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44|回复: 0

周叶中剽窃事件:为什么会有沉默的大多数

[复制链接]
梦能成真吗 发表于 2009-4-2 19: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玉圣先生撰文(学术正义与学术共同体——读贺卫方《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 2006.1.14,学术批评网。)指出:“周叶中教授事件几乎是再典型不过的学术不端案例”,但“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与既往的为抄袭案辩护一样,相当多的人始终为周叶中教授鸣冤叫屈,大有“正不压邪” 之势;除了《中国青年报》和《中国经济时报》排除压力和阻力而发表报道外,其他数以千万计的主流报纸一概集体失语;除了杨支柱、萧翰和贺卫方外,诺大的中国法学界,也大都沉默而鲜有认真发言者。”
0 P0 w/ ^; S- ?# S1 c
$ Q1 U+ X3 k' r! x" N% p  杨先生的文章称贺卫方先生的那篇“《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再次证明:特立独行贺卫方,卫天卫地卫法学”的看法我非常同意,可还没有进一步分析法学界为什么只有少数人“独立特行”的原因,“冷眼旁观,目前的法学家群体能够承受吾等芸芸众生这一双双望眼欲穿的眼睛”的原因何在?其实,这并非法学界独有的迟钝和冷漠,而是整个学术界的普遍现象。仔细想来,根源在于对学术权力的恐惧和对利益得失的担心。
  i2 t' u# L: w9 @
* G  m% K% S& s* u) r1 p  周叶中先生除了在武汉大学的任职以外,还是“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司法考试a>命题委员会委员。”,除了这些固定的职务以外,还有可能被司法部、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临时聘为学术评价机构的评委,法学界人士的评奖、项目评定,博导、硕导的确认,教材编写人员的任命都有可能落在他的手里;从间接的来说,因为某单位的人对他的批评,该单位的博士点、硕士点、重点学科的评定也可能失去这重要的一票。$ Q* R; u% V& X/ z+ l
# P. H: h! r! a0 s8 z& u
  在周叶中事件中,受害人王天成先生被众多看客们认准是永远不可能在主流学术界有出头之日的;而这位曾经被委以“重大政治任务”的周叶中先生则有可能因为某些特殊需要而被特殊保护。按中国的潜规则,周叶中事件极有可能会不了了之----身为学术官员的周叶中先生恐怕也深知其中奥妙才 敢如此有恃无恐。贺卫方等先生敢于挺身而出乃是因为无私者无畏或者无求者无畏;而沉默的大多数既便可以私下表示对学术腐败的愤慨和受害者的同情,又怎会愿意为这一场大局已定的学术纷争站出来牺牲自己的利益呢?而在众多学者们的小算盘之下所形成的一团和气,又何止造就一个周叶中事件的“正不压邪”之势,更多的学术腐败者和腐败特征更加隐秘的学霸、学阀不就是这样炼成的吗?
6 B5 M+ @" ~* |$ B1 f" V
6 ?" Y, W4 i5 R1 X% Y4 K  如此说来,周叶中事件形成今天的发展态势,除了法学界人士的学术道德值得遣责以外,更应当追问的还是学术行政化、学术政治化的固疾。没有合理的体制保障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又怎会有客观公正、不留情面的学术批评呢?( Z& S5 {, r+ x+ |7 p8 e. G+ Q* o# b& b

  [* A' y/ z$ m6 M' R& Y, G  引文来源:学术正义与学术共同体— —读贺卫方《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2006.1.14,学术批评网??? 作者:杨玉圣,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7-8 13:18 , Processed in 0.0870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