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268|回复: 0

狠抓综治各项措施落实 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

[复制链接]
qwrfiip 发表于 2009-5-18 12: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91.9%、2006年92%、2007年93.3%……逐年拾阶而上的群众安全感,无疑是整个社会治安形势最具说服力的“晴雨表”。
平安你我,平安中国。群众安全感一点一滴的提升,是与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狠抓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平安创建之路不可分割的。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平安与和谐如影相随,相辅相成。我们一如既往地沿着这条前无古人、中国独创的平安和谐之路扎实奋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将呈现给人们更加平安、更加和谐的美好前景。

回眸过去的四年,“五大关键词”勾勒出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前行的坚实步履。
【关键词一】
一票否决动真碰硬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狠抓领导责任制的落实,保证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的进一步贯彻实施,促进了齐抓共管格局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

2008年发生的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当地主要领导被一票否决,就地免职。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是关键。”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领导干部真正负起责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此同时,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层层签订责任书,普遍建立和完善了激励制约机制、监督查究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把手”负总责的要求得到进一步落实,维护稳定是政绩、是第一责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地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意识,把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推进平安建设的实绩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晋职晋级、管理监督和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党委组织部门,认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档案。进一步完善和用好警示、诫勉谈话、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具体办法和程序,严格责任追究,敢于动真碰硬,通过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工作的衔接,严格兑现奖惩措施。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已基本落实“一岗双责”的综治责任制。许多地方形成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领创平安建设的工作格局。
【关键词二】
坚持并发展“枫桥经验”
45年前,浙江枫桥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几十年来,“枫桥经验”在推广应用中不断丰富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成为全国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

2008年11月24日,中央综治委、浙江省委在浙江绍兴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5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指出,坚持并发展“枫桥经验”,要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要毫不动摇地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平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努力创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要切实履行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夯实基础,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是“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的核心。近年来,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把排查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注重“抓小”、“抓苗头”、“抓源头”,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排查调处工作的方式方法。

江苏南通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北京怀柔的“双向承诺责任制”,天津大港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企地联动”……在新的形势下,浙江“枫桥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各地普遍加强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作用,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北京奥运会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安全顺利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08年3月至9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活动(简称“两个排查”活动),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据统计,仅2008年,全国各地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11.8万多个,整治好转10.9万多个。各地共排查矛盾纠纷255万多起,调处243万多起,调处成功率95.3%;有效防止了大量“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全国发生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17.2%。

【关键词三】
“新市民”感受家的温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以一亿多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既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需要社会各界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群体。

面对这样一支庞大的社会人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从政策上明确对于流动人口将从“管理控制”转向“服务管理”。“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这些日渐广为认同的理念,成为这个意见的工作方针。

面对新情况、新要求,我国一些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省份,积极探索“民本化”的管理服务新模式,将外来人员当作“新市民”,建造“新市民公寓”,努力为流动人口创造安居乐业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2007年9月1日,深圳市在盐田区进行居住证试点。这意味着居住证持有人与深圳市户籍居民可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强了非户籍人口对深圳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浙江省取消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二元分类,按照实有人口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了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全省还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馆业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以房管人”、“人户一致”管理,促进服务管理措施的落实。

云南省的许多地方推广实行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窗口,落实流动人口协查、通报、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务工就业的合理引导,对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入学与本市居民实行同等待遇,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自我维权意识,遏制了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高发的势头。

上海市加强社会管理,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进一步健全。该市以禁毒、社区矫正、社区青少年管理为突破口,注册成立三个社团组织,组建了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等犯罪高发人群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加快了工作对象融入社会的速度,减少了不和谐因素。

求职务工、司法援助、社会保险、住房贷款、购车挂牌……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享受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待遇。江苏省外来务工者李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城市的天空下,是我们共同的家,民本化的管理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

【关键词四】
科技创安改善治安环境
设门岗、装铁门、亮路灯、安探头……各地针对老城区、城郊接合部的治安防范难点,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夯实平安根基,运用科技的力量,为每个公民织就了一张安全的“天罗地网”。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道一度案件高发,被广东省确定为治安重点整治地区。一时间,白云区抽调工作队、市综治委派驻特派员进驻石井街道开展整治工作。石井街道24个社区配强了社区民警,同时成立了由民警和治安员组成的便衣中队,专门打击“两抢”犯罪。街道还全面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共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682个,建成视频监控指挥中心1个,社区监控室14个,路面岗亭监控点15个。

通过技防等有效措施,石井地区的治安状况明显得到改善,2007年1月至8月,该地区刑事立案下降10.6%,“两抢”立案下降37.54%,命案大幅下降。
结合区域特点,上海市广泛开展平安商务楼宇、平安企业、平安商业街、平安市场等创建活动,通过在商务楼宇、企业商圈等建立综治工作室、派驻综治干部、健全工作制度等方式,逐步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措施通过平安创建的平台向企业、单位延伸和拓展。

北京市科技创安工程在金融领域率先实现完全覆盖,如今全市金融系统营业场所全部实现了报警联网,银行、证券、保险、邮政等3800多个营业网点和1200多辆运钞车连续11年实现盗抢不成的目标。不仅如此,北京科技创安工程已经拓展到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技防设施普及率达到100%,公共繁华场所技防设施普及率达到近90%。

仅2006年,四川省就投入技防建设资金5.39亿元,广泛在城区主要街道、重点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场所和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部位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和报警设施。到2007年底,全省地级市城区全部完成“天网工程”建设,城市重点区域监控设施建成率将达100%。

城市中有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农村中“气死贼”报警器彰显威力。吉林省综治办和省公安边防总队在农村地区,以十户为单位设立一个警铃报警装置,全村联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全村出动,群防群治,有效地预防和震慑了犯罪,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关键词五】
志愿者构筑“铜墙铁壁”
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出席,1.8万名运动员竞技,4万多名记者报道……北京奥运会是我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时间最长的大型国际活动,同时也是国际安全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届奥运会。

夺得平安奥运“金牌”,群防群治威力不容小觑。北京市用综治体制开展奥运安保人民战争,以最大的动员力度,最强的组织力度和最有力的保障力度,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广泛参与奥运安保工作。大力整合群防群治队伍,以治保积极分子为主体,组建治安志愿者协会及各区县、街乡、社区三级分会,发展并建设成一支50万人的治安巡逻志愿者队伍,有效加强了新时期群防群治组织和社会动员工作。

作为协办城市的天津组建了21万人的“平安天津志愿者”队伍,活跃于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奥运场馆、训练场地周边和大大小小的街巷道路上,以辅助政府部门加强社区、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治安防范为主要任务,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公共秩序,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了全市社会治安整体平稳。如今,这支志愿者队伍整建制保留,正在天津城乡开展“平安社区行动”,努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天津市的这一创新做法,受到了中央综治委的肯定。平安建设志愿者催生群防群治新形式,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将成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保安服务公司、治安巡防队、综治特派员、综治专职社工、治安楼栋长、综治协管员、治安中心户长、家庭治安联系人等,进一步发展壮大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

中央综治委大力推广浙江省在乡镇(街道)成立综治工作中心的做法,本着整合力量、整合资源、精干高效、方便群众的原则,通过综治工作中心这个平台,协调有关部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使综治工作中心成为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维护稳定的有力抓手。

各地还在村、社区推广建立综治办或综治工作站(室),在农村推广治安中心户长的做法,大力推进警务进村、进社区,进一步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全面铺开,各地已建综治工作服务站(点)10万多个,组建专职治安联防队伍210多万人。综治协管员、平安建设志愿者、治安中心户长等群防群治队伍已构筑起一面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铜墙铁壁”。(记者
徐伟)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11-24 07:54 , Processed in 0.0723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