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650|回复: 0

清朝名吏判词和邓玉娇之判决比对

[复制链接]
ddsnutr 发表于 2009-7-6 1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古已有之,毛泽东同志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详见《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而《清朝名吏判牍》所载张船山《拒奸杀人之判》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一篇关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珍贵历史文献。现将案情和判词分别介绍如下:
! c- D0 J2 F2 e0 q, U/ z
* C) v( k$ n( G  |  T! V8 `$ e5 R4 R3 @; ^
  有陶文凤者,涎其弟妇丁氏美貌,屡调戏之未得间。一日,其弟文麟因事赴亲串家,夜不能返。文凤以时不可失,机不可逸,一手执刀,一手执银锭两只,从窗中跳入丁氏房中,要求非礼。丁氏初不允,继见执刀在手,因佯许也。双双解衣,丁氏并先登榻以诱之。文凤喜不自禁,以刀置床下,而亦登榻也。不料丁氏眼疾手快,见彼置刀登榻,即急趋床下,拔刀而起,文凤猝不及意,竟被斩死。次日鸣于官,县不能决,呈控至府。/ r* O% a& s+ k4 E+ ~

# k% Q2 D8 k% y: G3 C: f: L9 K% N1 C" b
  张船山(1764-1814),四川遂宁人,清乾隆进士。本案是张出任莱州知府期间办理的一件拒奸杀人案件。对此案,张船山悉心研判,便得其实,随后下笔判丁氏无罪。判词曰:
' w, ^. K- C7 z# Y# Z
& P3 }0 J; Z! T- S. x/ Q
0 @) O# }, v% k5 k; P8 L  (一)审得陶丁氏戳死陶文凤一案,确系因抗拒强奸,情急自救,遂至出此。又验得陶文凤赤身露体,死在丁氏床上。衣服乱堆床侧,袜未脱,双鞋又并不齐整,搁在床前脚踏板上,身中三刃:一刃在左肩部,一刃在右臂上,一刃在胸,委系伤重毙命。本县细加检验,左肩上一刃最为猛烈。当系丁氏情急自卫时,第一刃砍下者,故刀痕深而斜。右臂一刃,当系陶文凤被刃后,思夺刀还砍,不料刀未夺下,又被一刃,故刀痕斜而浅。胸部一刃,想系文凤臂上被刃后,无力撑持,即行倒下。丁氏恐彼复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猛力在胸部横戳一下,故刀痕深而正。1 M  \: ^7 O3 X# i. }, [, m
( P6 I5 G% W0 Y/ v, G* b8 C) m! o4 R
5 u- o6 j2 ]5 T. u2 Y6 L# ^
  (二)又相验凶器,为一劈柴作刀。正与刀痕相符。而此作刀,为死者文凤之物。床前台下,又有银锭两只,各方推勘,委系陶文凤乘其弟文麟外出时,思奸占其媳丁氏,又恐丁氏不从,故一手握银锭两只,以为利诱,一手执凶刀一把,以为威胁。其持刀入房之际,志在奸不在杀也。丁氏见持凶器,知难幸免,因设计以诱之。待其刀已离手,安然登榻,遂出其不意,急忙下床,夺刀即砍,此证者诸死者伤情及生者供词,均不谬者也”。
, @/ }$ t# @; D4 R
$ y. p$ a# x5 T
4 }3 b! a$ c  _2 D* ?  (三)按律因奸杀死门载:妇女遭强暴而杀死人者,杖五十,准听钱赎。如凶器为男子者免杖。本案凶器,既为死者陶文凤持之入内,为助威强奸之用,则丁氏于此千钧一发之际,夺刀将文凤杀死,正合律文所载,应免予杖责。且也强暴横来,智全贞操,夺刀还杀,勇气佳人,不为利诱,不为威胁。苟非毅力坚强,何能出此!方敬之不暇,何有于杖?此则又敢布诸彤管载在方册者也,此判。”(为了判词条理清晰,上列括弧及分段均为笔者所加。)
' O" T$ W9 @6 W/ r# J" n  ]. U8 r8 \' H+ r0 `: S! d
/ b$ `5 _+ T5 e
  封建制度的法条律例固然是封建统治者贯彻自己的意志,维护自己的统治的工具,但它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否则它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社会职能作用。而《清朝名吏判牍》所载张船山的判词有“缜密的逻辑、透彻的说理”恰好体现出对“拒奸杀人”之判的符合情理、适于法条,这的确是一份不可多的,有理有据,堪称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典范判例。
0 }# r& q1 S' Z: F- R$ z5 G) `( \! D; h! ~+ {1 I

2 R- o" U1 l4 E9 G3 ?  Y$ L  让我们再回头看一看,比一比就不难发现,清朝丁氏和邓玉娇两者之间杀人的共同特点都是妇女戳死了男子,可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一个无罪,一个有罪:& S* s! L& G$ G8 n8 E% i- @& Q
' u( z- b* _9 a. ?" U

  _9 [! s" K5 ?* U! r  前者判词“夺刀还杀,勇气佳人,不为利诱,不为威胁”!
8 B* P! K: r6 l* |  y9 v3 ?; U0 ]6 Y; s  T0 _1 J- A

% U& u* v6 ~. H8 B; P  后者判决“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 `# \0 ?) {  T5 ~* q/ F+ l9 G7 Q. Y: l- ~2 Y$ J2 z  k. Y
. @# Q0 ?& e* W4 e
  前者面临“从窗跳入丁氏房中,要求非礼”!3 D2 g- ^4 g! ?; A

+ u4 |  d* y; B/ P* ?
0 h. Z7 d5 a, a1 u! c  后者面对“两次拦住,强迫要求陪其洗浴”!(原始通报为:特殊服务); W+ G. {& P; K. ~7 q
, f/ Y& c. A# Y
1 m5 ^3 `) m6 T( F: {
  前者面临“一手执刀,一手执银锭两只”。
: ]9 O) B  ?- c) o# k
2 U2 W+ x3 X9 ~# B& L+ A) \% N1 {6 a  y0 s$ K& v
  后者面对“拿一搭儿钞票朝其面部搧击”。
! O6 g$ l; R5 V  }! C, [( g7 n
3 o3 N! D. `% L& l6 I/ B2 V
- f$ F3 K" p; O; Q6 M) R# M  前者定为“强暴横来,智全贞操”!
- o, j3 b, D, @- s+ {2 Z  y% i
$ V. J2 B' e9 M2 i, N9 k! L
! Q  ], D4 [# _( k  后者定为“心境障碍,防卫过当”!- M5 F- Y1 ]! F' a0 ^" X
' G8 u( ?  t0 E! ?, \! r5 y- `
3 E0 d. l" b9 S- g' I$ r# H" `
  前者杀人后“次日鸣于官”。/ \- v- W8 t5 f3 i* G: M9 f

# z1 Y2 F  q8 `8 S4 r% r  {) B$ V9 r4 S1 k
  后者伤人后“即报于警方”。
" W& W) B8 G9 C4 X' ]* ^% S8 d+ {; G  c4 t" O2 `
2 w- }& v5 q* g
  前者“因佯许也”。$ c) R/ F4 S# A' R9 o1 N

, R  L2 Q% t& R) a6 b1 p4 t7 ?4 a5 v0 N/ u2 _6 `4 v
  后者“至死不从”。9 P: E* N3 K- Q

1 P- R( l1 r+ n% Y$ j2 ?( v+ G8 j( V
  由此我们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前者是无罪不罚,后者却是有罪而免罚!这又是两案显著的不同之处。再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前者无病,而后者“有病”!除此而外,还有什么不同?就是这样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有“网站月薪3000聘邓玉娇做网编,免费培训包食宿”(6月19日人民网a>海南视窗),就是这样一个“有病”之人偏偏有网站给看上了,我们的社会究竟是哪儿出了毛病?7 O  C, H, x8 m

# y, {, w9 {/ k
. c; O" W; i* R% u) `  试想:2009年5月10日晚,面对酒足饭饱者们在雄风宾馆“梦幻城”特殊环境下的次次进逼,没有实行正当防卫,那天晚上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 r0 q+ W; y, E) Q6 ?9 `  c5 g: h. b5 D( W+ R& J) |5 N, ?- M
9 g- |" i! B. ~! }3 q! n4 p
  邓玉娇之所以“防卫过当”,就是把“妇女对本人的性权利视为比生命还重要”有无限防卫权利和“一般的不约束自己的防卫强度”混为了一谈,当面对次次进逼时,邓玉娇只能听从他们的强迫,不得把他们给制止住,因为这样做,邓玉娇便变成一个“故意伤害”者了!如此“防卫过当”,明显缺乏辩证法啊。, |* l3 h" p# w* H

$ s3 K: z) ^5 J# o
" R0 Y* g: h) k0 L' ]+ n* `* L: ^  把一大姑娘家“拉”来“扯”去则是本案不同于其他“防卫过当”案件的性质所在!同时,这也是邓玉娇能够“冲出国门”,成为世界关注的新闻焦点所在。对邓玉娇“故意伤害”的认定到目前为止仅是一审认定,依据相关法律,邓和其亲属可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一审判决,径直改判无罪。- {  \; V$ B: C
) P8 w( `, |  E
/ T& y5 C( `% @; K: I' _8 ?$ s
  丁妇人面临“强暴横来,智全贞操,夺刀还杀,勇气佳人,不为利诱,不为威胁”能载入史册,而邓玉娇“一不被金钱所诱惑,二不畏强横,三能依法行使自己的正当防卫权利”照样能在民间广为流传。因为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人们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格言持之以恒地自勉自励,国人向来是挺起腰杆来做人,而这些恰恰是脊梁里边的骨髓。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2 20:07 , Processed in 0.0816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