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2793|回复: 2

ZT:DC快速对焦的技巧

[复制链接]
天使与海豚 发表于 2007-12-25 21: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距镜头
4 s$ w9 M- s1 _* E6 u- E  Z
' p8 n- p# i) t不同的不同焦距的微距镜头,应用特点有所不同,具体是: 在同一像场比下,镜头的焦距越短则摄距越近;对同一摄 距而言,焦距越长的镜头拍摄的画面越大;短焦距镜头可强调画面的透视感,长焦距镜头可压缩画面、模糊背景、更好地突出主体。一般而言,要在镜头与主体之间留下较大的空间进行照明、布光时,宜用长焦距的微距镜头,拍摄昆虫或其他小动物时,也应选用焦距较长的微距镜头,在离昆虫或小动物较远处拍摄,不致于使之受惊而错过拍摄机会。
# Y, S9 J. [9 I/ n, G4 o
( v9 F* z$ A5 P7 p- M3 K* ?( \2.适当的补偿曝光 : m( {9 Y8 l2 W
  v4 I9 ?; ^+ E3 W9 F: A
使用微距镜头近摄时,要根据拍摄倍率进行适当的曝 光补偿,一般微距镜头使用说明书上都推荐有相应的曝光 补偿数据,佳能几种EF系列微距镜头所推荐的不同拍摄倍率下应补偿的曝光量见 表1、表2、表3。现在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多数具有自动曝光功能,当使用具有丌L功能的照相机的自动曝光档拍摄时,就无须进行曝光补偿。
: T1 Q& H" G0 z. O
5 d+ z, L/ P- v, n  m5 G3.注意微距功能下的拍摄质量
8 ~" T% G7 B6 K0 e' M* m4 r! N% ^; ?' F5 M
许多变焦镜头也有微距拍摄功能(严格意义上讲应称 为"宏功能"或高倍拍摄功能,因为许多标MACRO字样 的变焦镜头,高倍率拍摄时拍摄距离并非很近),但与定 焦距镜头微距功能相比仍有差距。一是拍摄倍率较小,一 般只为1:4,甚至于更小(如尼康一镜头在200mm焦距下的最大微距拍摄倍率仅为1:5.9,在80mm焦距下仅为1:14), 只有极少数达到1:2;二是用变焦镜头微距档拍摄的成像质量不如定焦距微距镜头高。不过美能达AF Macro Zoom 3x-lx f/1.7-2.8是变焦镜头在微距功能方面的特例,这是一款微距变焦镜头,而微距功能比定焦距镜头的拍摄倍率还大,有1倍到3倍的拍摄放大率(放大拍摄),而且在高放 大拍摄倍率下拍摄时仍可进行自动聚焦,是世界上第一只高放大倍率的自动聚焦摄影镜头。 + U% d' M  f& \
0 e8 G3 Z1 x! g0 j, p! S" O9 {
4.精确聚焦
! N* X; I6 J3 w2 W2 F9 L7 R. `
$ E6 g: w7 t: a% g! k微距镜头给近距离拍摄较小物体提供了方便,但使用微距镜头进行微距拍摄时,景深很小,聚焦要十分仔细,并要尽可能将照相机架在三脚架或翻拍架上拍摄。 ; E  @! l+ t( [) V$ b8 Z
比较容易的方法就是借助于相机上的自动对焦系统。虽然自动对焦系统可以迅速地对好焦点,但如果使用方法有误,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用。也就是说,只有把被摄体恰到好处地留在取景窗中央的测 距框内,才能达到准 确对焦的目的。要是相机配备的镜头焦距不是很长,视角较大,把运动的被摄体 安排在取景框中央的测距框内,还算容易;如果相机所配备 的镜头是200毫米以上的长焦距镜头,由于视角较小,既要追踪被摄体,又要对准测距框,可能会感到很吃力。为了适应这种场合,不妨改变上述习惯,可暂时不考虑取景框的范 围如何,只利用测距框追踪被摄 体,这样在感觉上可能会轻松一 些。假如想把被摄运动员拍在画面中央以外的位置,而且还要利用自动测距系统时,应该利用对焦自动锁定装置,让焦点固定住。要是被摄体呈激烈移动状,时间上不容许利用锁定装置,而构图又非要求把被摄体摆在画面中央以外的位置不可,此时就必须解除自动对焦,而改为手动对焦。# i, \3 c/ i% F
拍体育照片时还有一种常用的对焦方法,那就是陷阱调焦,即当被摄体进入预定焦点时随即按下相机的快门。一些先进的相机就具有这类性能。陷阱调焦很适用于体育摄影,如用此方 法来拍摄跳高运动员飞过横杆的动作就十分理想。拍摄时,可以先把焦点调在运动员可能越 过横杆的某一点,然后把焦点锁定,使其不再前后移动,最后视运动员飞越横杆时的情况按下 快门,即可拍摄到清晰度很高的照片
撒旦的仁慈 发表于 2007-12-26 06: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天气不错,呵呵
博览群姝 发表于 2007-12-26 07: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_~,推荐给一个朋友了,谢谢啊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15 10:24 , Processed in 0.0794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