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287|回复: 0

粤徐闻储备粮亏空案:检查人员被烟酒"熏"倒

[复制链接]
da22212 发表于 2009-9-11 19: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广州9月10日电(记者陈先锋、王攀、吴涛)在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监管下、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粮食局的直接监督下、在农发行徐闻县支行监管员的每月抽查之下,徐闻粮仓里3257万斤的储备粮却被一只“粮耗子”离奇窃食。
目前,涉案人员已受到查处。然而这只“粮耗子”的出现却为现行的储备粮管理体制敲响了警钟,重重监管为何没能发挥作用?记者调查发现,这起粮仓亏空案不但暴露出一些粮食系统工作人员法纪与责任的缺失,也揭露了当前储备粮监督管理体系的诸多薄弱环节。











最高检向五省区派出接访工作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依法打击"针刺"犯罪

黄光裕夫妇16亿资产冻结案今首次聆讯


“孙伟铭醉驾案”终审判决





组图:西安交警设立女子示范岗
“优秀企业家”竟是“粮耗子”
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李培育称得上是一个“名人”--1999年接手担任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后,他用10年时间让这家一度亏损严重的粮食企业年营业额突破1亿元,并“扭亏为盈、连年盈利”,他本人也成了当地有名的“优秀企业家”,还先后当选县、市级人大代表。
然而,在神奇的经营业绩和重重荣誉光环背后,隐藏的却是疯狂挤占、挪用储备粮的“粮仓硕鼠”真面目。记者日前从湛江市纪委获悉,就是在李培育的管理下,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公司在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间擅自抛销省级储备粮、县级储备粮合计3257万斤,销售收入2648.01万元,其中1631.41万元被挪用、挤占。
国以粮为本,而粮食储备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储备粮系统历来以制度严密、监管严格著称。据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公司现任总经理李爵介绍,以该公司为例,储备粮销售不仅程序严格、复杂,而且操作过程应当受到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徐闻县粮食局、农发行徐闻县支行等多部门的频繁检查和严格监管。
从表面上看,这本来应该是一张严密细致的“监管网”。根据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公司2005年底与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签订的合约,“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具有监督管理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公司按规定承储、轮换省级储备粮的责任”;作为合约的第三方,徐闻县粮食局则要“承担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公司全面履行合同的监督管理责任”。同时,农发行徐闻县支行的监管员也要定期去现场查库对账,做到“月月有检查,次次有记录”。
然而,就是这个不可谓不严密的储备粮管理机制,却未能防住李培育长达两年的擅自抛售和挪用、挤占行为。
              
         
        
      
      
         
         
        
      
      
         
           
            
               
“熏仓”避检查 烟酒“熏”领导
当地纪检部门查明,在违规抛售的两年多时间里,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使用阻挠仓库检查、虚报报表等手段,来逃避上级部门的监管和审查。
据湛江市纪委介绍,为应付上级派来的检查组,“熏仓”就成为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公司的最佳理由,借口使用药物熏杀老鼠而将仓库“堵死”,从而掩盖抛售储备粮的真相。
而业内人士则指出,在徐闻这起大案中,违规销售粮食总量超过3000多万斤,如此巨量的粮食是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可以卖出去的,“很难想象仅仅依靠‘熏仓’这些借口,可以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一直不被发现,相关检查人员是否切实履行职责,要打个问号。”
来自纪检部门的相关材料也显示,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公司在用药粉“熏仓”的同时,也用轮番的烟酒“熏”检查人员,一些检查人员责任心不强,烟酒“熏”完后就直接打道回府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负直接监管责任的行政主管机关徐闻县粮食局有关负责人是被利益“熏”心,与“粮耗子”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肩负监管责任的徐闻县粮食局与粮食企业集团公司在同一栋楼办公,粮食局长李堪玉的办公室与粮食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培育的办公室直线距离不足30米。然而,纪检部门的调查发现,李堪玉不仅没有履行监管责任,反而长期利用职权在粮食供销领域违法违规进行“骗购骗销”,骗取国家巨额资金。据调查,仅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李堪玉就骗取差价补贴511.8万元。
“本该负责监管的人自己就是个典型的‘粮耗子’,怎么还能监管好粮食公司的违规行为?”湛江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原本承担外部监管职责的银行系统也被“攻破”,本应发挥核账功能的外部监管体系却对李培育指使下的虚报报表、公款私存、虚设应收款科目等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就这样,从上级、到同级、再到外部,重重监管变得如同虚设,“粮耗子”轻而易举窃空了粮仓。
              
         
        
      
      
         
         
        
      
      
         
           
            
               
管理体制不畅 制度亟待完善
记者日前赶赴徐闻当地采访发现,除了多方腐败行为导致本应牢牢锁住“粮仓大门”的监管链条“失灵”外,现行的储备粮管理体制不畅、灵活性不足也是造成一些“粮耗子”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周建华说,在我国现行粮食储备制度下,基层粮储经费存在较大缺口,历史包袱沉重的地方粮食公司有着通过种种手段“创收”弥差的冲动;同时,我国现行的粮食集中轮出、轮入机制又给部分粮储公司经营者违法违规操作提供了市场空间。
据知情人士介绍,由于我国粮储轮换规定要统一、集中实施,往往造成轮出的时候各级粮食公司集中抛售粮价急跌、轮入时又集中收购粮价盘升的局面,这就给一些地方纵容所谓“熟市场、懂门路”的人提前购销、“高卖低买”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种‘打时间差’、利用全国粮储轮换的机会牟取自身小利益的做法,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了业内熟知的‘潜规则’。有些地方粮食部门和监管部门还把搞这种做法的人当成‘能人’、‘强人’看。”周建华说:“然而,这种提前倒腾库存牟利的手法看似精明,其实也存在很大风险。只要经营者对市场形势的预测稍微有误,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李培育就是“栽”在了自己的“高明”手法上。去年,国家发改委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这就使得李培育要想按照提前销售出去的量补足库存的话,需要多支出数百万元,巨大的“漏洞”迫使李培育向县财政打报告“预借”2000万元专款补足库存,从而引起了有关方面的警觉,并最终侦破此案。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涉案人员目前已经受到查处,其中李培育和李堪玉均被撤销党内外职务,农发行徐闻县支行原行长邹堪玉被免职。广东省粮食局也取消了徐闻县粮食企业集团公司省级储备粮代储计划。目前,有关方面和有关部门正在对案件作进一步处理。
然而,在李爵看来,在严格监管制度、严厉惩罚相关责任人的同时,有关部门不能一罚了之,更应着眼于如何从根本上挖掉“粮耗子”们赖以生存的制度弊端:“守着储备粮就是守着一堆金山,在运营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经营粮食企业就如同‘走钢丝’,挪用、偷销储备粮的冲动不能真正消除,也就难以让企业切实履行稳定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11-25 01:30 , Processed in 0.0688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