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01|回复: 0

电动自行车事故缘何频发

[复制链接]
泰安qsl 发表于 2009-6-14 22: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几年,由于电动自行车数量剧增,因其与机动车之间争道、抢道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约占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数量的80%。江苏省无锡市南长法院专题分析了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的特点、原因并提出建议。. N  ]4 u+ J/ U3 k% H
% D: e) K4 y. E  _/ }

, y8 p) Z7 x- t  X0 R( z* Q! l  一、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主要特点:  F  B2 I5 B. x8 q
/ @: _: {# @/ l5 |
' w: _; S* w7 U. B  _1 L! x+ `5 e
  1、事故后果比较严重。由于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的人员大多不采用佩戴头盔等安全措施,加上其车辆本身质量大、速度快,甚至经常违法载人载物,因此,一旦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的人往往是电动自行车驾驶和乘坐人员。; U. L3 b& o" v! [' @
7 S+ k% F& z0 q$ N6 L
2 z9 l  e5 A1 B4 G
  2、事故原因大多是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违章。由于数量巨大,在交警部门管理间隙,驾驶者不按规定分道行驶、不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酒后行驶等陋习时有发生,因此造成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 T. D0 I3 R* A4 T

& y) f2 \( I1 Z; D0 ~
: N* }3 I  _8 `  u  B  e2 D  3、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我院06年审理的交通事故案件中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为158件,07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87件,08年上半年已经达到120件。事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L/ g* u6 y) q' v! M+ B5 g* [

  u- {4 M% R2 A* l
, F9 `+ Y' K+ V' y5 j  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 _; _, w) y. m
8 @$ l) s+ A; ^/ i$ c2 G2 ^- q$ X, i4 a! D( @) u9 R
  1、缺乏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法律法规a>。目前,除了道路交通安全法a>对电动自行车作出少许规定之外,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的法律、法规,使其生产、销售、使用、管理均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和质量规定。这也给一些不法厂家、销售者有可乘之机,制造、销售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为交通事故埋下隐患。2 R, r5 {/ _+ J& r1 s

( P2 n- }% q1 o  S5 @. R  @
+ w, ^, N; E8 b# ]  2、电动自行车驾驶者安全意识淡薄、驾驶技能差。由于驾驶者不需要经过专门的驾驶技能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买车后即可“上岗”,因此他们大多漠视交通法规,不服从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等。加上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有些人的驾驶技能还停留在自行车的水平,对路面情况把握不准、估计不足,遇到紧急情况容易慌张失措,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7 j% G! u& W- B- {, E/ g2 P" `. j( B7 Y9 U: j% }
8 |- W( j2 ], b# W9 e
  3、违法载人载物、车速过快导致制动性能变差。由于使用电动自行车便捷且成本较低,很多货物的运输就由以往的“打车”或“包车”变为了不需要租车费用的电动车运输,甚至很多人特意买来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更有甚者,违法改装车辆,使得车速可达50到60公里/小时。负荷过重以及车速过快均导致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时难以控制,制动性能减弱,遭遇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I2 U1 f. d0 K/ Z/ i
; p  r0 J" l1 O# T; O) L
( Y0 Q7 E7 c0 m6 D; a& Q3 m
  4、整治强度、处罚力度不大。目前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交警部门人手少,对于上下班高峰时段的大量电动车违章情况,交警也只能处理一小部分,并且是教育为主,处罚较少,这样的力度显然无法起到警示作用。另外,由于电动车被界定为“非机动车”,一旦其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无论有无过错,在一定数额下,均由机动车负责“买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电动自行车违章的气焰。
7 a) {6 n# f: O) B  O8 A% z8 N& Z1 v# y# R
. A1 o. F" C- |+ n
  三、几点建议:
# \6 R! z0 C0 E1 e. a/ X/ _8 h) k6 e/ g1 \( O" n! a
& h& q( {) b. p8 _- B& e' E$ L
  1、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并有效落实,规范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使用。从制度上对该行业进行约束,严格规范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环节,定期进行质量抽查,从源头上进行把关,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对电动车的使用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全面落实相应法律、法规,变被动处理为主动整治,加大力度,对事故多发地段及城市主干道开展集中治理和不定期巡查,遏制电动自行车违章情况的发生。% [' x8 r% j* V1 e, W

0 |! M, d3 e. _9 R6 V7 I
. [( s% S9 ]8 }3 X3 [- X  2、注重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驾驶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驾驶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是降低事故频率的主要途径。要有效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多样化的进行法制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推广,适时展示各种因电动自行车违章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引导群众养成遵守交通法规、抵制违章行为的意识,使其真正能够在行动上有效落实。7 H3 b# g& r, f' }5 k# N
* E' m7 |2 n' O" o

8 p+ M7 K+ k+ H7 S- C: y, j" t  3、对驾驶者进行驾驶技术的培训。发挥社区功能,根据自愿原则进行报名,定期邀请有丰富驾驶经验者开展讲座等,介绍各路线的具体交通情况和驾驶技巧、应急措施等,对新驾驶者提供一定的免费驾驶技能培训,便于其尽快熟悉电动自行车的驾驶。# S6 \) j/ q! q

# s2 C! c' {! W5 I1 Y) f
+ p0 u% r2 I4 o4 D. S  4、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章的处罚力度。对于无牌证上路、违章载人载物、擅闯信号灯等违章行为,加大现场处罚力度,严格执法,形成对电动自行车整治的高压态势,督促驾驶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2 16:52 , Processed in 0.0697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