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wnie 发表于 2009-2-14 09:22:21

不宜过分夸大痞子童谣的危害性

  最近,安徽合肥一些小学流行一种“童谣”,诸如“今年学费真他妈的贵,学习写字真他妈的累,不如加入黑社会……”,“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没人陪,四年级的美女没人追,五年级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级的情书漫天飞……小妞小妞我爱你,生个儿子叫乌龟……”。类似的“痞子童谣”已经在校园泛滥(据1月3日《安徽市场报》消息)。
  毋庸多言,以上这些“童谣”听来非常刺耳,反映出的问题值得警惕。痞子童谣的泛滥,更多的根源在于社会。当前,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行为,使一些青少年生活在一片灯红酒绿的染缸中或者各种更为复杂的环境中,由于孩子们的心理尚不成熟,喜欢模仿以及进入青春期后各种意识的萌动、爆发等等,使他们容易受到不健康事物的诱惑,进而想入非非。
  但是,我们却没有必要过分夸大痞子童谣的危害性。任何人为的不切实际的夸大,都可能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进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危害。事实上,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孩子们的学习已非常紧张,他们只是把“童谣”当着口令绕一绕,好玩罢了,他们的所思所想并非就恰如“童谣”内容所反映的那样。
  过来人都清楚,任何一个人的童年阶段都可能遇到不尽相同的童谣,其中不乏不健康的,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不断增长,那些“童谣”也必将从我们的嘴边消失。新的健康的文化知识必将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因此,家长没有必要因为一个小小的童谣把神经绷得紧紧的,而要在顺其自然之中,理性地春风细雨般地用好的儿歌、儿童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最终驱除掉孩子口中的痞子童谣。
  当然,从创新教育的角度看,痞子童谣更大的程度上是给学校、家庭带来一种信号,它使学校、家庭反思现在我们提供给孩子成长、教育的环境,这些环境存在诸多的不足与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社会信息的泛滥,不健康文化的滋生,意识形态的融会,社会转型期的精神迷失……而孩子们的意识又恰处于朦胧中,是非辨别力差,判断力不强等,因此,家长、学校的责任重大,如何探索一套适合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机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宜过分夸大痞子童谣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