。彻底抛弃过去那种高福利、低工资的薪酬制度。一是改革考试录用制度,即更多地实行真正的平等录用。


  宪法专家指出,公务员招录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劳动就业的问题,还涉及到公民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权利,这是宪法确立的权利,因此,对公务员招录制度的改革,必须注重以宪法原则为准绳,防止出现歧视现象。


  正因如此,有人对上海市和湖北省未来的公务员管理与招考制度改革方向提出了质疑,认为一刀切式地禁止应届毕业生报考,也有歧视的嫌疑,只有公平地实行开放式报名和平等竞争,才有真正的公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务员招考制度酝酿重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