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暂停注册!
查看: 4928|回复: 4

朱苏力•在欢迎2006年法学院新生大会上的讲话——选择北大

[复制链接]
十里青山 发表于 2006-9-23 09: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个月前,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来招生,一时间媒体上沸沸扬扬;似乎中国最优秀的考生都将云集香港,北大、清华从此沦为二流甚至三流大学。而此刻,风流云散,秋高气爽,北大校园里有了你的、你们的身影…… 5 N+ N- c0 J" x" ^" U
; C9 q' f& `* B& R$ k. ^# I
  我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热烈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加入北大法律人。6 c9 a; |( T9 d2 y, y2 b
  H" R# M8 R7 @4 @$ |) T$ e
  其实,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对相关各方都是一件大好事。对香港来说,意味着它同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对中国的大学来说,意味着更大范围内的竞争,由此可能推动高教体制改革和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注意,是中国,而不是内地;因为竞争是一种互动。近些年来,香港各大学对教员开始有学术发表的要求(而内地的许多高校早已如此),就是有力证据;香港大学法学院要把法学教育从英式的三年改为与四年,则是另一证据。 
: q5 p4 S+ O6 r, H4 I/ L. B ( j1 q" n) u% B2 {
   而对于你们,则意味更为具体、真切。俗话说,“各庄的地道都有许多高招”,“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人的偏好不同,社会的供给也应丰富多彩。既然“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当然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心目中的“西施”。更多的选项意味着你们,以及未来的考生,在学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大的自由。
5 T  F/ M6 o3 x8 h 5 T  t1 G$ g* O6 q
 你们选择了你的热爱,行使了这种自由。你能有这种自由,能做出这种选择,当然首先是因为你的努力,但并不仅仅是个人努力。你们当中许多人其实未必是你们县、你们中学甚或你们班学习最刻苦的同学;或多或少,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方说,个人天分,临场发挥等等。 
* v' Y8 A  n1 L4 q5 B
' a% F9 E. B, b# \" ~5 k. k  这不是贬低你们,也不是想给你们泼点凉水;我只是想让你们更多关注和思考一下,构成你自由选择中的社会因素。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亲朋好友的帮助,还包括一些也许不如你幸运、没能选择北大、甚或根本没考上大学的同学的鼓励;这些说滥了的语词在你的心中其实是生动的,甚至是动人的。 : }: y( B2 c  e9 T3 L0 h2 Q
% ?/ m# s: z3 r, M, ~" X8 H
  还有一个因素也许更重要,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法治的需求。30年前的明天毛主席去世,当时中国内地只有两个大学保留着法律系;之前有几年全国甚至一名大学生也没招,更不说法律学生了。即使是28年前,我进燕园时,北大法律系在各省平均也只招两名学生!而今天,你甚至可以选择香港的大学,即使最终你没有选择。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看上去完全是个人的一个自由选择,背后也总有许多超越个人的社会因素。 
" H& q1 h# K* ^  k6 _( d9 ?+ a3 C7 E* L' D
  因此,选择一定隐含了某种责任。你也许是你们家庭的第一位大学生,你们中学的第一位北大学生,或者你们县的第一位北大法学院学生。睽睽众目,殷殷期待,谆谆嘱托。我相信,无论你是多么心高气傲、狂放不羁,也一定会感到某种压力。 - J% n, ?6 I8 P$ v2 h2 {

7 v) E. u! X1 P5 \$ E  仅仅感受到这一点还不够,因为你选择了法律。法律其实是一个非常世俗、琐碎并因此才神圣起来的社会事业。它努力以制度化的但又细致入微的方式来化解各种社会纠纷,无论是杀人放火,还是家长里短;它努力协调同时也规范社会的生活,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经济发展;它追求实现公正与和谐,但这个公正与和谐不来自教科书的定义,而是由无数普通人长期的日常生活体现或界定的。这是一个只有前方,不会有到达的跋涉!选择法律就是选择更大的社会责任。 " M1 y6 F. S) H  Y
! `+ I! u' `5 T# y
  也因此,选择不仅意味着获得,它必定还意味着某些放弃,包括与任何选择相伴的自觉的或下意识的放弃。不是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吗——“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自由选择因此总有其“不自由”的一面。而且由于法律的社会实践性,无论你是否愿意,选择法律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审慎的生活。不是胆小,不是保守,不是放逐想象或摒弃情感,审慎只因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法律涉及利害关系,包括他人的身家性命,甚至会引出一系列事先很难想象并予以把握的重大社会后果。这就注定了,法律学习不只是,甚或主要不是一种智力的训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办事能力的培养。 
8 [- }4 @" L7 G0 B! F5 W! v$ Z4 n$ k4 @0 |/ i: N
  只是由于生命和精力的有限,更由于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远离某些个人喜爱的科目,必定会错过一些法律学习或实践必备的其他知识。这是任何自由选择都难以避免的一种宿命,此事古难全。但北大其实不是这些被称作教室和图书馆的楼房,法学也并非那些被称作教材或专著的书本。你的北大就是这里的生活世界,是你交往的每个人,是你的每个选择,是你即将经历的每一件生活琐事,包括成功,也包括失败。 
8 C' M& b4 C8 \2 ?2 ?5 D! n: B2 p& P, d8 [1 H  n
  因此,千万不要因为某些知识贴着其他学科的标签,或者某些经历似乎同法律无关,就有意无意地回避、排斥或拒绝。学好法律,但不要拘泥于法律;因为生活并不仅仅有法律,也不仅仅是法律。 
8 G* e  q% ^2 Y$ o; |7 U' X$ t
# h; d& [$ |2 r# w: c& E  也因为,今天的选择并没有,而且也不应规定你的未来;未来仍然是开放的。你还将面对无数的选择,不仅有专业和职业内的选择,而且包括选择其他专业和职业。发现你的热爱,不追随社会时尚,但也不必“从一而终”;在知识上,你应当“喜新厌旧”。 3 D! D3 K4 O/ G% F( B- F
  M6 f; F! L, u
  这不是鼓励你见异思迁,随心所欲,更不是提倡自我中心或趣味主义。我已经说了,个人选择的实现在相当程度上是整个社会的建构;我们都有责任。我只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并努力开发自己的爱好和潜能,选择并创造自己。人不会有一劳永逸的选择,除了死亡。 
6 a6 H+ k# a% T! Q
1 ~! }: J# H! j% e# `+ k5 O  而且,无论是选择了北大、清华或是港大,即便是哈佛、耶鲁,其实也只是选择了一个品牌,与买手机时选择海信或摩托罗拉没有根本的区别;品牌是对他人的、而不是对自己的担保,不能保证你的未来不是梦;否则,你的未来真会成了梦。真正的选择其实是对当下、对自我的超越。北大希望并要求你们不断超越自己;不仅因为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要求创新,要求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且因为,这种选择也是每个个体实现自由的现实、具体和实在的形式。而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超越,又会在微不足道但实实在在的意义上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并为他人的更多自由选择创造可能。 ' m: z0 r# X; G; O: z7 j( M

, ^9 K4 s' L, K! _: [3 z# E1 J: G, z  去年的“超女”后,社会上流行起一个英文缩写,PK,大致意思是“单挑”;而我们学校的英文缩写恰恰是PKUPK you,或许这是北大给你下的一道战书?PK yourself,或许这是北大对你的另一种提示?因为,你选择了北大。 5 v4 ?# d8 M* O

! e3 h! |$ j& p6 p5 H5 _" m  我相信你们的选择,相信你们的PK。 ) A" W/ W: C4 C# h

* k) I2 j5 {: A) A: S2 e$ ~% x  祝福你们!还是用一句老话:在这里,你将度过也许不是你最幸福,肯定不是你最灿烂,但必定是你最怀念的一段时光! 
/ C! G% T% k8 g& A$ y9 v0 m6 e
& b1 ^3 {! T$ ~1 O  i$ l2 B; ?* B  20069月于北大科研楼" O) P$ g2 N7 S3 p( W0 f

3 v! H3 J% M# i$ {)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8 17:01:40编辑过]
天堂的恶魔 发表于 2006-10-18 2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U><FONT color=#2bd52b size=6>  我觉得自由是最重要的. 不仅是思想的自由,还有选择的,在当今中国以清华, 北大为首的今天, 打破常规是很艰难的,那么出现了.就是说明人门不在迷信一个信仰,多元化的趋势已经来临.</FONT></U></STRONG>
 楼主| 十里青山 发表于 2006-10-19 01: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于内地生源向港澳开放这一现象,看重的却在于它给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将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P>9 U; ^5 V" L1 S5 b
<>因为,作为学生也好,作为老师也罢,个人认为今日的中国教育越来越不像是教育了,教育被越来越多的行政化指标左右,教师也远离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越来越少有人以“为人师”为自己的使命和光荣了……</P>
; [7 G1 }$ m0 ]7 F2 `<>这是危险的,是很令人担忧的——因为,当我们把教育当成是实现某些短期目的的工具的时候,把学生当作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希望他们整齐划一的时候,为人师者仅仅授业而不再解惑、传道的时候,我们已经成了阻碍、扼杀无数人才的罪人!</P>) m- @! t' R8 ]1 |* P% S
<P>危言耸听吗?这是吗?</P>
; U& f2 c, v5 c4 L<P>中国的教育,何时能够回归教育的本色?</P>
天堂的恶魔 发表于 2006-10-21 03: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EM><U><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c8f33" face=黑体 color=#d56f2b size=6> 我看很难啊. 并不是人人都能够的有这样的机会,<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5c44bb"> 学校应该是自由的地方,现在都已经不纯洁拉,哎~~~~~~~~~~~~~~~~~~已经没有百家争鸣的好时候拉!真让人心寒-中国的教育是怎么拉, 他们就怎么不 反思以下啊 郁闷~~~~</FONT></FONT></U></EM></STRONG>
 楼主| 十里青山 发表于 2006-10-21 06: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谁没有反思?</P>
# o4 J- A) O# F8 |+ S. j1 C) ]<>是因为什么不反思?</P>
8 Y1 a, |/ h5 h! {- c* E: H<>是什么原因有了反思却没有改变?</P>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暂停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微社区|法眼天下

GMT+8, 2024-6-26 17:56 , Processed in 0.0898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