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g8 z: y; Q5 ~: I( G$ n
9 E& Q- E- c8 R- L. z. G
冯少波与南海市联滘广大塑胶五金厂劳动合同纠纷上诉案 * ]/ O6 _6 Z0 S4 C3 [: [* i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6-9)
' V# O8 K6 v6 L6 v; D! M8 }! M& u! Y
冯少波与南海市联滘广大塑胶五金厂劳动合同纠纷上诉案
# x, o. N- V$ e9 H/ D
- M3 R, @9 @! v; B 9 E p, A1 I+ n$ l1 d4 H/ v9 l
5 }. p& r2 K% f/ x6 w& n
4 |! t. S, u" s3 G
. x, W% t- T, P! i( g5 d1 ~; z4 E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 K: t& _" h: B1 D8 q" u. \
) b7 H8 v- L6 Y3 {& l" F
% Y3 ^* r" ~- ^$ W4 V0 D
4 f i; D4 a% J2 l4 J8 Q, D8 q0 A% h 民事裁定书 9 T: f+ k! B3 v" {( [
) Q0 n8 q; ]$ B# W- d: I# b4 {# B' L* [* C
# O7 A4 }# k' }$ L6 m8 h* j+ O
+ M- a7 | {( h4 o1 W" U7 [2 X6 D, B; k! e" v6 c
9 I2 X' B6 b0 \& y( E
& R" C% Y- A( e. f0 Q( j6 C- k
(2003)佛中法民一终字第1117号
2 d8 \ T8 d! j; N5 c( G7 r9 R) |( w# D( L: L' a T
5 K$ s$ B% ]9 ]% A8 I9 E' }9 U- X+ }/ W1 |+ X. G) f; Z! n
上诉人(原告原告)冯少波,男,1973年6月24日出生,汉族,住(略)。 2 v% T/ W3 \+ `, F4 Z- K. F. B* |
9 {2 z) W+ \8 ?5 m
) U+ s. {6 j7 X
! D; T2 r$ O. @8 d5 P+ ^ 被上诉人(原告被告)南海区联滘广大塑胶五金厂,住所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联滘工业区工业大道。 : X8 Q+ b4 t0 }8 d7 p) A E
) ?9 X, s4 O( R
, U! Y! l% i* h3 [+ U$ h$ m5 g8 k$ B0 B4 j' X% Y
诉讼代表人郭念民,系该厂长。
% @9 j" d9 U5 [; e( s4 n
8 j% \- r3 ?$ w; Z" {# Q8 a" M( i: p7 P O' F
& K9 _- r5 W: o* u" z9 p) C" \ 委托代理人梁庆忠,男,汉族,1959年1月17日出生,住(略)。
/ z- `/ q7 H, `; y& G' R# S8 D! u0 O4 v+ _# ]
3 z* y& i5 Y0 V- I1 \' E8 I7 C" r
4 N# S" a6 m) G, d
上诉人冯少波因劳动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2002)南民一初字第2769-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3年6月6日询问了上诉人冯少波,被上诉人南海区联滘广大塑胶五金厂的委托代理人梁庆忠。本案现己审理终结。 % N, |* J- K T( C
0 y) W' d: E7 c6 k% ?% {/ u* J5 I4 `$ A7 F9 K/ Q' j p
5 X Z6 |7 N) _ 原审裁定认为:本案因原告申请辞职、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而产生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等方面的争议,已经南海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南劳仲裁字(2001)第428号仲裁裁决书》裁决和本院《(2002)南民初字第512号民事判决书》、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02)佛中法民一终字第37号民事判决书》,《(2002)佛中法审监字民申字第179号驳回申请再审通知书》等判决、处理完毕,两级法院的判决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故现原告以同一争议事实又起诉,主张同一种类的诉讼请求,其起诉不符合法律的有规定,依法应予驳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原告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本案争议,应依法申诉,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而原告于本案起诉前亦已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并因其申请已超过劳动争议仲裁受理时限而不予受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亦应予以驳回;经审查,原告的申请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至于双方的劳动合同书,本案无证据反映被告收取了该合同书,故法庭无法确认原告所述的事实;对此,原告可以通过向劳动部门申请鉴证及与存档的原件核对的途径解决。故此,综合上述理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本案受理费50元,由原告负担。
+ Z8 w7 [2 ^8 b7 Y9 j* w& o7 x2 N, O% ?
0 I$ Z- l$ _$ t" @: _4 D$ H+ P, _: y$ C$ _- ?
: i/ h5 K. i' k) Y m9 A
宣判后,上诉人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人民法院认定事实与理由都是错误的,不调查取证,推脱职责,枉法裁判。1、被上诉人扣压劳动合同书,不按自己主张订立的劳动合同支付加班工资,而上诉人提起辞工,经被上诉人批准离工、反而克扣上诉人应得的劳动报酬作以违约金,根据一连串的审理与判决,上诉人特向一审人民法院申请了查证,被上诉人不讲求诚信的原则,上诉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一第、四十四条、九十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相关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正确的,合法的。2、2002年广东省高院就审理劳动争议出台意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超过法定的60日申诉时效后,劳动仲裁委员会与法院都不会受理,但根据新出台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即使劳动者申诉超过60日之后,人民法院也应当受理,其中还指出在劳动合同中设定高额违约金,用人单位违犯诚信的原则,可确认违约金条款无效。3、上诉人的劳动合同书一直被被上诉人扣压,造成劳动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所产生的劳动纠纷,给我带来严重的直接损失,在与本案相关的(2002)佛法审监民申字第179号案件听证会上被上诉人当庭拿出劳动合同书一式二份的原件,上诉人要求拿回劳动合同书原件,法官要求书记员复印这一式二份劳动合同书,并有书记员的签名,劳动部门说:这一式二份劳动合同书连劳动局与用人单位印章都无是伪造的,还有什么法律效力,鉴不鉴证,用人单位扣压劳动合同书属于民事案件,应向法院起诉,现一审法院推劳动部门。4、被上诉人扣压劳动合同书,拒绝支付上诉人延长工时的劳动报酬所产生的劳动纠纷,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与民事责任。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四十七条的有规定,特向你院提起上诉,请求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 X/ C7 ^# U- r- S5 T0 a( ?5 ^
) M7 J0 ^' g! ^) \, T+ @1 S3 F2 d5 X2 z9 j9 m7 k: G
. o+ \" s1 k L# j% ]! v. @
被上诉人答辩称:上诉人说厂里扣押劳动合同是没有根据的,还有要求支付加班费的理由不充分。上诉人是自己离开我们厂的,对我厂造成了损失,希望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 d! [2 b' ^, @5 h0 ?8 h- O
, E( u- b. M$ J4 X% F( q j5 V0 F- r/ t
~( t- }" {# D0 J- {/ C
本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冯少波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因而与被上诉人所产生的工资、经济补偿等方面的争议,南海区法院、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均已作出一、二审判决,并已发生法律效力,同时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亦予驳回上诉人的再审申请。上诉人仍基于同一争议事实向法院起诉,主张同一种类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根据“一事不再理”的原则,驳回其起诉正确。上诉人上诉提出由被上诉人支付延长工时的工资及相应赔偿的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理应驳回其上诉。上诉人提出被上诉人扣压其劳动合同书,可由上诉人通过劳动部门申请鉴证及核对存档档案的方式予以解决。
% ? S/ |& S( X2 \
. N0 T4 p% l9 l4 ?8 _( s7 m0 h6 {2 e7 L' J3 O u; `- k* C# O
0 y' E# R) g& t6 r" w
据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 b1 c+ C, `6 y" V* Z. N& p/ a
' Z. [6 q3 |1 l( t" G6 v* i+ g5 `) o1 V* _! e& {1 W
" j# u$ q' d G: R0 u4 W
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 O+ I5 q; U2 ]/ p# K6 o2 Y) S; u
* r* q5 @' ~% U4 B. U4 w2 |1 h
. E: ]: {# D( t0 j! u, p U9 [+ ^3 `' {+ H0 G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冯少波负担。
- _! d0 B# R C& t( x6 ?3 H8 `/ y: C# A
8 ^7 [9 Y; b3 d! y8 V+ E- b! C3 v: Z. |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X# M1 U% v+ b* y: @% J3 D0 \5 N; [1 z0 q) a
q, P$ @; W) a. t, ^9 B0 M V+ b2 F+ T
o; c$ g# x/ N# A' a' G
& I6 Q% ?2 y/ r% v
4 x% A8 f2 Y2 ?3 A! h3 f% B! O0 M0 e- J \3 O" k% X, K" c# ]
* l) E( ^* L3 c$ i
审 判 长 杨 恩 敏
( t+ o/ W. g- S% P }" K
: [' L1 f2 {5 q d+ m8 o2 s7 M* {
) l5 f+ k, A! j I( R5 u3 I
代理审判员 林 炜 烽
; _( j3 _. h# f& [3 z1 K9 F( p
7 J) @1 [. f/ a) a* J' X3 n$ K3 A( T- }5 d) V
- l, g, G* j* v# w" c1 [ 代理审判员 杨 卫 芳
4 w' j$ Z. Y4 v9 i) e* M% a7 V, D. Z
1 a" z" V* q+ I: v* w9 _
) q/ i) Y0 ~" k0 k$ O
二ΟΟ三 年 六 月九日
& z; K1 A2 J) d1 n+ `4 ^% z$ m& N' M/ M7 K" C
! B# I8 S9 D5 k0 a2 v% A9 r+ {, s6 F. n
书 记 员 李 季 河
) Q q; C& q/ x- q& o
+ R+ h2 x6 |- `6 a1 }. F
* J! S, e( Q' [
2 Z& J N+ Z/ B l( } A6 m0 s- p& W; A; C2 I
/ J" O* d/ z2 C% v C0 I/ x G
+ V: X. I( R- M; x$ h; D, F* H9 o |